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135期】
近日,汝城縣人民法院走進汝城縣第二完全小學,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此次活動旨在增強青少年學生的法治觀念,提升他們的法律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助力構建平安和諧校園。
01.
互動式普法,點燃學習熱情
課程伊始,法官助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同學們闡釋了法律的基本概念與重要意義,通過問答互動引導大家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幫助同學們初步構建起對法律的認知框架。
02.
聚焦特殊年齡段,明確法律責任
同時,詳細講解了法律規定的幾個特殊年齡段,如八周歲、十四周歲、十六周歲和十八周歲在民事行為能力及刑事責任承擔方面的不同規定。她結合實際案例,深入淺出地分析每個年齡段所對應的權利與義務,讓同學們清晰地認識到不同行為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從而樹立起正確的行為準則。
03.
預防犯罪要點,筑牢青春防線
在講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關鍵時,法官助理強調了家庭、學校和社會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基礎,學校的品德教育與法治教育是關鍵,而社會環境則是影響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重要因素。通過分析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例,她告誡同學們要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04.
重災區剖析,敲響安全警鐘
青少年學生犯罪的重災區是本次課程的重點內容之一。法官列舉了諸如盜竊、搶劫、故意傷害、網絡犯罪等常見的青少年犯罪類型,并深入剖析了這些犯罪行為產生的原因和危害。她特別提到了網絡犯罪在當今數字化時代的高發態勢,提醒同學們要正確使用網絡,避免沉迷其中,防止因網絡引發的違法犯罪行為。
05.
家校共育,引導成長之路
法官助理還著重強調了青少年應正確對待父母和老師的教育。她表示,父母和老師是同學們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他們的教育和引導旨在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學們應當尊重父母和老師,積極與他們溝通交流,虛心接受有益的教誨。
06.
殷切寄語,照亮未來征程
課程的最后,法官助理向同學們表達了殷切的期望。她鼓勵同學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在法治的陽光下茁壯成長,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材。
此次法治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不僅學到了實用的法律知識,更在心中種下了法治的種子。汝城法院將持續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推動法治社會建設邁向新臺階。
「供 稿」鐘詩芳
「編 輯」譚 娟
「一 審」唐盼霞
「二 審」胡敏剛
「三 審」張 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