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初,敘利亞爆發了一場出人意料的政權更迭。在"沙姆解放組織"領導的反政府武裝迅速攻勢下,統治敘利亞長達54年的阿薩德家族政權轟然倒塌。
在這場地緣政治劇變中,讓俄羅斯在中東的戰略布局面臨嚴峻場面,主要是在敘利亞西部沿海地帶的兩大戰略基地。
塔爾圖斯海軍基地最早可追溯至1971年,當時蘇聯與敘利亞簽署了為期25年的軍事基地租借協議。這一協議使蘇聯在冷戰時期獲得了地中海地區的重要戰略支點。在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繼承了這一戰略資產,并在2017年與阿薩德政權簽署新的協議,將使用權延長至49年,同時大規模擴建和現代化改造該基地。
赫梅米姆空軍基地則是在2015年敘利亞內戰危急時刻建立的。當時阿薩德政權面臨嚴重威脅,俄羅斯以軍事干預作為籌碼,獲得了在拉塔基亞省建立永久性空軍基地的權利。這兩個基地的獲得過程,充分體現了俄羅斯抓住地區動蕩機遇,擴大戰略利益的戰略眼光。
基地內設有先進的船舶維修設施、彈藥庫、燃料儲存站和現代化的指揮控制中心。特別是其深水碼頭能夠同時容納包括航母在內的大型軍艦,這使其成為俄羅斯地中海艦隊的生命線。
往北75公里的赫梅米姆空軍基地則是俄羅斯在敘利亞的空中力量中樞。基地內常駐各類戰機約30架,包括蘇-35戰斗機、蘇-34戰斗轟炸機和圖-22M3戰略轟炸機。更關鍵的是,基地部署了S-400防空導彈系統,這一覆蓋半徑達400公里的防空網不僅保護著基地安全,還為俄羅斯在東地中海地區提供了強大的區域拒止能力。
目前,這兩處基地面臨的威脅程度各不相同。塔爾圖斯基地由于靠近阿拉維派的傳統勢力范圍,暫時仍在俄軍控制之下。但赫梅米姆基地所在的拉塔基亞省已經出現反政府武裝活動的跡象。莫斯科正在采取緊急措施保護這些戰略資產,包括加強基地防御、疏散非必要人員和轉移關鍵裝備。
據俄羅斯軍事博主透露,赫梅米姆基地的戰機已開始陸續撤離,塔爾圖斯港的軍艦也已轉移至敘利亞近海待命。然而,部分重型裝備和固定設施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全轉移,這些裝備如果被叛軍繳獲,不僅會削弱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更可能通過地下渠道流入其他武裝組織手中。
最令克里姆林宮擔憂的是基地內的軍事技術可能落入他人之手。除了常規武器外,這些基地還儲存著大量先進的電子戰設備、雷達系統和加密通信裝置。如果這些裝備被繳獲,不僅會損害俄羅斯的軍事技術優勢,還可能通過黑市流向其他地區的武裝組織。
不過截至目前,HTS既未對塔爾圖斯和赫梅米姆基地發起進攻,也未就基地問題發表強硬聲明。這種克制背后反映出復雜的戰略考量。HTS顯然意識到直接觸及俄羅斯核心利益的風險,貿然采取敵對行動可能招致俄羅斯的強力反制,這顯然不符合HTS在政權更迭初期謀求穩定的需要。俄羅斯官方也確認,兩處基地的駐軍"沒有受到生命安全威脅"。
當下有跡象表明,莫斯科正在嘗試與敘利亞新政權達成某種默契。俄羅斯外交部已將沙姆組織的定位從"恐怖組織"調整為"武裝反對派",說白了,俄羅斯希望通過外交談判保住軍事基地。克里姆林宮當下的反應可以說是克制有加:既未立即宣布支持阿薩德政權,也未對沙姆組織采取敵對姿態。對莫斯科而言,維持在地中海的軍事存在不僅關系到其全球大國地位,更是平衡北約南翼力量的戰略需要。因此,即便需要與昔日的對手達成某種妥協,俄羅斯也可能愿意付出這個代價。土耳其作為地區大國,也不愿看到這些基地成為新的沖突源,可能會推動各方達成某種妥協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