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云資訊消息)谷歌的量子計算實驗室剛剛取得了一項重大成就。12月9日,谷歌宣布新的量子計算芯片Willow可以在不到5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一項計算挑戰。谷歌表示,這一過程需要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花費10萬億億年以上的時間,或者比宇宙的年齡還要長。
2019年谷歌宣布量子處理器可以在3分鐘內完成一項數學運算,而超級計算機則需要10,000年,當時IBM對此提出了質疑。這次與2019年相比,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隨著性能的提升,研究人員還找到了減少錯誤的方法,這是谷歌稱之為量子計算中最大的挑戰之一。與僅能表示1或0的比特不同,量子計算使用量子位(qubit),這是一種可以同時存在于多種狀態的單位,比如1、0以及介于兩者之間的任何值。
谷歌指出,量子比特容易出錯,因為它們傾向于迅速與環境交換信息。然而,谷歌的研究人員發現,通過向系統中引入更多量子比特,可以降低錯誤率,并在實時糾正錯誤。他們的發現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谷歌量子AI創始人哈特穆特·乃文(Hartmut Neven)表示,“這一歷史性成就在該領域被稱為閾值以下——即在增加量子比特數量的同時將錯誤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你必須證明自己處于閾值以下,才能真正展示在糾錯方面的進展,而自1995年彼得·肖爾(Peter Shor)引入量子糾錯以來,這始終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據乃文稱,擁有105個量子比特的Willow現在擁有同類產品中最佳的性能。微軟、亞馬遜和IBM也在開發自己的量子計算系統。
谷歌的下一個目標是進行第一次有用的、超越經典計算的運算,既與現實世界應用相關,又是普通計算機無法實現的。乃文表示,在將來量子技術將不可或缺地用于收集人工智能訓練數據,最終幫助發現新的藥物、設計更高效的電動汽車電池,并加速核聚變和新能源替代品領域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