導 語
本研究探討了跑步者的地方依戀與其親環境行為(PEB)之間的關系,并考察了環境關注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通過在日本進行的一項互聯網調查,研究招募了366名習慣性跑步者作為樣本。研究發現,地方依戀與一般PEB和地方特定PEB呈負相關,但通過環境關注的中介作用,地方依戀與一般PEB、地方特定PEB以及具有道德意識的體育消費者行為呈正相關。具體而言,地方依戀增強了跑步者的環境關注,進而促使他們采取更多的親環境行為。這一發現為體育組織制定環保政策和營銷策略提供了理論支持,有助于推動體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研究結果還表明,地方依戀不僅直接影響個體的環保行為,還通過環境關注這一中介變量間接影響其行為模式,從而豐富了現有關于地方依戀與親環境行為關系的理論框架。
作者:Rei Yamashita,Bang An
編譯:劉佩 大阪體育大學 博士
如欲閱讀原文,全文見于:Yamashita,R.&An,B(2022) Runners’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The Role of Place Attachment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 Journal of Global Sport Management,9(1),230-247.
研究背景
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環保行為變得越來越重要。運動產業作為一個重要的社會活動領域,其消費者的環境友好行為對于推動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跑步作為一種普遍的戶外運動,已經成為增強與自然環境聯系的重要方式。跑者通過與自然環境的互動,往往會形成對特定地點的情感依戀,這種情感紐帶被稱為“地方依戀”。研究表明,地方依戀可能促進個體采取環保行為,即人們會更加關注和保護自己情感依附的地方。然而,地方依戀與環保行為之間的關系并非始終如一。部分研究表明地方依戀與環保行為呈正相關,而另一些研究則發現兩者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這些不一致的研究結果引發了學術界對地方依戀與環保行為關系的進一步探討。
此外,環境關注作為影響環保行為的關鍵因素,決定了個體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會參與環境保護行動。環境關注程度較高的人通常更容易參與與環境保護相關的行為。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地方依戀與環境關注如何共同作用,促進跑者的環保行為,特別是在跑步活動中的環保行為。通過分析跑者的地方依戀如何通過環境關注影響其普遍的環保行為、地方特定的環保行為以及具有倫理意識的體育消費行為,本文期望為體育組織和賽事管理者提供新的思路,推動體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理論背景
本研究基于地方依戀理論,探討了地方依戀與親環境行為(PEB)之間的關系,并引入環境關注作為中介變量。地方依戀理論解釋了人與特定場所之間的情感聯系如何促進保護該場所的積極行為。研究表明,地方依戀在不同社會科學領域中對解釋人們的體驗和行為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擴展了運動消費者地方依戀與PEB的知識,并探討了環境關注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此外,研究還涉及倫理導向的運動消費者行為(EMSCB),將其作為PEB的一個方面進行分析。通過這些理論背景和概念定義,研究旨在揭示地方依戀、環境關注與運動消費者親環境行為之間的復雜關系。
假設提出
本研究提出了七個主要假設,旨在探討地方依戀、環境關注與跑者環保行為之間的關系。具體假設如下:
H1:跑者的地方依戀與一般親環境行為正相關。
H2:跑者的地方依戀與特定場所的親環境行為正相關。
H3:跑者的地方依戀與倫理導向的體育消費者行為正相關。
H4:跑者的地方依戀與環境關注正相關。
H5:跑者的環境關注在地方依戀與一般親環境行為之間起中介作用。
H6:跑者的環境關注在地方依戀與特定場所的親環境行為之間起中介作用。
H7:跑者的環境關注在地方依戀與倫理導向的體育消費者行為之間起中介作用。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對象為日本習慣性跑步者,通過網絡調查收集數據,共收回400份有效問卷,剔除了偶爾跑步的參與者,最終選擇習慣性跑者有效樣本量為366份。測量工具包括地方依戀、環境關注、一般PEB、地方特定PEB和倫理導向的體育消費者行為(EMSCB),采用5點李克特量表進行評估。數據分析使用IBM SPSS 27和AMOS 27軟件進行結構方程建模,通過驗證性因子分析檢驗測量模型的收斂效度和判別效度,并使用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方法檢驗假設的間接效應。
研究結果
本研究驗證了地方依戀、環境關注與環保行為之間的關系模型,得出了以下主要結論:
1.地方依戀對環保行為的影響
研究發現,地方依戀與跑者的環保行為和特定地點的環保行為呈顯著正相關。這表明,跑者對特定地方的情感依戀越強,他們越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環保行動或參與與特定地點相關的環保活動。然而,地方依戀對倫理消費行為的直接影響并不顯著,可能是因為倫理消費行為更多受到其他因素(如意識形態或外部支持)的影響。
2.地方依戀對環境關注的作用
地方依戀與環境關注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這表明,跑者對某一地點的依戀感會增強他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例如,習慣性在某一地點跑步的跑者更關心該地區的環境質量與生態保護。
3.環境關注的中介作用
研究證實了環境關注在地方依戀與環保行為之間的顯著中介作用。地方依戀通過提升環境關注,間接影響跑者的環保行為、特定地點環保行為以及倫理消費行為。具體來說,跑者在對特定地點產生情感依戀后,會更加關注環境問題,這種關注轉化為更高的環保行為意愿和實際行動。
研究啟示
本研究對地方依戀、環境關注和環保行為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入探討,提供了以下啟示:
1.強化地方依戀,激發環保行為
體育組織和賽事管理者可以通過設計增強地方依戀的活動,推動跑者的環保行為。例如,通過在賽事中融入本地文化元素,強調參賽者與地方的情感連接,能夠激發他們更強的保護意識和環保行動。
2.提升環境關注,促進行為轉化
環境關注是地方依戀轉化為環保行為的關鍵橋梁。體育品牌和活動組織者可以通過宣傳環保理念、提供環境教育活動等方式,提高跑者對環境問題的關注。這種意識的提升有助于將跑者的情感依戀轉化為實際的環保行為。
3.倡導倫理消費,引導可持續發展
研究發現,跑者在參與體育活動時會表現出一定的倫理消費行為,如選擇環保賽事或購買可持續產品。因此,體育品牌和賽事主辦方可以通過提供更多綠色產品和環保友好型賽事吸引消費者,同時將這些行為塑造為跑者身份和社群認同的一部分,從而推動體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通過加強跑者的地方依戀和環境關注,可以有效激發他們的環保行為。對于體育組織和賽事管理者而言,未來的實踐中可以從情感連接和意識提升兩方面入手,不僅推動個人的環保行動,還能在更廣泛的層面上塑造綠色賽事和可持續發展的品牌形象。這為體育行業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探索更多創新路徑提供了重要參考。
作者:劉佩 大阪體育大學 博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