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2024年汽車行業最重要的年度關鍵詞是什么?
我想“價格戰”和“內卷”一定能高票當選。
今年年初,春節剛過,比亞迪就率先開始推出了“榮耀版”車型,猶如去年的“冠軍版”一樣,榮耀版就是比亞迪發起2024價格戰的序章。
隨后中國車市,猶如多米諾骨牌,各家車企紛紛加入戰局,真真假假的降價增配把車市攪得烏煙瘴氣。
對于明年的汽車市場,長安汽車副總裁、深藍汽車CEO鄧承浩預測:“明年的市場,我判斷價格戰不會停止,很可能會更加激烈。”
然而,面對行業無休無止的價格戰,吉利汽車卻表示,堅決不打價格戰,這未免也太過荒唐了吧?
12月6日,在吉利銀河星艦7上市發布會后,我們與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及其他高管進行了面對面交流。
淦家閱說:“我始終認為企業和企業的競爭就是產品的競爭,產品和產品的競爭最終一定是技術的競爭,只有技術能夠領先,我們的產品才能夠在客戶心目中得到認可。吉利一直在強調卷技術,卷質量,卷服務,卷價值,企業就是要從技術、質量、價值方面去不斷地競爭,不斷地提升,只有這樣做才能為用戶帶來更好的價值,讓客戶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這也是為什么吉利一直強調要打價值戰,而不是打價格戰?”
從這里可以看出比亞迪和吉利兩家車企,底層思維邏輯的差異。主張打價格戰,其實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清場大招,正如比亞迪郵件中所說的大決戰和淘汰賽。逼迫供應商降價,以達到以低價來討好消費者的目的,會讓已經處于窘境的供應商不得不想辦法,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長期如此,行業生態將遭到嚴重破壞,今天還是觀戰比亞迪和供應商爭端的消費者,明天就會是最后的買單人。
而打價值戰則是為了提升產品品質,滿足更多用戶需求,這是更加維的競爭邏輯,是良幣驅逐劣幣的打法。當大家都在拼命降價格、降品質的時候,吉利卻逆向急馳,堅守產品價值,提升產品技術,通過技術進步來降低消費者的使用門檻,為消費者守住品質的底線。格局高低,一看便知。
就拿吉利銀河星艦7來說,吉利從底層邏輯上入手,開發了行業首個混動的專屬架構GEA,并首發搭載全球新一代雷神EM-i超級電混、首發搭載E-DHT智能無級11合1混動電驅、碳化硅無級變壓模塊等領先新能源科技,實現了百公里3升的節能油耗表現。
讓星艦7的產品價值超越了同級的比亞迪宋家族,而且,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科技感的同時,也降低了價格,入門版僅售9.98萬元。這種技術的升級不僅提升了星艦7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又不會反噬消費者。
再比如,未來銀河系列全部都要標配Flyme Auto系統,并且Flyme這個品牌還要擴展到整個車內的交互體驗上,比如說Flyme Sound,在更多車型上進行標配。未來也還會不斷地有一些更好的技術,給到吉利銀河和吉利中國星的車型上。
通過技術發展,來提升產品的價值,并以價值為錨提升產品競爭力,這才是一種更加正向的競爭邏輯。一味地打價格,損害的是整個中國汽車產業,中國汽車品牌依然要背負低質低價的惡名。當我們的整車廠和供應商,被價格戰拖累得沒有動力,也沒有財力去提升技術的時候,那么就是外資品牌卷土重來,收割市場的時候。
在談到跟供應商的關系時,淦家閱強調:“我們整車廠和供應商不是甲方和乙方的關系,真正的甲方是用戶,我們整車廠和供應商是一體,是命運共同體,都是乙方,都要為客戶、為甲方創造更好的產品、服務。“
“跟供應商的合作很簡單、很清楚,就是要發揮專業化的大生產、社會化的大合作。只有供應商的規模化大了,專業化能力強了,才能夠發揮出他們更好的技術和技能,也能夠賦能整車,能夠給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淦家閱接著說。
一片大草原上,如果強勢的獅子瘋狂捕食食草動物,必然會導致食草動物數量銳減,從而導致生態失衡,最后倒霉的還是獅子。
新手開車,只看車前蓋。而老手開車,能看到兩公里之外。這既是戰略能力的體現,更是車企價值觀的體現。是堅守長期主義,還是擠死別人,搶占市場占有率?
吉利的價值戰還荒唐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