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城鄉居民醫保繳費已經開始了,每一年城鄉居民醫保的繳費集中窗口期,大約都是在9月份到12月底之間,很多地區都已經出臺了醫保繳費的通知,可能很多人比較關心的是年滿60周歲以上的農民,能不能夠享受到免繳呢?雖然我們都知道,作為農民來講,他們大多數人選擇參保的都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對于這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實際上是不具備享受醫保的退休待遇,也就是說60歲以后依然是需要繳納相應的費用。
國家醫保局,在近期發布了關于2025年醫保的繳費標準,那么每人每年按400元來進行繳納,這是一個最低標準,當然個別地區可能高于400元也是屬正常的,如果說今年按照400元來進行繳納,那么相當于個人繳費標準上漲了20元,可以說這個漲幅在過去歷年來對比的話還是比較少的,除了個人繳費增長以外,那么財政補貼相對于去年也增長了30元,最終的達到了670元的標準,只不過這670元也是一個最低標準,有些地區可能高于這一水平也是很正常的。
而作為年滿60周歲以上的老人,他們比較關心的是由于已經到達法定退休年齡自己,城鄉居民醫保的待遇能不能夠免繳?因為很多60歲以上的農民,他們所領到的養老金的待遇并不是職工養老金,而僅僅只是一個居民養老金的待遇,由于居民養老金本質上是比較低的,很多人只有100多塊錢,所以說還要承擔每年400元居民醫療保險的繳費,可想而知這個經濟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所以說對于這部分人群來說,想要免交的想法還是比較的迫切。
目前并沒有全國性的政策規定從2024年12月起取消60歲以上人員的醫保個人賬戶并實現免費醫療,2022年兩會期間,有五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建議,于2023年3月1日取消60歲以上人員的個人賬戶,實現全民免費醫療,但該建議尚未被采納實施。
國家醫保局曾在2021年10月26日對“全民免費醫療”的提案進行明確表態:實行免費醫療在現階段是做不到的,國家經濟沒有承受免費醫療的實力。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水平低,城鄉差異大,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醫療制度必須與國家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符合國情、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另外,社保專家也提出了一些反對意見,比如一旦實行免費醫療可能會造成浪費,我國的醫療資源有限且分布不均衡,可能會導致人們蜂擁而至去醫院看病吃藥,損害真正患病者的利益;醫保基金也難以負擔,退休人員不再繳納醫保費卻享受免費醫療,醫療費終究要從醫保基金里支出,這會損害廣大繳納社保的在職者的利益等。
不過,在一些地區可能會有針對60歲以上人員的醫保優惠政策,例如部分地區實現了60周歲以上人員免交醫保,由村集體或當地政府進行代繳等,具體的醫保政策還需以當地的規定為準,醫保制度的改革和調整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以確保醫保制度的可持續性和公平性,為廣大民眾提供合理的醫療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