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三官》
很多人在讀《聊齋志異》的時候,只會看里面的所謂鬼鬼的故事,根本不會去思考這本小說的真實價值。他們只看到了人鬼之戀,那些超越了三界的曠世絕戀,尤其是人與鬼,人與狐仙之間的。
而改編的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其它的表現形式,似乎都只是著眼于情情愛愛,根本無法表現出蒲松齡《聊齋志異》的本質特征。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我非常喜歡的小說,里面對清王朝,乃至古代社會有著很清醒的認知和揭露,對當時社會的批判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比如《商三官》。
這個故事非常值得一讀,解釋出了一個人為什么會逼成這樣。沒有經歷他人的苦,千萬不要去規勸別人。等你自己經歷了這種苦,你會做什么選擇呢?很多人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批判和指責別人,總以為自己看得清、認的準,把自己站在上帝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把自己當成正確、正能量去規勸別人,勸別人從善。等自己經歷了,或者遭遇了相同的問題后,又變了一副嘴臉。
《商三官》中的商三官本來可以是個好女孩,過平凡的人生,但是接下來的人生重大變故改變了她的一生。她的父親就是因為酒后觸犯了當地的豪強,結果被活活打死。而她的哥哥們多次申冤都沒用。跑了一級級的官吏,但是根本沒用,得不到任何回應。因為豪強有權有勢買通了當地官吏,導致案子遲遲得不到落實。
社會的公平和正義難尋,社會的不公和不平等深深刺痛了商三官,改變了她的信仰,為了替父親報仇。她走上了復仇之路,她女扮男裝,到處學歌舞武藝,最后順利進入惡霸家。然后商三官找到了一個絕佳的機會,終于手刃了仇人。
那么,請問,如果你是商三官,你會怎么做?一樣的選擇,那就是一個沒有公平,沒有平等,沒有正義的社會,沒有什么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在一個黑暗的社會中,不會有所謂的缺席的正義,只有強權,只有權力的壟斷,只有黑暗。
社會的不公真的會把人逼瘋!
普通人最渴望的是什么,就是社會的公平和平等,正義,有起碼的正義。但是在清王朝,當時專制最頂峰的時候,整個社會黑暗的讓人無語,讓人窒息,讓人發瘋。社會的不公平真的會把人逼瘋的。商三官的悲劇就是社會的悲劇,是那個社會司法專橫導致的結果。
專制社會中,權大于法,凌駕于法律和制度之上,沒有什么法律和制度可言,最有用的就是權力,權力就在官吏手中,一切靠官吏來行使。而掌權的官吏們任意妄為專斷,乾綱獨斷,以自己為準繩,先入為主,不能兼聽,缺乏正當程序理念,為了達到符合主觀預期的審判結果,不惜濫用刑罰、草菅人命。實質上是在法律正義或者其他幌子下,行一種赤裸裸的、不受合理限制的權力。
因為權大于法,所以他們“從不照律例辦事”,不受具有實質合理性的法律的規范或者規避這個規范,即有法不依,以官吏的主觀臆斷、個人好惡代替法律,使得法律規則喪失了應有的可預期性,民眾在法律面前無所適從,“民不知法則威莫測也”。
官吏可以隨意解釋法律,法律成為官吏奴役和統治民眾的工具。當官吏的個人的意志代替了法律和制度之后,使得所謂的“法律”變成了不具有正當性和穩定性,既傷害了公平公正秩序,也嚴重傷害了民眾。
專制社會中,官吏們為了撈取升官的政績,不惜陷良民為強盜,萬家流血頂染猩紅,直把有山有水的社會變成了地獄世界;為了頂上烏紗,掩蓋錯案事實,可以罔顧事實,顛倒黑白,縱強盜而殺無辜。
后來劉鄂在他的《老殘游記》中說:“得失淪肌髓,因之急事功。冤埋城闕暗,血染頂珠紅。處處鵂鶹雨,山山虎豹風。殺民如殺賊,太守是元戎。”
本文參考文獻:
蒲松齡.《聊齋志異·商三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