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這個名字,必會留名青史,無論你是真喜歡,還是真討厭,她的作品實實在在影響了兩三代人,后續的影響,還會持續,也許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會再次熱起來,也不可而知。
瓊瑤選擇自我結束的方式,離開這個讓她熱戀、又郁悶的世界,作為受她影響的一代人,我理解她,也支持她的決定,如果這種方式,能讓她快樂,我們為什么要殘忍的否定她呢!瓊瑤作為一個知性的女人,她不糊涂,我們又何必惋惜,或者苛責呢!
對于瓊瑤來說,這種方式離開,也是最好的方式,從她的文章中,可以窺見她大女主的心態,對于自己的老態龍鐘,無法有尊嚴的活著的結果,她是萬萬不能接受的,她生活在童話中太久太久了,不是她走不出來,是她根本不想出來。
瓊瑤是相信愛情的,如果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她也無法寫出這么多,膾炙人口的愛情小說,但是愛人的離世,已經割斷了她賴以生存的養分,后來的生活,不過是渾渾噩噩而已。
因為瓊瑤洞悉人性,所以她能把每個人都寫活,雖然有文學的夸張,但不失情感高手,她對人性、人心都太敏感,她希望所有的事和人,都能按照她的想法進行,但是人心不古,不是她太錯了,也不是別人錯了,是她容不下這個社會,這個社會也容不下她。
作為一個影響幾代人的作家,她選擇離開,符合她的身份,三毛是這樣,顧城也是如此,她們不會在渾渾噩噩,無依無靠中,沒有尊嚴的死去,曾經絢爛過,最后了,也要再絢爛一次,哪怕是最后一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