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一招一式”練好看家本領
福建:以“評庭、評案、評選”為抓手加強公訴能力建設
11月21日,福州市晉安區檢察院檢察官對陳某等8人涉嫌非法買賣槍支罪,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非法狩獵罪,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一案出庭支持公訴。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媒體記者現場觀摩旁聽。
起訴前拒不認罪的陳某某,看到屏幕上一組直指自己罪責的證據后,低頭不語,不再辯解。緊接著,公訴人柔中帶剛直抵人心的釋法說理響徹法庭。此刻,陳某某淚珠滑落,當庭悔罪,“我將盡力賠償被害人的損失”。
這是福建省福清市檢察院指控陳某某合同詐騙案庭審中的一幕。在旁聽席上觀摩的檢察同行對公訴人庭上的一言一語、抗辯中的“一招一式”盡收眼底,看得真真切切。庭后,他們對公訴人的表現,將以挑剔的眼光和專業視角進行一番面對面的評頭論足。
出庭公訴是刑事檢察的看家本領。福建省檢察機關以“評庭、評案、評選”(下稱“三評”)活動為抓手,從“三評”中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傳經驗,全鏈條鍛造一支庭前準備充分、庭上指控有力的公訴隊伍。
“‘三評’是一體推進案件管理、業務管理、質量管理,加強公訴能力建設、助推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路徑方法。”11月20日,在福州召開的全國檢察機關刑事檢察工作會議上,福建省檢察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檢察長施忠華介紹“三評”模式帶來看得見的效應:全省刑事檢察各條線掀起崗位練兵熱潮、樹起出庭公訴示范標桿、帶動了公訴人更快成長成才。
如何應對?
“典型性”評庭——檢閱庭上真功夫
“舌戰”法庭,最能檢驗公訴人能力水平,但近年來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大多數案件訴前認罪認罰,那些庭上“激烈交鋒”的情景,年輕刑事檢察干警較少遇見,一旦面對強大的辯護團隊,與高手過招,公訴人如何應對自如,游刃有余?
以問題與效果為導向,對標每案高質效,福建省檢察院黨組審時度勢,在全省檢察機關部署開展“評庭、評案、評選”活動,按照“打造工作新品牌”的目標要求,建立機制、常態化開展、精細化落實,力爭每名檢察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評議,逐步實現全覆蓋,整體提升公訴能力水平。
“三評”先評庭。什么類型的庭審最能考驗公訴人的真功夫,就選什么樣的案件“庭上見”。院領導帶頭出庭的“示范庭”,優秀公訴人的“觀摩庭”,法律適用存在爭議、社會關注度高、控辯分歧明顯的“疑難庭”,事先不打招呼、不確定類型的“隨機庭”,最具“典型性”“挑戰性”。
在李某駕車行駛撞倒過街行人王某一案中,控辯雙方對案件定性的爭議在法庭上“較勁”:是交通肇事,還是故意殺人?
“王某倒地后,李某都干了些什么?他不是急著送王某到醫院搶救,不是撥打120,而是把王某搬上車,一路到銀行、到加油站、到停車場長時間停留,看到王某沒有知覺才打報警電話,但為時已晚。”公訴人陳述的客觀事實結合視頻錄像同步呈現。說到這里,公訴人加重了語氣,“請注意,是長時間停留!對王某之死,及時救助無效和不予救助放任死亡,有著本質的區別。”最終,法庭采納公訴意見,以故意殺人罪對李某定罪量刑。
“旁聽庭審,是發現自身短板弱項的良機。”福州市鼓樓區檢察院檢察官楊素娟說,聽庭不是作壁上觀,對辯護人拋出的觀點,也在腦海中盤旋:“如果我是公訴人,該如何應對?”她從觀摩中感悟到,“錘煉庭審之技,更需要檢察官對起訴罪名構成、法律條文、相關司法解釋有一個深刻全面的了解,將證據鏈條形成嚴密閉環,才能準確定性定案。”
“這起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案件,與群眾生命財產息息相關。控辯雙方觀點碰撞、針對性強,讓我近距離接觸法律,更直觀地了解檢察官的工作,沉浸式地感受公平正義。”在現場觀摩的福州市人大代表陳長欽感慨道。
如我在訴
“挑刺性”評案——只為每案高質效
庭上一分鐘,庭下十年功。公訴人的法律思辨、氣韻風度,很大程度取決于庭前的準備情況。
“把庭上聽到、看到、感受到的,與案件辦理全過程結合起來,請大家一起來評議,對問題和不足看得更清楚、更全面、更透徹,可以更具針對性地提出加強與改進的意見建議。”福建省檢察院職務犯罪檢察部負責人介紹,聽庭評議采取“一地搭臺+多地交流+上級指導”的“1+N+1”的方式,以期達到“評議一庭、輻射多地、整體提升”的效應。
今年8月28日上午,謝某受賄、貪污案開庭審理,福建省檢察院組織福州、泉州、三明、漳州等地刑事檢察條線40余名干警在庭審現場聽庭,省檢察院領導和刑事檢察部門人員通過視頻全程觀摩。
“公訴人指控有力,舉證條理清晰,訊問重點突出,辯論應對及時、有理有據有氣勢,展現了良好的法律素養和職業形象。”“庭審效果好,不等于辦案全過程各方面完美無瑕、無懈可擊、滴水不漏。”當日下午,來自三級檢察院相關部門負責人、三名全國優秀公訴人,對該案的評議開始了。
