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僅憑一人一槍,在1952年的上甘嶺戰役中,成功打退敵軍41次進攻,殲敵280人。
這一壯舉被后世軍事專家評價為:軍事意義上絕不可能的壯舉。
而這個驚人的戰績,是一個才參軍半年的新兵蛋子打出的,他因此被記為特等功,并被授予一級戰斗英雄的稱號,這個人就是戰神胡修道。
胡修道出生于1931年,家境貧寒,幼年喪父,生活充滿了艱辛,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為地主放牛,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后來他更是被抓去做苦工,每天面對著繁重的勞動和無盡的剝削,盡管生活充滿了困苦,但胡修道從未放棄過對未來的憧憬和追求,他渴望改變命運。
1943年的時候,村里面有個大土匪作亂,地方的自衛民團決心要把這個土匪活捉,這時候才12歲的胡修道,憑借著超人的膽識和智慧,自己拿了一桿槍,在半夜時分翻墻進入土匪家,然后來了一個擒賊擒王的好戲,直接把土匪給辦了。
在1951年6月的時候,胡修道參加志愿軍赴朝作戰,這時他才進入隊伍不到半年,在戰場上,胡修道所在的班被分配到上甘嶺戰役中,負責堅守597.9高地的3號陣地。
1952年11月5日天準備亮的時候,敵人為了在談判桌上處于有利地位,想攻下上甘嶺幾個山頭,隨后敵軍的飛機大炮像不要錢一樣,往高地上傾瀉火力,猛烈的炮火把幾個山頭都給削了2米。
在這樣的炮火下,志愿軍陣地必然不能讓戰士大量集結,只能部署少量志愿軍輪替,所以坑道上隔不遠就會架上一挺機關槍,一名志愿軍就要管十幾挺機關槍,在轟炸間隙,上面志愿軍就會在防空洞里出來,這個機槍打幾槍,然后跑到另外的地方又打幾槍,造成整個戰線都布滿戰士的假象。
因為我軍的特長是野戰,敵人利用裝備優勢更有利于白天,所以白天的時候敵人就開始進行突擊, 胡修道和戰友們英勇還擊,連續作戰3小時,打退了敵人10余次進攻,由于其他陣帝的戰友犧牲或者負傷,他的班長被調去支援其他陣地,然后壯烈犧牲。
胡修道和另一名戰士繼續堅守自己陣地,敵人的猛攻就沒有停過,胡修道他們再次打退了敵人10余次進攻,戰斗愈發激烈,胡修道發現附近的10號陣地情況危急,他毫不猶豫地抱起爆破筒,帶領戰友主動支援,在敵人的機槍火力封鎖下,他們搶先登上制高點,將已沖上陣地的敵人擊退。
他的戰友雙手被打掉,就趴在地上,用頭頂著手榴彈往邊上送,直到最后犧牲,這時候他發現了敵人兩個班的兵力,摸到了另外的一個陣地537.7高地后面,想要生吃志愿軍防線,胡修道把自己陣地的敵人打退之后,為了迷惑敵人,他把犧牲的戰友帽子撿起來,放在掩體機槍邊上,讓敵人的觀察員看到我們還是有很多人,迷惑敵人。
然后收集了滿滿一身的手榴彈,就沿著戰壕溜到敵人2個班的后方,然后找準機會,在后面用最快的速度把手榴彈扔了出去,這兩個班的美軍偷雞不成,反倒被手榴彈炸了個遍,基本上都被炸死了。
然后胡修道繼續回到自己的陣地上堅守,直到后來輪換的志愿軍頂替,這一天,胡修道和戰友共打退敵軍40余次進攻,單單胡修道自己就殲敵280人,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最后他的戰報發上去的時候,志愿軍司令部一度懷疑是不是弄錯了,怎么弄會有人那么生猛,在火力懸殊的陣地上干掉那么多敵人,戰報三次送到總部被打回重新審核,經過再三的確認,情況屬實,胡修道的英雄事跡,不僅僅是數字的堆砌,更是勇氣智慧的體現。
戰后,胡修道被記特等功,授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并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胡修道的故事,是抗美援朝精神的一個縮影,他用生命和熱血,捍衛了祖國的尊嚴和安全,保衛了人民的和平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