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報告猶如一本詳盡的 “身體說明書”,其中各項指標的數據蘊含著身體的健康密碼,在眾多的體檢指標中,有四項指標堪稱關鍵中的關鍵,它們就像健康的 “四大護法”,若這四項指標正常,很大程度上意味著身體基本處于良好狀態。
血糖 —— 衡量 “甜蜜暴擊” 的隱秘指標
核心看點
血糖檢測中的空腹血糖(FPG)是衡量血糖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其正常值通常處于 4.4 - 6.1 mmol/L 的范圍,空腹血糖的數值能夠反映出人體在空腹狀態下,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否處于正常水平,當空腹血糖值持續高于正常范圍時,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示信號,預示著糖尿病的悄然降臨或者胰島素抵抗現象的出現。
冷知識
胰島素在人體的糖代謝過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它的主要任務是促進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從而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然而現代生活中的不良飲食習慣、長期缺乏運動以及過度的精神壓力等因素,使得胰島素長期處于 “超負荷工作” 狀態,據統計全球約有 4.63 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其中高達 80% 的病例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健康提醒
即便空腹血糖檢測結果處于正常范圍,也絕不意味著我們可以肆意 “放縱” 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因為血糖水平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動態影響,如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運動量的多少以及情緒的波動等,此外適度的運動也是調節血糖的 “利器”,它能夠增強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葡萄糖的利用,降低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血脂 ——“好壞膽固醇” 的平衡之道
核心看點
血脂檢查通常涵蓋血脂四項,即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其中LDL 被稱為 “壞膽固醇”,因為它的水平過高會導致膽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LDL 的正常值應低于 3.12 mmol/L。而 HDL 則被視為 “好膽固醇”,它能夠將血管壁上的膽固醇轉運回肝臟進行代謝,從而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HDL 的數值需高于 1.04 mmol/L。
冷知識
人體的血管系統錯綜復雜,其總長度約達 10 萬公里,如果把這些血管首尾相連,可以繞地球兩圈半,在這樣龐大而復雜的血管網絡中,血脂的異常變化就如同一場 “堵塞行動”,當血液中的 “壞膽固醇” 含量過高時,它們會逐漸在血管壁上堆積,使血管壁變得增厚、變硬,血管內徑變窄,血液流動受阻,這種情況若長期得不到改善,就可能引發嚴重的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或中風。
健康提醒
為了維持血脂的健康平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飲食的選擇,減少油炸食品、動物內臟、奶油等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這些食物往往富含飽和脂肪酸,會顯著升高血液中的 “壞膽固醇” 水平,相反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之物,此類食物利于減少膽固醇吸收,促進腸道蠕動,排出體內冗余脂肪,同時適量的運動是調節血脂的關鍵所在,它能夠提升身體代謝率,推動脂肪燃燒與分解,并且還可增加“好膽固醇”的含量。
肝功能 ——“沉默的器官” 背后的忠告
核心看點
肝功能檢查中的轉氨酶(ALT、AST)是反映肝臟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ALT 主要存在于肝細胞漿內,而 AST 則在肝細胞漿和線粒體中均有分布,正常情況下ALT 的正常值不超過 40 U/L,AST 的正常值不超過 50 U/L,當肝細胞受到損傷時,轉氨酶會釋放到血液中,導致血液中轉氨酶的水平升高。
冷知識
肝臟是人體極為特殊的一個器官,具有強大的再生能力,即使肝臟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只要剩余的肝臟組織健康且有足夠的功能儲備,它就能夠通過細胞再生來修復自身,然而這種再生能力并非是無限的,也不是無條件的,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都會對肝臟造成嚴重的損害,削弱肝臟的再生功能,甚至引發不可逆的肝臟疾病。
健康提醒
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對肝臟的保護,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密切關注轉氨酶的水平變化,是早期發現肝臟問題的關鍵,在日常生活中應堅決戒煙限酒,避免酗酒對肝臟造成直接的毒性損害,同時要謹慎使用藥物,避免自行濫用藥物或長期服用可能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如某些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等。
