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Lily 醬代班~你可能發現,在經常「看臉」的演藝圈,長得好不好看真的是玄學。
人稱「裘花」的英國演員裘德·洛(Jude Law),發際線沒后移年輕的時候,在圈內就是高顏值的代表:
圖源電影《王爾德》
他的前妻莎迪·弗羅斯特(Sadie Frost),顏值也很高~
圖源 discogs.com
而他們的孩子之一——Rafferty Law 的顏值,卻不時被媒體吐槽:
說到這里,你也許會好奇:我們身上那些獨特的品質,真的都來自父母嗎?(文末抽幸運鵝,快來玩!)
你的一些外貌特征,例如膚色、虹膜顏色等,不少都可能來自遺傳:
單/雙眼皮
在微基因過往的「單/雙眼皮」研究項目里,我們發現,如果父母雙方都是雙眼皮,孩子也更有可能是雙眼皮。
圖源微基因「單/雙眼皮」研究項目
身高
還有大家關心的身高,其遺傳度在 60% 到 80% 之間;所以一般父母長得高的,孩子也不會矮到哪里去。
順帶一提,想知道自己能長多高的,也可以通過基因來推算~
圖源微基因「基因身高」示例報告
體型
引起肥胖的原因可太多了,管不住嘴、邁不開腿、壓力過大,睡眠不足等等;而說到和肥胖相關的基因,榜上有名的必須得有 FTO。
FTO 基因與脂肪形成、體重指數、肥胖風險,以及癌癥、2 型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在微基因的不少報告中,也有參考相關研究。
圖源微基因「肥胖癥」風險示例報告
上面列舉的這些外在特征,多少都來自我們的父母;但可能讓你意外的是,下面這些獨特的「個人標簽」,居然也和你的基因有關?
挑食
不愛吃青菜的你,多少都可能被罵過「挑食」;問就是不愛吃、不好吃。
但其實……你還有可能是對苦味格外敏感的「超級味覺者」(Supertaster)!
味覺感受相關基因 TAS2R38 突變的人,對卷心菜、甘藍、西蘭花這類十字花科蕓薹屬蔬菜中的苦味,以及咖啡、黑啤酒等飲料帶來的苦味,比一般人更敏感。
Julius Schorzman, CC BY-SA 2.0
還有統計顯示,相比歐洲和非洲人群,亞洲人的苦味敏感度更高,大約有 90% 的人對苦味較為敏感——難怪愛生啃菜葉子的歐美人那么多。
不過你不一定知道,哪怕是再家常不過的「地三鮮」,有些人即使愛吃,也不能想吃就吃。
像地三鮮中的土豆、辣椒、茄子,還有我們常吃的番茄,都屬于茄科植物,自然狀態下會產生微量的茄堿,用這種毒素來防御昆蟲等天敵。
Riverhugger, CC BY-SA 4.0
而人體內有一種受 BChE 基因調控的「丁酰膽堿酯酶(BChE)」,被認為是一種生物清除劑,可以保護人體免受這類有毒物質或毒物的侵害。
普通人不故意生吃未成熟的茄子、發芽的土豆,而是選擇成熟的個體、徹底烹飪后適度吃,一般情況下是安全的。
但有些人的 BChE 基因攜帶了遺傳變異,會導致BChE 酶的活性較低;這一類人可能就對茄科植物不耐受或過敏,吃多了還可能腹脹、惡心、腹瀉等。
沒成熟的茄子,不要亂吃|Len Worthington, CC BY-SA 2.0
而類似的「陷阱」食物,還有蠶豆。
有些人在吃蠶豆、郫縣豆瓣等食物后,可能出現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皮膚/眼白發黃(黃疸),拉醬油尿等癥狀,俗稱「蠶豆病」。
Fumikas Sagisavas, CC0, via Wikimedia Commons
這些有「蠶豆病」的人,體內缺乏一種「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而編碼 G6PD 這種酶的,是位于 X 染色體上的 G6PD 基因——所以還是基因的鍋!
蠶豆病不能被「治愈」,但可以被控制;攜帶這種「蠶豆病」相關突變的人,尤其是肝腎功能不全的小寶寶(尤其是新生兒),吃飯、吃藥都需要格外注意。
睡眠時間
雖然讀到這里的你,平時似乎是主動選擇熬夜玩手機的(?),但你的睡眠時間(早晚、時長),其實也和基因有關!
