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頭疼!北約堅持不發“入約”邀請,俄烏遺體交換48具對503具,難道戰損比1比10?
烏克蘭對北約的耐心要耗盡了,澤連斯基強烈要求加入北約,他認為這是確保國家安全的一條可行途徑。
布林肯曾經表示,烏克蘭未來將成為北約成員國,但美國卻沒有給出明確的時間表或者具體步驟。距離拜登下臺越來越近,烏克蘭也越來越焦躁不安。
不少人都認為,如果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他肯定不會允許烏克蘭立即加入北約。
這種情況下,澤連斯基就陷入了兩難。他想在拜登任期結束之前推動這件事情,以避免烏克蘭在未來幾年內被擱置在北約門外。
然而,問題的復雜性在于,美國雖然態度曖昧,但北約卻明確表態,不會向烏克蘭發起“入約”邀請,他們并不愿意因為烏克蘭的加入而同俄羅斯完全撕破臉皮。
據環球網報道,近日北約外長會議已經針對這一話題展開了討論。不過,依舊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北約內部有聲音提出,部分歐洲國家甚至愿意在沖突結束后,向烏克蘭派駐維和部隊。不過,這個提議也受到了質疑,因為大家都知道,北約缺乏足夠的軍事人員和裝備來實現這個計劃。
澤連斯基一直努力讓北約接受烏克蘭,但現實是,北約的態度依然模棱兩可。
其中,匈牙利外交部長西雅爾多公開表示,在邀請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問題上,短期內不會有任何共識。
他指出,一旦邀請烏克蘭加入北約,就可能使北約面臨更大的安全風險,包括與俄羅斯直接發生沖突。
同時,德國《明鏡》周刊援引盧森堡外長貝泰爾的話稱,烏克蘭加入北約可能會使局勢進一步惡化。他反而更加傾向于烏克蘭加入歐盟,這被認為是一個相對和平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多數與會代表認為,美國的立場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的方向。
拉脫維亞外交部長布拉澤就指出,他們都在等待美國新政府的政策動向。因此,在特朗普正式宣誓就職之前,估計烏克蘭不會收到任何關于加入北約的正式邀請。
對于烏克蘭希望加入北約一事,俄羅斯的態度非常鮮明。俄方目前表態,烏克蘭加入北約對俄羅斯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這是觸及俄羅斯底線的行為。俄方強調,任何一個國家的安全都不應該以犧牲另一個國家的安全為代價。
從烏克蘭的角度來看,加入北約才是獲得真正安全保障的關鍵。然而,對于北約來說,當務之急似乎是提供更多的武器裝備,以幫助烏軍在戰場上建立優勢。
在這種對立的局面下,澤連斯基感到有些無奈。他甚至不排除讓部分未被俄控制的烏克蘭領土優先加入北約,以此為交換條件。
此前,澤連斯基曾堅決要求俄軍撤出克里米亞。但現在,他似乎愿意暫時擱置這一訴求,以換取其他形式的國際支持。
美國自然明白一旦烏克蘭加入北約,對俄羅斯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挑釁。普京發動特別軍事行動的原因之一便是阻止烏克蘭靠近北約。如果此時烏克蘭真的加入北約,很有可能導致莫斯科采取強硬報復措施。
如何在不激怒俄羅斯的前提下,給烏克蘭提供足夠的安全承諾,是拜登政府需要面對的重大挑戰。在烏克蘭的訴求與俄羅斯的紅線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再來看看俄烏前線戰況。
近日,俄烏雙方交換士兵遺體的情況再次引起關注。據悉,烏克蘭方面交回了48具俄軍士兵遺體,而俄羅斯則返還了502具烏軍遺體。
雖然俄軍在戰場上因火力強大而相對容易找到并收集遺體,但這一現象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俄軍的陣亡人數可能低于烏軍。
通常,進攻方與防御方之間的損失比例被認為是3比1。這一假設基于雙方在兵力、裝備及火力大致相等的情況下。
不同于傳統的理解,在俄烏沖突中,由于俄軍在人員、裝備和火力上普遍占優,因此無需投入三倍的兵力便能有效進攻。
在一些極端情況下,即使俄軍兵力處于劣勢,也能憑借其裝備和火力優勢實現突破,比如紐約鎮之戰中,俄軍第9摩步旅便擊敗了幾個烏軍旅。
有人說,俄烏的總體傷亡比可能在1比3甚至1比4,這樣來看,與烏方所聲稱的70萬俄軍傷亡相比,這個數據顯然有些夸大。
如果真如烏方所言,俄軍如此高的傷亡比例,那他們將難以繼續發起冬季攻勢。但現實情況是,俄軍近來針對烏克蘭的軍事設施發動了猛烈打擊。在短短5天內,俄軍便向烏克蘭發射了約750枚導彈,重創烏方關鍵的能源和軍事設施。
更讓烏克蘭陷入困境的是,俄軍正在東線集結13萬兵力,計劃進攻扎波羅熱地區,而此前的導彈襲擊已使烏克蘭的能源設施遭受重大打擊,后勤保障難以為繼,大量烏克蘭士兵不堪壓力紛紛逃離戰場。
據說逃兵人數多達20萬,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烏克蘭政府不得不出臺政策,承諾首次逃跑者不會受到懲罰,希望能挽回一些士兵的歸隊。
然而,面對前線俄軍50倍的火力優勢,烏軍裝備嚴重不足,士氣低落,想要逆轉局勢實屬不易。
當前,烏克蘭正面臨巨大的軍事和社會壓力,更有傳聞稱澤連斯基政府可能迫于美國要求,將年僅18歲的年輕人送上戰場。這對烏克蘭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也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目前戰場上的態勢對烏克蘭并不樂觀。雖然在輿論和國際支持上占據一定優勢,但實地戰斗中俄軍的優勢地位使得烏克蘭面臨重重挑戰。
如若無法有效應對這種戰況,烏政府將需要尋找新的策略以期改變現狀。對于烏克蘭人民來說,他們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考驗,而戰爭的最后走向仍然充滿未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