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書中第三十一回的這個端午節,寶玉本就悶悶不樂,晴雯又不小心摔壞扇子,兩人便起了口角。隨后襲人插手,一場簡單的吵架火速升級,寶玉氣憤之下決意要攆走晴雯。
襲人意識到問題嚴重了,若被王夫人知道事情由來,她自己吃不了兜著走,因此急忙帶著麝月秋紋等丫頭跪下請求。晴雯在旁哭著,寶玉也在流淚,一時之間,人仰馬翻,亂成一團。
就在這亂成一鍋粥的時刻,黛玉出現了。她進來輕輕的說了一句話,畫風立刻就變了。
黛玉笑道:“大節下怎么好好的哭起來?難道是為爭粽子吃爭惱了不成?”寶玉和襲人嗤的一笑。
黛玉一開口,劍拔弩張的場面就緩和下來了。
晴雯、襲人和寶玉之間的爭吵,為的是什么事,黛玉心里肯定一清二楚。“為爭粽子吃爭惱了”,用了個小孩子的理由,寶玉和襲人聽了都忍不住嗤的笑了。
這正是黛玉說話的巧妙之處,理由成不成立不重要,重要的是先緩和氣氛,占據主導地位。襲人不是火上澆油的讓事態升級嗎,黛玉卻用一句話將事情緩和了。
接下來黛玉又說了一句話,馬上讓襲人無地自容。
黛玉道:“二哥哥不告訴我,我問你就知道了。”一面說,一面拍著襲人的肩,笑道:“好嫂子,你告訴我。必定是你兩個拌了嘴了。告訴妹妹,替你們和勸和勸。”
前面襲人剛說過“原是我們的不是”,將自己和寶玉湊一對,如今黛玉馬上叫她“好嫂子”。表面上看似和襲人開玩笑,實際也有點針鋒相對的味道。
襲人不是愛自封女主人嗎,那黛玉就成全她呀。她不問寶玉,只問襲人,襲人是“女主人”嘛。黛玉這當著怡紅院主人和丫頭們的面,可給足了襲人面子。
襲人什么反應呢?她在晴雯面前囂張跋扈可以,畢竟晴雯雖勇無謀,寶玉也是個軟性子,經不住襲人繞指柔的功夫,但是在黛玉面前她卻慫了。
襲人推她道:“林姑娘你鬧什么?我們一個丫頭,姑娘只是混說。”黛玉笑道:“你說你是丫頭,我只拿你當嫂子待。”
襲人的小心思如何能瞞得過黛玉?但黛玉氣定神閑,并不正面拆穿她。她拿自己當女主人,那就滿足她:再次強調襲人是嫂子。
襲人和寶玉那點事,在怡紅院中偷偷摸摸的還可以,但沒有過明路,如何能拿到臺面上來說。
晴雯偶爾刺她幾句,她都焦急上頭,想盡辦法要堵住晴雯的嘴。畢竟這事若真的傳到了王夫人那里或者賈母那里,她可沒有理由為自己開脫。
黛玉開口不離“嫂子”二字,襲人可不慌了神。她可以罵晴雯,可以戳弄寶玉打發晴雯,可是卻萬萬不能當面頂撞黛玉,更沒有辦法說服寶玉遠離黛玉。
所以她只能推脫說黛玉在混說。寶玉不想襲人和黛玉也生嫌隙,也幫著說了一句:“你何苦來替她招罵名兒”。
為什么會有罵名,若不是她做了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又何必擔心別人罵呢?
不過黛玉此來倒不是為了自己,她也犯不上吃襲人的醋,她這次來完全是為了替晴雯出一口氣。
晴雯不但外貌有幾分林妹妹的模樣,其實她的性子和為人也有幾分似黛玉,都是真性情,不藏奸。
襲人排擠打壓晴雯,以黛玉的敏銳,估計也早已發現了,平日里小打小鬧也罷了。如今襲人把事情鬧得這么大,黛玉便忍不住略施小計以作懲示,襲人果然就接不住,焉了。
不過好笑的是,襲人雖然偃旗息鼓了,但她還沒看清自己的身份。
襲人笑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氣不來死了倒也罷了。”林黛玉笑道:“你死了,別人不知怎么樣,我先就哭死了。”
寶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襲人笑道:“你老實些罷,何苦還說這些話。”
她說她一心為了寶玉,除非一口氣不來死了倒也罷了。 她有無那份專情先不管,且說黛玉聽了就調侃她說:“你死了,我先就哭死了。”
寶玉聽了跟著說:“你死了,我作和尚去。”寶玉這話,明顯是對黛玉說的。不料襲人卻接了上來說:“你老實些罷,何苦還說這些話。”
襲人還真能高估自己的位置,一個丫頭,開口就是“我們”也算了,如今竟還以為寶玉會為她當和尚去。這得多大的臉!
寶玉對她不過是一時皮膚感官之刺激,豈能長久?豐腴美艷如寶釵,不也照樣入不了寶玉的心。襲人若靠著一點云雨之事就能得到寶玉的長情,那寶玉最后又何至于離寶釵而去?
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也一樣。
黛玉將兩個指頭一伸,抿嘴笑道:“作了兩個和尚了。我從今以后都記著你作和尚的遭數兒。”寶玉聽得,知道是他點前兒的話,自己一笑也就罷了。
寶黛情深,心意相知。襲人這電燈泡當得不會自慚形穢的嗎?我看了都替她尷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