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
古巴首都哈瓦那一個貧民區的小販。這個貧民區的居民大都是被美國壟斷資本、大莊園主剝奪了土地的農民,生活十分貧困。
1959年
古巴總理卡斯特羅(中)和農民交談土地改革問題。
1959年 孔邁攝
古巴50萬農民進入首都哈瓦那,紀念7月26日運動六周年。圖為從奧連特省來到哈瓦那車站的農民隊伍,標語上寫的是“擁護土地改革”。
1959年 孔邁攝
古巴首都哈瓦那的工人、學生和工商界人士等,積極地支持農村的土地改革和發展農業生產,捐獻出大批的拖拉機和其他農具,作為城市的禮物送給農民。
卡斯特羅在山區進行土地改革時,和農民們在一起 1960年
古巴土地改革全國委員會接管了總面積達56829卡瓦耶里亞(每卡瓦耶里亞約合13.43公頃)的452個莊園,其中有美國壟斷組織金氏牧場、聯合果品公司和古巴土地公司的大片非糖業地產。
杜修賢攝
1961年5月24日,周總理接見了古巴土改委員會代表團。
古巴土地改革全國委員會甘蔗合作社管理局宣布,到1960年7月26日為止,已經在甘蔗種植園中建立了500個農業合作社。
1961年 劉東鰲攝
同上
古巴人民執行土地改革法之后,征收了美國和本國莊園的全部土地,從根本上消滅了大莊園制。人民農場、甘蔗合作社和小農協會是古巴農業生產中的三種主要的組織形式。
1963年 王殊攝
位于哈瓦那東南的巴克里托人民農場,過去只是富人娛樂和休息的地方,而當地的農民卻無地耕種,過著極端貧困的生活。現在,這塊擁有2724公頃的土地全部歸人民所有,并且建立了人民農場,全場共有650個勞動力,其中包括75個從事各種副業生產的婦女。
黃慶昌攝
1963年10月,古巴進行了第二次土地改革,農村經濟結構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1萬多個超過5卡瓦耶里亞土地的莊園收歸國有,農村社會主義經濟力量掌握的可耕地達到7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