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
這是什么意思呢?打仗事關生死,越是互相了解,越是互相親近,越是能互相幫助。正如一句話所說:后背要交給放心的人。
過去的年代,軍隊有很大特點:同一支隊伍中,親戚會不少,同鄉會很多,這有助于管理,也有助于整體協作。
徐向前是山西五臺人,閻錫山也是。閻錫山還是山西國民師范的“名譽校長”,而徐向前是學生。
如此情況,在徐向前不當老師的時候,竟然沒有選擇閻錫山的隊伍,這是為何?
說實話,有兩件事,影響了徐向前對閻錫山的看法。
1、閻錫山,不喜歡轄區里鬧革命的“青年人”
閻錫山,在辛亥革命后成為了山西的“封疆大吏”,人稱“山西王”。
論對轄區的控制力和影響力,閻錫山在軍閥中是數一數二的,也就是東北王張作霖能夠媲美。
閻錫山很關注地區經濟的發展,也重視教育。
1919年創辦了山西省立國民師范學校。
正是這所學校,首次將徐閻二人聯系到了一起。
說起這段故事,頗有意思。
當時,徐向前正在河北省阜平縣“廣光隆”店號當學徒。那個年代,窮人家的孩子,不當農民就當兵,不當兵就進城當伙計。
某一天,徐向前收到了一封珍貴的家書,這是哥哥寫來的。信中主要內容就一個:閻錫山在山西辦了國民師范學校,考試合格的,錄取為公費生。
一接到消息,徐向前激動地跳了起來,這可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但是,當時的徐向前學徒期未滿,師傅是可以不放他走的。于是,徐向前給師父撒了個善意的謊言:回家結婚。
是啊,一個19歲的青年,回家結婚是大事,誰也不能攔。
沒想到,徐向前真是讀書的料,考試完全沒問題,就此成為了山西省力國民師范學校的速成班學員,學制兩年,學費全免,半軍事化管理。
入校之后,徐向前努力學習,想要獲得更多的知識。
但是,學校里的種種新潮的風氣,漸漸影響到了徐向前,他也得知了這么一些事情,比如“十月革命”、“一戰”、“凡爾賽公約”等,也知道了這么一些人,比如“馬克思”、“列寧”等。
年輕的心,被革命的火焰影響著.....
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徐向前和學子們一起紛紛上街游行。
但是,閻錫山這位父母官不喜歡學生鬧革命,怕破壞穩定的局面,他以殘酷的手段鎮壓。當時,閻錫山將護衛士兵分成三層保護督軍府,擔心學生沖入督軍府。
第一層叫“皮帶兵”,言下之意,士兵人人手持皮帶,哪個學子如果不聽話,要闖督軍府,皮帶伺候。
第二層是“矛子隊”,顧名思義,士兵們拿著長矛對待學生。
第三層是“手槍隊”,這個手槍隊的目的就是對于不聽話的、硬闖的直接開槍射殺。
一句話,閻老西是希望學生規規矩矩,不準鬧革命,不準鬧游行。
想當年,閻錫山也是辛亥革命后揭竿而起的,到現在,為了自己和地主階級、資本家們的利益,強烈鎮壓學生,殘酷的對待學生。這到哪說理去?
對于當時閻錫山的這種做法,年輕的徐向前非常看不上,他的視野已經打開了,他的格局已經放大了,他眼中的是“革命救國”,而閻錫山卻不是他們認可的領導者。
當時,徐向前看重的是南邊的“孫中山”。
因為閻錫山是個油滑的政治家,為了利益,追求穩定,這樣的人,徐向前真心看不上。
不過,后來,另外一件事導致徐向前對閻錫山徹底失望......
2、閻錫山的政府,容不下革命者,也容不下革命的思想
山西國民師范學校畢業了,徐向前找到了很多人羨慕的“教師職業”。
不得不說,在任何時代,人們對于教師這職業,還是有幾分尊敬的。
可是,徐向前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老師,他分析世界趨勢,感嘆中國的落后,提倡年輕人樹立救國救民的理想。
每當徐向前講這些的時候,學生們內心的火苗一個個都被點亮了。
要知道,那是1922年左右,徐向前已經抬頭往前看了,不得不說,他是一個思想先進的愛國青年,也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才。
但是,徐向前的種種言論引起了一些老師和家長的顧慮,有人向學校領導揭發了徐向前。
校長則根據當時閻錫山政府的相關要求,直接讓徐向前下課了。
一個年輕人失業了,這是大事,因為吃穿沒有了著落啊!
在殘酷的社會面前,徐向前低下了頭顱,他又到了另外一個小學堂教書。
當人的內心擁有一團火的時候,很難做一個墨守成規的人。在新的學校,徐向前適應了一段時間后,又開始向學生灌輸革命思想。
結局驚人地相似,徐向前再次被下課。
那時的徐向前,對閻錫山政府有了深刻的認識,對閻錫山這個守財奴似的老軍閥,充滿了種種不屑,這不是青年們效仿和追隨的偶像。
徐向前深深地知道,在閻錫山的治下,要革命,還是非常難的。
因為兩次給學生灌輸救國救民的思想,閻錫山政府的人,兩次讓他下課。
就此,徐向前對閻錫山完全失望。他有了當兵的想法,但他不愿意在閻錫山的軍隊當差。
1924年,徐向前考取了黃埔軍校,成為黃埔一期的學生,和陳賡等人成為了同學。
在學校,徐向前看似貌不驚人,連校長蔣介石都看不上。但是,徐向前卻成為了“孫中山衛隊”的一員。
后來,徐向前參加了東征和北伐,并于1927年3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徐向前有了組織了。
1927年四一二事變后,徐向前先是在張發奎司令部里擔任參謀。南昌起義后,徐向前根據組織的協調和安排,來到了鄂豫皖地區。
在這里,徐向前創造了一個個軍事奇跡,并在1931年11月成為紅四方面軍總指揮。
在蔣介石派人圍剿紅四方面軍時,徐向前發揮出了超常的軍事指揮,打了不少勝仗。讓人感嘆,校長干不過學生啊!
至于閻錫山,聽聞自己的小老鄉在鄂豫皖打出了呵呵名聲,無奈苦笑。
抗戰時,閻錫山曾經和徐向前見過面,當時,徐向前作為129師副師長,陪同周恩來去和閻錫山談判。貌似很友好,兩人有說有笑。
解放戰爭開始后,徐向前帶領軍隊向閻錫山發起了挑戰。
不得不說,閻錫山的軍事能力無法和徐向前比。徐向前打了若干勝仗,如果不是病了,解放太原,也不是沒有可能。(太原戰役后來的總指揮是彭德懷)。
回到開頭,徐向前為何沒有和老鄉兼校長閻錫山并肩作戰?
一句話,徐向前看不上閻錫山對進步學生、革命者的種種所為,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不得不說,徐向前選對了道路,目標夠堅定,意志夠頑強。但凡徐向前對榮華富貴、享受人生有那么幾絲的期盼,他也成不了堅定的革命者!
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