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公然“過境”美國,還和美國政界人士通話,引發大陸強烈不滿。對于賴清德的挑釁,大陸第一時間作出回應,對他的稱呼也發生了改變。關鍵時刻,解放軍展開行動,美國三艘航母也改道被派往亞太地區,傳遞出不同尋常的信號。那么,對待賴清德,大陸對他的稱呼發生了什么改變?美國三艘航母改道又意欲何為?
12月6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結束對太平洋島國的竄訪,啟程返回臺灣。在此次竄訪行程中,賴清德不僅趁機“過境”美國,還先后和美國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現任眾議院議長約翰遜通電話。
有分析認為,此舉向外界傳遞兩個信息,一是美臺正在互相配合炒作,挑釁“一個中國”原則。二是美臺妄圖加強勾連,向“臺獨”分子釋放錯誤信號,同時給大陸施加壓力。然而,美臺此舉只會破壞臺海和平,將臺灣推向兵兇戰危的境地。
對于賴清德處心積慮的挑釁舉動,大陸第一時間作出回應。早在賴清德“過境”美國時,外交部和國臺辦就相繼表態,向賴清德發出嚴肅警告。其中,國臺辦對賴清德的稱呼發生了改變。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賴清德此次所謂的“過境”,背后真正的目的是要“倚美謀獨”,這再一次坐實了他是徹頭徹尾的“臺海和平破壞者”。
有分析認為,“臺海和平破壞者”這個稱呼,表明一旦臺海發生沖突,和平局勢遭到破壞,賴清德必須為此負責。除此之外,大陸還向美國發出警告,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停止向“臺獨”勢力發送錯誤信號。
在賴清德返臺的關鍵時刻,解放軍也展開了行動。日前,解放軍派出一艘電子偵察船和071型船塢登陸艦前往臺東外海,挑動臺當局的敏感神經。而在12月6日,臺防務部門證實,在過去24小時內,解放軍共派出16架次軍機和15艘次艦船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同一天,島內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大陸可能會在賴清德返臺后,啟動“聯合利劍-2024C”大規模圍臺軍演,以此來震懾“臺獨”分子和域外勢力。值得一提的是,在臺海局勢不斷升溫的背景下,美國三艘核動力航母也已經改道,并先后被派往亞太地區。
其中,美國海軍“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早在11月下旬抵達日本橫須賀美軍基地。外界認為,這是美軍在日本部署航母力量恢復常態化的表現。由于橫須賀美軍基地十分靠近臺海,因此,美方此舉也是在加強對臺海局勢所謂的“軍事威懾”。
在此之后,美國海軍“林肯”號航母則率領兩艘驅逐艦駛入南海。此前,它曾被部署至中東,如今卻突然出現在南海,表明美方正在將全球戰略重心進一步轉移至亞太地區。除此之外,美國海軍證實,“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已經離開美國本土,正在駛向南海,未來可能會直接部署至亞太地區。
有分析指出,在短時間內集結三艘核動力航母駛向亞太,這種舉動十分罕見,向外界傳遞出不同尋常的信號。一方面,這凸顯了美國對亞太地區的高度重視,試圖利用3艘核動力航母,來維持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另一方面,也預示著亞太地區的沖突風險可能正在進一步增加。由此可見,美國加大對亞太地區的軍事威懾,只會給地區和平與穩定帶來更多不確定因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