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論聯(lián)合政府》有這么一節(jié)話,
但是《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刪掉了這么一段:
為著發(fā)展工業(yè),需要大批資本。從什么地方來呢?
不外兩方面:主要地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積累資本,同時借助于外援。在服從中國法令,有益中國經(jīng)濟的條件之下,外國投資是我們所歡迎的。對于中國人民與外國人民都有利的事業(yè),是中國在得到一個鞏固的國內和平與國際和平,得到一個徹底的政治改革與土地改革之后,能夠蓬蓬勃勃地發(fā)展大規(guī)模的輕重工業(yè)與近代化的農業(yè)。在這個基礎上,外國投資的容納量將是產常廣大的。一個政治上倒退與經(jīng)濟上貧困的中國,則不但對于中國人民非常不利,對于外國人民也是不利的。
至于原因,其實不復雜。
首先,當時正值激烈的路線斗爭時期,關于“左”與“右”兩條路線的爭論從未停止。由于原文的基調傾向于鼓勵外資,強調資本的重要性,這在某種程度上支持了“右”的路線。為了避免在路線上引起更多爭議,這段話最終被悄然移除。
其次,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需要凸顯總設計師的偉大形象。如果這些發(fā)展思路早被毛主席提出并設計,可能會對后續(xù)路線的解讀產生分歧。
這段論述其實早已對外國投資和資本做出了明確界定:我們持開放態(tài)度歡迎外國投資。
然而,當時的路線要求革命并輸出革命,旨在推翻舊世界。因此,對于可能帶來不良影響的西方資本,我們持有一定的保留態(tài)度。但基本原則是明確的:毛主席支持經(jīng)濟發(fā)展,并愿意積極引入合法的外資。
這跟有些人動輒反對前三十年的某些論調完全不同——“以階級斗爭為綱,忽視了生產力的發(fā)展”。然而,毛主席的實際想法卻大不相同,甚至要比這些人超前了五十年——我們支持外國投資,歡迎外國人來華投資。
一切正如毛主席所說的:在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制度下,將采取調節(jié)勞資間利害關系的政策。一方面,保護工人利益,根據(jù)情況之不同,而實行八小時到十小時的工作制以及適當?shù)氖I(yè)救濟,社會保險,工會的權利等;另一萬面,保證國家企業(yè)、私人企業(yè)與合作社企業(yè)在合理經(jīng)營下的正當贏利。總之,使勞資雙方共同為發(fā)展工業(yè)生產而努力。
這顯然并不排斥私營企業(yè)和合作社的發(fā)展。
原來,我們多年來的認知,很多都是基于刻板印象。
同樣被誤解的還有《和平建國綱領草案》,這是我黨在《論聯(lián)合政府》之后提出的建國綱領。
這是1945年我們共產黨提出并與國民黨進行談判的文件。中央文獻研究院網(wǎng)站上有這份綱領草案的公開免費閱讀,任何人都可以查閱。這份草案清晰地展示了毛主席期望的政府形態(tài)。
我將這些內容分享到微博上,引起了廣泛關注,獲得了2700多次點擊和200多條評論。
我不明白這些網(wǎng)友為何如此驚訝,但我想,聰明的你一定能夠理解。
這些標記的內容涉及的是黨內治理和民主生活的一些原則性問題。以下是修改后的文案:
這些被特別標注的內容涉及了多個方面:禁止非公檢法機關對公民實施管控、取消不必要的審查程序、黨費管理的透明化,以及實行基層至高層的民主選舉。
這些原則原本就是黨的宗旨和期望所在,遺憾的是,不少人對這些原則存在誤解。評論區(qū)里甚至出現(xiàn)了一些不和諧的言論,讓我一度懷疑我的微博賬號是否被別有用心的人關注,仿佛在集體行動。雖然具體情況不便在此公開,但看到這些,我感到非常痛心。因為毛主席的初衷正是如此,卻不料被許多人曲解。這種誤解不僅形成了固定的偏見,也導致了對我黨前三十年工作的最大誤解。
除此之外,我還看到小紅書上面的年輕女性對毛主席理解的轉變。
我原以為這個APP應該是最反對那前三十年的,今天看到一個貼文,發(fā)現(xiàn)也不盡然。像一些毛主席比較少的語錄發(fā)到小紅書上面,確實還是有一些年輕姑娘感動并且流淚的。
這顯然和這個APP調性并不符合,她們上這個APP是希望高人一等,希望眾星捧月,而毛則是提倡的公平。
可憐千萬英雄血,換來今日舊乾坤。
一切刻板印象、信息繭房,竟成了無產階級前輩留予后世的最后的溫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