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數據表明,在世界范圍內,實體腫瘤是男性和女性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別占94.4%和96.8%。手術、放療、化療等傳統療法近年來有很大的進展,然而對身體有極大的負擔,并且在發生惡性轉移后,無論采取哪種傳統療法,都很難達到徹底治愈。
T細胞受體基因工程改造的T細胞(T cell receptor-gene engineered T cells, TCR-T)療法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免疫治療方式之一。TCR-T 療法是通過對自身T細胞進行腫瘤抗原特異性 TCR 基因工程改造,使之能夠特異性識別腫瘤細胞并發揮抗腫瘤免疫反應的過繼免疫治療方法,對體內缺乏腫瘤特異性T細胞的患者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自2006年在黑色素瘤治療上的成功應用以來,TCR-T對實體瘤(包括肝細胞癌在內)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
近期,國研TCR-T療法在國際細胞免疫領域中大放異彩!北京協和醫院的研究人員們在國際知名雜志《Clin Mol Hepatol》上刊登了關于一例晚期乙肝相關性肝癌采用乙肝抗原特異性T細胞受體(TCR) T細胞療法——SCG101自體T細胞注射液治療并進行長期隨訪的臨床研究結果!
28天腫瘤病灶縮小74.5%,北京協和醫院TCR-T療法治療肝癌呈現持續緩解!
據估算我國現有乙肝病毒攜帶者約8600萬,其中,約2800萬為需要治療的乙肝患者。2020年全球有83萬人死于肝癌,其中,我國有39.1萬,占比47%;科學研究證明,我國80%的肝癌和乙肝相關,如果不采取有力的干預措施,這種狀況將持續數十年,大量的肝硬化、肝癌病例,將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目前肝細胞癌的臨床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切除、肝移植、栓塞化療、射頻消融等,但存在易復發轉移等局限,尤其是肝移植后發生HCC復發的患者,治療選擇會更加有限。
SCG101注射液是一款全球首創(First in class)針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特異性的自體TCR-T細胞治療產品, 該療法于2022~2023年已分別獲得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新加坡藥監局(HSA)的臨床試驗批準,用于治療乙型肝炎病毒(HBV)相關的肝細胞癌。它可以特異性靶向HBV抗原相關T細胞表位,有效清除HBV-HCC腫瘤細胞、HBV-DNA整合的癌前病變細胞和HBV感染細胞。
通過生物標志物分析,SCG101 展示了獨特的 CD8/CD4 雙重功能。輸注 SCG101 后,觀察到 CD8:CD4 比例均衡,表明 SCG101 觸發了強烈的免疫反應。與長期 T 細胞增殖相關的持續且高比例的干細胞樣記憶 T 細胞 (Tscm) 支持延長的 T 細胞功能以及持續的抗腫瘤和抗病毒反應。
該例受試者是54歲男性,基因型為HLA-A*02:01+,2019年被診斷患有慢性乙型肝炎(CHB)和相關肝細胞癌(HCC)于2022年7月輸注了 SCG101。該患者在 2019 年有腫瘤和肝段 VIII 切除術病史,隨后在 2019 年和 2021 年接受了動脈化療栓塞術,并接受了一年的索拉非尼治療。患者于 2022 年 3 月開始服用恩替卡韋治療 HBV 感染。肝病狀態為Child-Pugh A級,美國東部腫瘤協作組(ECOG)體能狀態0級,BCLC B期,中國肝癌(CNLC)分類IIb期,無肝外轉移、門靜脈血栓或其他合并癥。
臨床數據顯示,在基線時,受試者右葉出現多個結節和兩個靶病灶,直徑分別為 38 mm和21 mm(下圖,第一排)。SCG101 輸注后第 28 天觀察到大面積腫瘤壞死(下圖,第二排),隨后出現部分反應,靶腫瘤病灶分別減少74.5%(mRECIST)和 47.5%(iRECIST)。患者病情穩定至少6.9個月,保持持續緩解狀態,這表明HBV特異性T細胞具有臨床抗病毒和抗腫瘤活性。
與HBV特異性T細胞擴增和血清ALT升高相一致,血清HBsAg在細胞移植后1周內從557.96 IU / mL大幅迅速下降至1.3 IU / mL。
第28天,與基線相比的最大降幅從3.84 log 10至0.08 IU / mL,在隨訪期間均保持在低于1IU/ml的水平(HBsAg陰性)。該水平維持了6個月以上。輸注73天后,肝活檢中表達HBsAg的肝細胞無法檢測到。輸注后第3個月,患者接受肝活檢。取樣標本中未檢測到HBsAg表達,提示患者體內的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肝細胞已經100%清除。
此項研究表明,SCG101療法在單次給藥后能夠消除乙肝病毒陽性肝細胞并實現持續的腫瘤控制,給中晚期或復發的乙肝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療法和希望。
目前無癌家園有多項TCR-T療法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招募,急招以下癌種:
1.乙型肝炎病毒相關肝細胞癌;
2.靶向KRAS G12V突變的結直腸癌、胰腺癌等實體瘤;
3.靶向HPV16陽性的既往治療失敗的復發或者轉移性宮頸癌、肛門癌及頭頸部腫瘤!
此外,若想咨詢其他細胞療法(CAR-T、NK、CAR-NK、CTL、TILs等療法)的患者,同樣可將病理報告及治療經歷、出院小結等資料提交至無癌家園醫學部,詳細評估病情。
細胞療法新勢力崛起,帶你了解實體瘤的克星——TCR-T療法
TCR-T的成功應用要追溯到2006年,Rosenberg小組在《Science》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顯示,經基因修飾的TCR-T細胞在黑色素瘤的治療中顯示了較好的應用前景——參與試驗的17名患者中,有2人出現了抗腫瘤響應,這次研究首次證明TCR-T對實體瘤顯示出巨大的潛力。
TCR-T技術主要機制是向普通T細胞中引入新的基因,使得改造過的T細胞能夠表達有效識別腫瘤細胞的TCR(T cell receptor,T細胞抗原受體),從而引導T細胞殺死腫瘤細胞。
作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TCR-T療法目前在國內外正處于如火如荼的臨床驗證階段,尤其是在實體瘤方面取得的成績可謂是大放異彩。國內大部分企業已經進入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IIT)或早期臨床階段,目前最快已經推進到2期臨床階段。在適應癥方面,針對肝癌、宮頸癌、軟組織肉瘤的產品較多。對于實體瘤領域,TCR-T療法挑戰與機遇并存。
TCR-T療法成新一代抗癌利器,瞄準肝癌、宮頸癌、頭頸癌等
到目前為止,TCR-T 細胞免疫療法已在部分實體腫瘤的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特別是對肝癌、宮頸癌、滑膜細胞肉瘤的治療效果很明顯,但是對食管癌和多發性骨髓瘤等其他實體瘤的療效尚有待進一步臨床驗證。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經過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選擇到更合適的免疫靶標,并且優化TCR-T 的轉染等方式。TCR-T療法必將在癌癥、傳染病或自身免疫病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