——對被告人掛名領薪這個關鍵要素,表述上可以更精練些;公訴人回應了對被告人能否認定自首問題,但針對性不夠強。羅列犯罪事實及舉證之后,再作一個小結,會更加清晰明了。坐著“念”起訴書,還是站著宣讀起訴書,效果截然不同。
——公訴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盡管一些細節、瑕疵不影響定罪量刑,但成為一名合格的公訴人就是要高標準、嚴要求,把好每一道關口,不因實體和程序上某一個環節的小問題、小瑕疵,影響案件整體高質效。
“觀摩庭審后的集中評議,可以幫助出庭公訴人查缺補漏,評議的過程就是相互借鑒、共同提高的過程。”多次參加評庭評案的福州市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部主任張曉蘭認為,只有庭下“較真”的評議,才有庭上“較勁”的底氣,通過對一地一案“挑刺”評議,同題共答,實現評議一案、受益一方的效果。
記者了解到,福建省檢察院綜合現場評議情況,列出一個問題清單,剖析原因癥結、提出改進意見建議,向市級檢察院反饋,鞏固拓展評議成果。同時,就評議中發現的難點問題、類案共性問題,與相關執法司法部門會商探討類案證據標準,凝聚辦案共識,統一規范尺度,推動出庭能力建設往實里走、深里行。
如立潮頭
“引領性”評選——公訴代有人才出
庭前看準備,庭上看效果,庭后評選再回看。今年1月,福建省檢察院從2023年度數百個“評議庭”中,評選出18個優秀公訴庭,莆田市涵江區檢察院辦理的姚某詐騙案位列其中。
姚某冒充國家工作人員,先后“借款”300余萬元。其中,虛構投資項目騙取被害人100余萬元,被害人發現上當后報警。這是以借為名的詐騙還是民事欺詐成為該案控辯雙方爭執的焦點。最終,檢察機關指控的詐騙罪成立。
“刑民交叉的案件,實踐中并不鮮見。如何條分縷析厘清法律事實,把握實質法律關系,嚴格區分罪與非罪界線,準確適用法律?”該案獲評優秀公訴庭后,涵江區檢察院“趁熱打鐵”,對辦理過程全面復盤,由辦案檢察官向全院干警講授“公訴意見為何被采納”的歷程,辦理此類案件應當注意的事項,分享“敢于監督、依法監督”心得體會,讓大家從優秀公訴庭中感悟“三個善于”的內在要求。
以選樹典型作示范,引領建設本領高強、能力過硬的公訴人隊伍,全省各級檢察機關立足實際,通過崗位練兵、實戰實訓等方式,助推一線公訴人才勇立潮頭,后起之秀競相奔涌。
——漳州市檢察院組建“精英刑事檢察”團隊,專辦大案要案,建立庭審實務儲備人才庫,強化全市刑事檢察隊伍專業化、梯隊化建設。南平市檢察院將評庭與人才培育相結合,在“選才、育才、用才”上下功夫提質效。由優秀公訴人組成的“閩東公訴團”,發揮辦案引領示范作用,帶動全市刑事檢察能力水平全面提升。
——三明市、龍巖市兩級檢察院檢察長和入額院領導帶頭出庭重大復雜疑難案件,以“頭雁效應”激發“群雁活力”。廈門市、泉州市檢察機關對青年干警著力從理念、經驗、技能上“傳幫帶”,提升刑事檢察監督履職能力。莆田市檢察院開展公訴人出庭實務練賽,通過以賽促學、以學促評、以評促優模式錘煉優秀公訴人隊伍。
——針對全省半數基層檢察院“院小人少”的客觀實際,以“三評”為載體,培養一專多能“全科檢察官”。推行檢察官教檢察官、師徒結對等實戰實訓,以“同辦一個案件、同出一場庭審、同寫一份文書”的方式,幫助一線公訴人更快成長成才。
2023年以來,全省共開展評庭活動1092場,實現三級檢察院及各刑事檢察條線全覆蓋,16件案件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導性案例或典型案例,獲評優秀公訴庭的辦案人員中有10人被推薦納入全國、全省檢察人才庫,8人獲評全國、全省優秀辦案團隊、優秀辦案檢察官。
最高檢提出“一取消三不再”后,做優做強刑事檢察的責任更重、管理要求更高了。“‘三評’以‘庭’為鏡、以‘案’為鑒、以‘評’為效,是促進‘三個管理’的有效手段,要評出辦案高質效、評出隊伍新面貌,發揮公訴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龍頭’作用。”施忠華表示。
編輯手記
“三評”是個好做法
“辦案”是檢察履職的主要方式,出庭公訴是刑事檢察的看家本領。
如何加強公訴能力建設?福建省檢察機關“三評”(評庭、評案、評選)活動,找到了有力抓手。評庭,是檢閱檢察人員在法庭上的真功夫;評案,是對案件的質效進行復盤和總結;評選,是通過樹立榜樣,發揮“頭雁效應”,帶動辦案質效的整體提升。“三評”緊緊圍繞“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這個目標,既直面問題、查找不足,通過總結提升個案辦理質效,也注重以選樹典型作示范,引領建設高素質公訴人隊伍。
當前,全國檢察機關正在按照最高檢部署,一體抓實案件管理、業務管理、質量管理,以高水平管理促進高質效檢察履職。福建省檢察機關的“三評”做法,體現了聚焦加強公訴能力建設、一體抓實“三個管理”的積極探索。從他們的實踐結果來看,這一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值得借鑒推廣的。(張雪瑩)
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作者:張仁平 王瀟君
轉載自:最高人民檢察院
微信號|jaqjcy
微博號|晉安檢察
抖音號 | 晉安檢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