受自身基因影響,不同人所需的睡眠時長就不一樣。
比如,同樣是自身領域里的「天才」,達·芬奇可以每天最多只睡 5 小時,而愛因斯坦據說每天要睡 10 個小時,白天還要打盹。
如果你也像達芬奇一樣「天賦異稟」,歡迎來評論區曬曬你的睡眠時間~
另外,一般人的睡眠習慣,可以分成「早鳥」(早睡早起)、「夜貓子」(晚睡晚起),和介于中間的「中間型」。
不過,影響你是早鳥還是夜貓子的基因/位點,我們暫時還沒有確定;歡迎大家來微基因「早睡早起」研究項目,補充你的情況~
圖源微基因「早睡早起」研究項目
早上/晚上洗澡
不少中國人習慣在晚上睡前洗澡,不過,在美國等地方,不少人卻喜歡早上起床后再洗,這是為啥?
原因之一是美國的早上就是中國的晚上,歐美人通常有更重的體(狐)味(臭);就算睡前洗過澡,腋下等位置經過一晚上,可能已經被頂漿腺(Apocrine Gland)分泌的汗液「腌制入味」。
動圖來源 SOOGIF
而這種奇妙的體質,就和基因有關——在 ABCC11 基因的 rs17822931 等相關位點的影響下,約有 90% 左右的高加索人擁有濕耳垢,他們一般也有狐臭,這屬于一種孟德爾性狀。
目前 93%-96% 的中國人屬于干耳垢,這一部分人基本也沒有狐臭,也就不那么需要早起再洗個澡。
當然啦,不管你是哪一種,歸根結底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戀愛偏好
有人說過:「哪有什么愛情,無非是生理吸引。」;而遇到「生理性喜歡」對象的一大特征,就是「香」。
比如,公長頸鹿在求偶時,會品嘗(?)母鹿的尿液,以判斷對方是否合適。
而在人類身上,不管是「聞香識人」、還是「兄弟好香」(?),對他人氣味的喜惡,其實都在悄悄影響我們的戀愛偏好。
在 1995 年著名的「汗味 T 恤實驗」發現,女生們普遍更喜歡與自己 HLA 基因差異度高的男生的氣味,這被視為更「匹配」。
這么說來,女生還可以通過對方的「氣味」,找到更「臭味相投」的另一半;而這背后也與雙方基因的「適配度」有關~
說了這么多,我們每個人獨特的基因,確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未來的軌跡。
比如前面提到,苦味敏感度高的「超級味覺者」,他們往往也不喜歡西柚這類水果的苦味;而這種苦味主要來自柚皮苷——一種能夠降低某些癌癥發生風險的化合物。
raeky, CC BY-SA 2.5, via Wikimedia Commons
不過呢,這類「超級味覺者」一般不怎么愛喝酒,反而規避了不少癌癥的一大風險因素——酒精。
當然了,正所謂「基因是子彈,環境是扳機」——上文提到的洗澡習慣等現象,遺傳只占一部分原因;你后天的生活環境,比如家庭、文化習慣等,也會左右你的實際狀態。
就像微基因的「基因身高」報告,雖然經過多次迭代、不少朋友大呼「超準」,但也會有人反映,自己的基因身高,和實際并不太一樣?
這也提醒我們,遺傳固然重要,但結合對自己基因的了解、后天及時控制調整,每個人都可能「逆天改命」,獲得自己更向往的生活狀態。
比如,合理利用自己的微基因報告,減少不必要的酒局:
點擊圖片了解
在老板變相加班的時候,點開自己的微基因報告,勇敢回懟:
點擊圖片了解
在家人需要關心的時候,適時找到更合適的切入點:
點擊圖片了解
以上這些,做個微基因檢測就能擁有~
像前面提到的基因身高等美好品質,都可以在微基因「遺傳特征」板塊里一探究竟:
圖源微基因「遺傳特征」示例報告
就連動輒上千的HLA 分型報告,微基因標準版檢測,通過基因芯片數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計算出 HLA 分型:
圖源微基因「HLA 分型」示例報告
而以上種種報告,都涵蓋在微基因 12 大類、超 750 項報告里:
生活的尷尬與迷茫,有些時候來自信息不對稱;手持一份微基因報告,除了讓自己更懂「自己」,也能讓重要的人更好地懂你。
Lily 說了這么多,現在把話筒遞給在座的各位:你身上有哪些特征,和父母并不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