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彌小木
最近學到一個新詞:便秘式寫作。
創作這詞的,不是別人,是我家老大(初二)。
這學期一到周末的作文,老大就開始苦惱沒有靈感。上周更是對著老母親求助:“給我點靈感吧?講點深刻的新聞也行。實在沒有,把你的文章借我看看。”
“媽媽,你知道沒有靈感的時候,寫作文像什么嗎?就像便秘,拉一點,寫一點,拉一點,寫一點。”
別說,老大的形容,還真是形象。對話結束,“便秘式寫作”這詞,給老母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談論完寫作的痛苦,想借老母親的文章?那是沒可能的。但老母親倒是給老大指了條路,一條能增加她寫作靈感的路:多看看這套書,多出去走走。
老母親特意給孩子指出來的書,不是其他,而是這套——《未來建筑家》系列書。
《未來建筑家》是法國著名設計師、作家迪迪埃·科爾尼耶給孩子們分享建筑世界的書籍。
擁有他們,擁有了5大視角看世界
為什么說擁有了《未來建筑家》,就擁有了5大視角看世界?因為《未來建筑家》一套有5冊:
? 《你好,花園》
? 《你好,橋梁》
? 《你好,高樓》
? 《你好,房屋》
? 《你好,城市》
我們以為的花園只是花園,橋梁只是橋梁,高樓只是高樓,房屋只是房屋,城市只是城市。看過《未來建筑家》之后會發現,花園不再是花園,橋梁不再是橋梁,高樓不再是高樓……
所有的這些,都變成了一件件閃閃發光的藝術品。
《你好,花園》里,會看到-----
建于1785年,具備英中式園林特色的萊茲荒漠園
開放于1873年的美國紐約中央公園
歷經20年才完工的藝術家公園
《你好,橋梁》里,會看到---
英國鐵橋,這座世界第一座金屬橋的建造過程
歷經數十年才完工的布魯克林大橋
《你好,高樓》里,會看到
埃菲爾鐵塔
布法羅擔保大廈
《你好,房屋》里,會看到
擁抱自然的流水別墅
以電梯為中心的波爾多住宅
《你好,城市》里,會看到
綠色城市的模樣
智慧城市的模樣
以上舉的只是每一冊中的一點點內容。《未來建筑家》的每一冊,都給孩子們提供了看世界的新視角。
因為生活過于“平常”,我們常常忽視了身邊的“幸福”。而這套《未來建筑家》,是帶孩子們重新發現生活之美的一把鑰匙。
不對,是5把鑰匙。尤其在上海,花園、橋梁、高樓、房屋這些,只要愿意,每一個對象的背后,都有一段值得訴說的故事。
了解這些故事,孩子怎么可能會愁沒有寫作素材?只怕寫也寫不完吶!
看見他們,創造力變得具象化
這套《未來建筑家》,可不僅僅能打開孩子們看世界的角度,還能讓人看到創造力的具象化。
彭懿老師說看繪本的步驟之一,是要欣賞書籍的設計。《未來建筑家》整套書,在設計上就具備建筑感的“創造力”。
關于創造力,分享美學的蔣勛老師曾在《美,看不見的競爭力》中,這樣表達過:
人的手在很長的時間里習慣一種材質,在這種材質里慢慢發展出一種創造力。
如果說,之前只是覺得自家娃印證了蔣勛老師的這個觀點,那么,看過《未來建筑家》之后,對于這個觀點,有了更多的認同。
比如,建筑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因為童年假期在農場度過,與大自然有過親密接觸。長大后的他,在設計房子時,會考慮與自然風光的和諧結合。也多虧了小時候的這種底蘊,弗蘭克·勞埃德·賴特讓流水別墅成為了現實。
父親是瓦工,作為兒子的魯迪·里齊奧蒂,從小不僅對混凝土很熟悉,甚至將混凝土當成創作材料。這種從小練就的對混凝土的熟悉感,讓長大后成為工程師的魯迪·里齊奧蒂,設計了歐洲和地中海文明博物館行道橋。
看過《未來建筑家》里建筑師、工程師們的成長歷程,不知道家長們對于孩子的創造力,是否會有新的感觸?反正,我是有的。
仔細觀察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眼前看似不起眼的材質,也會讓孩子們的創造力變得具象化。
了解他們,看見世界的溫度
之前看過一位父親的育兒分享。
原本這位父親有著不錯的工作,為了培養學霸兒子,這位父親把自己的工作辭了,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學業中。
效果如何?兒子確實不負所托,一路升學都很爭氣。只不過,這位父親現在的苦惱不是孩子的學業,而是自己親手把兒子養成了一位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兒子的眼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
看著兒子變成現在的樣子,這位父親開始反思自己的育兒過程中,到底哪里出了問題。他現在不敢想象,等他老了的時候,如果兒子依然像現在這樣,他不知道自己的晚年生活怎么辦。
當時看到這位父親的分享時,心中感慨很多。到底是誰、怎樣的環境,把孩子變成了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只活自己沒什么問題,如果放到更大的位置上,會怎樣?也許,看看那些新聞事故中坍塌的橋梁、房屋,會找到些許答案吧。
優秀的童書,不僅傳授知識,也傳遞價值觀,《未來建筑家》就是如此。花園、橋梁、房屋、高樓、城市建設,能被世人傳頌的這些建筑,大抵離不開溫暖人心的內核。
戰爭之后,重建歐洲的工作中,景觀設計師卡爾·西奧多·索倫森為了讓居民們有更具安全感和放松感的生活環境,特意設計了家庭式花園。法國巴黎的阿約卡媽媽餐廳,是專為“外籍女性提供工作機會的合作社餐廳”。
了解、看見《未來建筑家》中的建筑家們對建設世界的溫度,也許,會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溫暖”的種子,看見自己,也看見他人。
寫在結尾的話
遇見《未來建筑家》,純屬偶然。
最初遇見的,只是其中的一本——《你好,花園》。因為上海有大大小小的花園,對于這本《你好,花園》有著天然的親切感。
《你好,花園》閱讀后,在心中留下了一本美書的印象。再后來,前段時間的上海國際童書展上,看到整套的《未來建筑家》,呵,可真美啊!
不集齊,有點說不過去。然后,就有了現在的整套。
遇見《未來建筑家》,重新發現世界之美。
Hi~我是彌小木
過好當下最要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