腎功能 ——“凈水廠” 的日常運作
核心看點
腎功能檢查主要關注肌酐(Scr)和尿素氮(BUN)這兩項指標,肌酐是肌肉代謝產生的一種廢物,通過腎臟過濾排出體外,肌酐的正常值為 44 - 133 μmol/L。尿素氮則是蛋白質代謝的終產物,其正常值為 2.9 - 7.1 mmol/L。這兩項指標的數值能夠反映腎臟的濾過功能和排泄功能是否正常,當腎臟功能受損時,肌酐和尿素氮在血液中的濃度會升高,提示腎臟可能存在疾病或損傷。
冷知識
腎臟堪稱人體的 “凈水廠”,每天都在不知疲倦地工作著,它每天要過濾大約 50 升的血液,通過復雜的生理過程,將其中的代謝廢物、多余的水分以及有害物質過濾出來,形成尿液并排出體外,腎臟的主要任務之一是代謝細胞死亡產生的廢物,確保這些廢物不會在體內堆積,從而維持身體內環境的穩定,然而,腎臟的這種強大功能往往容易讓人忽視它的健康狀況,因為在腎臟疾病的早期往往無顯著癥狀,待癥狀出現時,大多意味著腎臟功能已嚴重受損,并且在諸多情形下,這種損害是不可逆的。
健康提醒
由于腎損傷常常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癥狀表現,但后果卻可能非常嚴重,所以我們必須格外重視腎臟的保健,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是維護腎臟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多喝水可以促進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幫助腎臟及時清除體內的代謝廢物,減少有害物質在腎臟的停留時間,同時要注意控制鹽的攝入量,因為高鹽飲食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導致血壓升高,進而影響腎臟的血液灌注和濾過功能。
60 歲后,哪些體檢項目必須做?
骨密度篩查
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 60 歲以后,老年人的骨密度會逐漸下降,這使得他們面臨著骨質疏松和骨折的高風險,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患者的骨骼變得脆弱易碎,即使是輕微的外力作用,都可能導致骨折的發生,骨折不僅會給老年人帶來身體上的痛苦和行動上的不便,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的并發癥,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況。
腸鏡、胃鏡
消化系統的健康對于老年人的整體健康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腸鏡和胃鏡檢查是預防消化系統癌前病變和早期癌癥的有效手段,隨著年齡的增加,腸道和胃黏膜的細胞會逐漸發生變化,容易出現大腸息肉、消化道潰瘍、胃炎等疾病,如果這些病變得不到及時發現和治療,就有可能進一步發展為癌癥,腸鏡檢查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大腸內部的情況,及時發現并切除大腸息肉,從而阻斷其癌變的進程,胃鏡檢查則能夠直接觀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的黏膜狀態,發現早期的胃癌、食管癌以及其他消化道疾病。
影像檢查
影像檢查在老年人體檢中也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常見的影像檢查項目包括胸片、CT、B 超等,在進行影像檢查時,可以根據個人的健康狀況和家族病史,有針對性地選擇細分項目進行篩查,以便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為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
眼底檢查
老年人也是眼部疾病的高發人群,常見的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白內障、黃斑變性等都會對視力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導致失明,眼底檢查是一種直接觀察眼底視網膜、視神經等結構的檢查方法,通過眼底檢查醫生可以發現眼底血管的病變、視網膜的損傷以及視神經的異常等情況,從而早期診斷青光眼、白內障、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等眼部疾病,對于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定期進行眼底檢查有助于及時發現眼部問題,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以保護視力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體檢報告中的各項指標就像一個個健康的 “信號燈”,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為我們提供了早期發現疾病風險、采取預防措施的重要依據,然而體檢僅僅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將體檢結果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源頭上預防疾病的發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擁有健康的身體,享受美好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