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璐璐在操作臺前飛針走線。
提到刺繡,不少人會想到擁有纖纖素手的繡娘。然而,在刺繡創新發展的大潮中,男性刺繡手藝人的身影成為一簇耀眼的奇葩。
西安市臨潼區相橋街道相橋村北河組村民夏璐璐,就是這樣一位“關中繡郎”。他用一針一線“繡”出了幸福生活,也通過男性獨有的視角為古老的關中民間刺繡帶來了新變化,更帶領著村里的老手藝人做起了刺繡生意,讓“最炫民族風”得以傳承。
90后小伙帶老手藝人做起新生意
傳統技藝收獲年輕粉絲
走進夏璐璐開在臨潼家里的關中民間刺繡工作室內,仿佛來到了一家小型加工廠。操作臺前擺著各色絲線、布匹,剪刀、糨糊、熨斗、針板一字排開。房間兩側的置物柜上各種式樣的虎頭鞋、虎頭帽、生肖娃娃、馬甲、香包掛件塞得滿滿當當,屋子中間還擺著一個1米多長,重達百斤的老虎刺繡作品?!斑@些都是關中民間刺繡的代表,近幾年來,我參加了各地舉辦的展銷活動,明顯感覺到對傳統技藝、產品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了,眼前這些全是大家比較熱衷的款式?!毕蔫磋凑f。
由于純手工刺繡是一項極度考驗耐心的工作,即便是一個手掌大小的玩偶,熟練的繡工也需要一兩天才能完成。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夏璐璐不僅自己上陣,還帶動周邊地區的部分婦女和殘疾人一起加入?,F在很多老手藝人都是夏璐璐工作室的供應商。在他設定的統一樣式標準下,大家按訂單制作繡品,之后再由他收購、對外銷售。這樣的商業模式,甚至吸引來了專業工藝品合作社的合作。如此一舉多得,既實現了村民的增收,又帶動大家一起守護了關中民間刺繡這門老手藝。
“老的東西要想傳承下去,必須得俘獲年輕人的心?!毕蔫磋凑f,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他常常在社交媒體發布短視頻,介紹“關中民間刺繡”的制作流程,科普當地民俗,很快就收獲了一大批粉絲。在大家的建議下,他又推出了刺繡材料包。這種新產品和十字繡相似,顧客買來后可以根據教程的指導,親身體驗關中民間刺繡藝術的魅力。
也是在這種不斷地創新中,夏璐璐愈發感受到市場對傳統文化的認可,也讓刺繡和這位90后小伙子的結緣變成了一場“雙向奔赴”。
耳濡目染讓他愛上刺繡技藝
拿起針線返鄉當“繡郎”
說起與刺繡間的奇妙際遇,夏璐璐有頗多感慨。關中一帶的風土人情和文化浸潤,是他對刺繡產生興趣的根源。
夏璐璐的奶奶是位民間刺繡手藝人,小時候,奶奶的針線包、花樣子都是他的玩具,奶奶手中繡出的一雙雙虎頭鞋、一個個玩偶、一床床被子,也裝點了他的童年。在奶奶的口傳手教下,刺繡早已在他的腦海中扎了根。這也是他走出農村后,能再次將目光移回家鄉,尋找關中民間刺繡“老味道”的原因。
1994年出生的夏璐璐是家中獨生子,被家人寄予厚望,當他對關中民間刺繡表現出向往時,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在父母眼中,擺弄針線是老一輩婦女干的活,一個男孩子無論如何也不能在這上面討生活。但執拗的夏璐璐在高考報志愿時毅然選擇了服裝設計專業,無奈中作出妥協的家人要求他畢業后必須走出農村,到城里找一份像設計師這樣的“洋氣”工作。
然而,2018年走出大學校園的夏璐璐,卻又走上了一條不同尋常的路。只干了兩個月設計師工作的他,瞞著家人辭掉工作回到老家臨潼,拿起針線,鉆研起了關中民間刺繡。
為了學手藝,夏璐璐輾轉陜西各地,拜訪老手藝人、收集老物件,學習刺繡針法,整理關中民間刺繡故事。在尋找“老味道”的過程中,夏璐璐知道了鞋子上經常出現的大蔥、金蟾圖案,有著“聰明富貴”的寓意;蝙蝠象征“?!?,人們常常以此寄托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起初一頭扎進刺繡里時,除了滿腔熱情幾乎一無所有??恐L途汽車加步行,我去了渭南、寶雞、咸陽,幾乎走遍了關中道上的所有村子。沒錢住酒店,就在村里的老手藝人家借住。出去一趟至少得一兩周時間,雖然不是每回都能有所收獲,但自己一直在堅持。”夏璐璐說。
隨著刺繡手藝的逐漸精進,2019年夏璐璐創建了屬于自己的工作室。為了打開銷路,他經常帶著自己的刺繡作品,在西安各類創意集市擺攤。沒想到,喜歡刺繡的人還真不少,一年下來足足賺了12萬元。盡管村里人對他當“繡郎”的質疑聲不曾間斷,但他卻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好在有了創業初期積累的經驗后,家人對夏璐璐當“繡郎”的態度緩和了不少,還將臨潼老家的房子騰出一間來,給他當陳列室和操作間。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夏璐璐終于放開手腳,他專門為自己的產品注冊了“道囍奶奶”的商標。
在傳承中講述地域記憶故事
讓非遺綻放時代光彩
“關中民間刺繡的特色就是顏色熱烈大膽,極具視覺沖擊力,花紋絢麗質樸,這和關中人的豪爽直率是一樣的?!毕蔫磋凑f,關中民間刺繡符號多樣且獨特,包含著吉祥、健康、幸福這些美好的寓意。不僅如此,這些傳統刺繡和物件中,還承載著具有地域共同記憶的故事。
隨著自己對關中民間刺繡了解的深入,夏璐璐設計的虎頭帽、虎頭鞋、各種小掛件,在選用時下流行元素的同時,又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傳統技藝,再加上男性的陽剛之氣,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這些充滿“關中味道”的作品,由此走上了大眾舞臺,讓他的刺繡生意有了一大批固定客戶,他本人也成了小有名氣的“關中繡郎”。
2022年,以夏璐璐為傳承人的“夏家刺繡”技藝,入選臨潼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后,他的生意越來越火了,選材、畫樣、裁剪、繡制、填充、縫合、推廣……他忙得不亦樂乎。
“以前是拉著行李箱自己在線下跑銷售,現在銷售渠道多了,形式也很靈活。隨著國潮的興起,這些原創的手工藝品在線上很吃香?!毕蔫磋凑f,現在他每天都會在網絡平臺直播,與大家分享關中民間刺繡的故事,傳播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提升了銷量。
“刺繡讓我的生活回歸了純粹,也給我的生活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毕蔫磋醋诓僮髋_前,一邊飛針走線,一邊講起了自己為眼下設定的階段性目標:在當地建一個刺繡展覽館,讓更多人欣賞到傳統文化的美,傾聽關中民間刺繡的故事。說話間,只見一枚小小的繡花針被拿捏于他的指尖,窗口透出的陽光將他手中的一絲一縷照得格外鮮活,似乎接通了古典的情意,也勾連起了廣袤的時代,這也許就是傳統藝術融入當代生活的魅力所在。
“關中繡郎”的創業故事不僅是夏璐璐個人成長的見證,更是當地返鄉青年擁抱鄉村振興路上的一抹亮色。(首席記者 龔偉芳)
來源:西安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