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遞出多個非同凡響的政策信號(歡迎關注杠桿游戲)
撰文|張銀銀&編輯|欣欣然
2024年12月9日,這一天被很多(自)媒體、觀察人士、市場機構定義為非常不得了的一天,似乎要載入歷史史冊,各種破天荒的形容詞都有。
因為這一天重要會議的通稿,傳遞出多個非同凡響的政策信號。
本來,這一天國統局還發布了物價數據、不太給力的小作文也在傳,當日A股表現不力,尾盤跌幅略微收窄。
圖表來源|富途牛牛(特此感謝)
當15點A股收盤后,比A股收市晚一小時、16點收市的港股在尾盤突然暴力拉升。
如上圖。
一定是發生了什么?對,重要會議的通稿出爐。
此次會議,有2大主題,其中一個就是“分析研究2025年經濟工作”。我們知道,經濟工作會議就要開了,在次之前,重要會議先研究定調。
此次會議通稿透露出些什么重要信號,杠桿游戲和桿友一起看看。
1、貨幣政策結束14年的“穩健”,轉向“適度寬松”。通稿說:
2025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后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
回溯一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我們曾寬松過。到了2011年,轉為穩健,并至今——也就是說,我們連續14年維持的穩健貨幣政策基調此次調整了。
其實在此之前,今(2024)年,央行已經多次說過支持性的貨幣政策,杠桿游戲此前也有寫。當然,所謂支持性的貨幣政策,大框架還是在穩健之下,只是實質性比較寬松。
圖表來源|網絡(特此感謝)
在預熱、鋪墊后,上面正式喊出了“適度寬松”。
那么“適度寬松”,在實際執行層面,應該是……
最直接的,降息降準,肯定有。之所以這么做,就是要把水放出去,把老百姓手上的錢花起來,把物價抬上去,以提振消費、修復企業利潤。
12月9日A股收盤后,中國資產突然爆發!富時A50中國指數期貨直線拉升,3倍做多富時中國ETF夜盤漲超10%,港股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直線拉升。
圖表來源|財聯社(特此感謝)
市場反饋積極,這是好事,至少驗證了資本市場的的期待。
至于潛在的負面后果,以后再說,先把信心和經濟搞上去。
2、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穩住樓市股市。通稿原話這么說的:
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穩住樓市股市……
“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以及“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目標非常清晰,希望通過更加積極的政策,擴大內需,實現經濟回升向好。
具體到樓市股市,這態度比之前更加旗幟鮮明,9月說樓市要“止跌回穩”。
且從順序上說,此次對樓市股市的表述,僅次于內需、科技及產業創新。一方面說明,樓市股市的重要性,一方面對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也是直接利好。
銀河證券在點評中表示,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作為居民財富蓄水池,是穩定預期、激發經濟活力的重中之重,也是年初以來居民預期和內需持續偏弱的核心因素。
面對明(2025)年外部不確定性加大,需要更加防范由房地產或股市下行可能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和內需沖擊。
剛好12月9日杠桿游戲《連漲!牛市第二波的關鍵》一文也提到,牛市和股市是聯動的,牛市第二波要確立,房地產得真的企穩。
房地產之于我國經濟的重要性,不用多說,明白的人都明白。政策的轉向,大家也是看到的。
房地產銷售的企穩,是大家對收入、未來生活預期的體現。
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提到,地產銷售觸底回升,或反映悲觀預期出現一定程度的轉變,例如2007年2月、2015年2月牛市出現第二波時,地產銷售增速都實現了觸底回升。
詳細看,在上兩輪牛市上漲中,牛市第二波的出現,都發生在地產銷售企穩回升的階段。
1)在2005年6月-2007年10月這輪行情中,2006年地產銷售增速維持在10%上下波動,2007年2月起地產銷售增速自低點回升,上證綜指表現也進入第二波上漲。
2)在2014年3月-2015年6月這輪行情中,2013年是樓市調控政策思路開始轉變的一年,受此影響,2013年-2014年期間房地產銷售增速一路回落。
直至2015年降準、降息、降首付等各項松綁政策陸續出臺后,地產銷售面積在2015年2月起觸底反彈。當時,伴隨著房地產銷售增速觸底回升,上證綜指也再次出現上漲。
受地產銷售影響,M1增速往往也有企穩跡象。在這兩輪牛市第二波啟動時,M1增速往往也有企穩跡象,這背后大多是受到地產銷售的影響。
歷史數據顯示,房地產銷售的波動和M1增速波動緊密相連。背后的邏輯是M1包括企業活期存款,但不包括居民存款(口徑調整前),而房地產交易的發生是居民存款,向企業活期存款轉移的主要渠道。
目前來看,房地產真的企穩看,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
反過來,如果在多重利好之下,股市表現還算馬馬虎虎,反過來也會讓更多人對購房有信心。
3、積極的財政排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前。過去,一般是貨幣政策力度較大,但財政政策相對“保守”。但這次說:
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
這個變化杠桿游戲認為,財政政策由原先的“積極”轉變為“更加積極”,貨幣政策上文寫過了,從原先的“穩健”轉變為“適度寬松”。
4、對消費無比重視起來。注意細節,通稿原文說:
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大力提振消費排在提高投資效益前。同時,接著補一句,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先是消費再是投資,消費的主導地位凸顯,同時也或許暗示,消費不行會導致投資沒有效益。杠桿游戲覺得,這個邏輯應該是對的。
圖表來源|網絡(特此感謝)
然后,從措辭看,對消費是量的要求,對投資則是質的要求;強調國內需求,則是說明意識到外部需求承壓,國內是出口之一。
正如通稿所言,“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沖擊”,外部或許確實壓力大。
5、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重點就在“超常規”三個字。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章俊指出,超常規逆周期政策開啟,以確定性擁抱不確定性。
圖表來源|網絡(特此感謝)
“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是歷史上首次提出,可以看出穩增長的決心,政策從被動應對轉換為主動出擊。
2025年的超常規,我們拭目以待。
6、穩定預期、激發活力。粵開證券分析,微觀主體預期和信心不穩,是此前拖累經濟回升向好的重要因素。
加強預期管理,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第一,提高宏觀政策透明度,加強市場溝通。例如當前國內物價仍較低迷,可以進一步設置明確的通脹目標,將公眾的中長期通脹預期錨定在合理水平,從而加快物價回升。
第二,采取更大力度甚至超預期的舉措穩定經濟,扭轉低迷預期。通稿也有說,“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杠桿游戲看到,粵開證券建議明(2025)年赤字率在3.5%以上乃至4.0%。
圖表來源|同花順(特此感謝)
第三,樹立典型,重塑民營企業家信心。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更重要的是保持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和落實法治。
7、小結:一攬子增量政策配合改革,效果會更好。一攬子增量政策,不僅僅是簡單的刺激,同時配合改革,釋放更多市場空間和活力,那么市場預期和信心也能得到更好提振。
希望2025年好運,天佑中華。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杠桿游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杠桿游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