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起來
大家有沒有覺得
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
隨著降溫來襲
一地醫院發現
患上腦梗死前來就醫的患者有所增多
較降溫前增加三成左右
近期腦卒中高發!
專家提醒:
這些人群注意
早晨別太早外出!
婆婆突然言語不清身體發麻
胡婆婆今年62歲,近半個月前,她早上7時外出晨練,結束后回家,她覺得自己半邊肢體有點發麻,家人發現她講話都不太清楚了。胡婆婆嚇了一跳,趕緊讓家人撥打120,將自己送到家附近的武漢市漢口醫院就醫,此時,距離婆婆發病剛過去1個多小時。
經緊急查體,醫生初步判斷胡婆婆出現了腦卒中。通過急診綠色通道,胡婆婆接受了CT檢查,該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艾艷萍確診她患上缺血性腦卒中,即腦梗死。
因胡婆婆就醫較為及時,在4.5小時的黃金時間窗里,經綜合評估后,醫生認為胡婆婆可以進行溶栓治療。入院半個多小時后,胡婆婆即被送到病房接受溶栓治療。溶栓第二天,艾艷萍再次為婆婆進行檢查評估發現,婆婆語言、行動能力均已恢復,沒有留下后遺癥。
氣溫下降
這些“降溫病”要小心!
天冷了,心臟容易“受傷”
降溫后,冠心病、心梗等病人明顯增多。
氣溫突然下降會引發系列的反應,比如: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還會加重心臟血管痙攣、冠脈斑塊容易破裂,更易導致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血管疾病。
有這些表現要當心: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梗發作時,會有一些典型癥狀,如:胸口痛、發悶。有的人可能只有胸悶或胸痛、呼吸困難。此外,還可能會有煩躁不安、大汗淋漓、頭暈、極度恐懼等癥狀。
健康貼士
秋冬季要注意保暖,定期監測血壓,合理用藥控制血壓,如果有胸悶、隱痛或心慌等情況,即使發作時間很短,也要格外重視,要及時就醫治療。
另外,冬季也是主動脈夾層的高發期,而高血壓是主要誘因。這個病是急癥,一旦胸背或腹部突然出現撕裂樣劇痛,要及時送去醫院急診科就診。
咳咳咳不停,小心是肺炎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秋冬季節氣溫下降,冷空氣刺激后氣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損,繼而氣道反應性增高。呼吸道病變多以咳嗽、咳痰、胸悶、氣短為主要表現。
氣溫驟降時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復或加重。
健康貼士
如果咳嗽的時間比較長還不見好轉,應該到醫院呼吸科就診。結合聽診和血象、胸部CT的情況,判斷肺部有沒有陰影,是不是有肺部感染或其他的疾病。
體質弱、容易咳嗽的人群,寒冷天氣出門時可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視頭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著涼。
老人一不小心就“中風”
腦梗死,又叫中風/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出血性的俗稱“腦溢血”)。
高血壓是腦卒中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冬季氣溫下降,可能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腦供血不足,從而誘發腦梗。
另外,動脈粥樣硬化和房顫也是“幕后推手。
健康貼士
戒煙限酒;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應當定期監測血糖、血壓、血脂指標,嚴格按照醫囑定時定量使用降糖、降壓、降脂穩斑等藥物;調整生活作息,保持適度運動,每天保證充足睡眠。
一旦發現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說話不清或理解語言困難、眩暈伴嘔吐等癥狀時,必須高度警惕,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老胃病”容易發作
天氣轉涼時,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因為低溫的刺激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環,從而引發急性胃痙攣、胃潰瘍、胃腸炎等胃腸道疾病。
健康貼士
本身有胃病的人冬季要特別注意保暖,根據氣候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防止腹部受涼。在飲食上也要注意暖胃養胃,多喝些熱水,少吃冷食,按時吃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