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全球面臨的一個重要公共衛生問題。《IWGDF糖尿病相關足病預防和管理指南(2023版)》顯示,全球每20秒就會有1名糖尿病足患者截肢,每年超過100萬患者截肢,大量患者因此失去勞動能力、失去生活能力。
12月6日,由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市東源藥業科技有限公司、廣東萊恩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穗港澳華僑糖尿病創新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廣州舉行。
穗港澳華僑糖尿病創新研究院簽約儀式
穗港澳華僑糖尿病創新研究院的成立,基于一種新型生物活性新材料AVBER(Aloe Vera Barbadensis Extract R)及其背后的植物化學技術的問世,該技術旨在制造可靶向調控、激活細胞線粒體的藥物遞送系統,具有透皮、透細胞膜的功能。目前,該材料在動物模型,以及人用經驗中,體現出在毛囊修復、組織再生完整性方面有優勢,多篇研究論文在相關科學期刊陸續發表中。
據悉,該新材料由東源藥業獨家研發,東源藥業匯聚優秀科學家團隊,現已累計投入數億元研究經費,建立生物材料自組裝試制平臺、細胞分子生物學實驗平臺、動物實驗樣品病理分析平臺、分析測試平臺、臨床研究平臺。借助以上研究平臺,藥研中心組建了殼聚糖(chitosan)、纖維素(Cellulose)、發酵技術、茶等研究小組,并對研發形成的天然功能性食品進行植物藥、新功能化妝品等方向的臨床前研究及臨床研究。截至目前,已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多篇SCI論文,獲得多項發明專利。
新型生物活性新材料AVBER是東源藥業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在難愈性創面修復方面,目前已完成小型豬糖尿病傷口模型、小型豬深II度燒燙傷傷口模型、大鼠深II度燒燙傷、斑馬魚尾鰭損傷模型等動物實驗,證實AVBER可促進動物皮膚創面的愈合。2024年,該生物活性材料所承載的技術被評為“中國式現代化科技創新發明成果”。目前,該材料正申報1.2類創新藥(中藥),預計將于2025年取得臨床批件。
東源藥業董事長尹江波介紹AVBER技術優勢
AVBER的初步成功范例,為臨床研究、生物醫學研究、制藥研究等領域帶來全新的可能性。穗港澳華僑糖尿病創新研究院的成功成立,意味著藥物研發機構(東源藥業)、藥物非臨床研究機構(萊恩醫藥)、臨床研究機構(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已整合形成高效運作的有機創新實體,有利于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以集中力量,讓新技術加速落地應用,讓糖尿病足藥物等創新藥盡快問世;也為其它細胞線粒體相關疾病的解決提供全新方向。
據悉,穗港澳華僑糖尿病創新研究院將搭建產學研一體化的臨床科研轉化平臺。在臨床研究、生物醫學研究(動物、細胞實驗)、檢測分析、制藥研究等四個板塊分別成立四個分中心,協同合作科研,形成由產業支撐的研究中心,開展糖尿病及其并發癥、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痛風等領域的療法轉化應用研究。
后期東源藥業還將聯合藥物研發機構、藥物非臨床研究機構、臨床研究機構在廣州建立藥物研發創新基地,第一期投資額預算為10億元,用于建立植物原料光處理模塊、聚合性多糖光反應模塊、膜滲透蒸發模塊等特有的自研生產模塊,形成新型藥物材料的研發創新基地。
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等并發癥簡介
糖尿病是我國常見慢性病。國際糖尿病聯盟最新發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圖(第9版)顯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不斷上升,目前已有4.63億。其中,中國糖尿病確診患者約為1.164億,處于糖尿病前期的有5億人,且“年輕化”趨勢愈發明顯。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是在糖尿病周圍神經、血管病變基礎上發生了足部組織、皮膚的損傷。由于糖尿病足難以治愈,而長期不愈可能引發糖尿病足潰瘍,最終導致截肢,甚至是死亡這一嚴重后果。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中國糖尿病人群的糖尿病足潰瘍的患病率是5.7%,我國5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足發病率為8.1%,糖尿病患者終生患有足潰瘍的風險高達3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