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行業正步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各大車企不僅在配置和服務上競相角逐,更在智能駕駛領域展開了激烈的較量。在這場比拼中,無論是城市NOA的精準導航,還是自動泊車的便捷操作,都離不開強大算力的有力支撐。因此,算力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智能駕駛技術的上限與潛力。
在這場“智慧較量”中,哪些車企在算力上更為慷慨投入呢?最新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輔助駕駛算力排行榜為我們揭曉了答案。
榜單顯示,蔚來ET5(參數丨圖片)憑借高達1016 TOPS的驚人算力,一舉奪魁。其搭載的四顆英偉達高性能芯片,彰顯了蔚來在智能駕駛技術上的深厚積累與前瞻布局。而緊隨其后的是極氪007、極氪7X、小鵬G6 580長續航Max版、理想L7 Max/Ultra版以及小米SU7 Pro/Max版,這些車型均配備了雙芯片,算力達到了508 TOPS,雖然與蔚來ET5相比略有不及,但足以應對日常駕駛中的絕大多數智能駕駛需求,尤其是那些對算力要求較高的高級別自動駕駛輔助功能。
此外,極狐阿爾法S 先行版 PRO則以400 TOPS的算力,實現了性能與成本的完美平衡,輕松滿足日常駕駛中的輔助需求。而小鵬G6 580長續航 Plus/Pro版以及問界M5的算力則位于200-254 TOPS之間,雖然與更高算力的車型相比略顯遜色,但仍能滿足基礎智能駕駛功能的需求。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要讓車輛在多數場景下實現自主行駛,僅在特定或復雜情況下需要人為干預,這通常需要100至320 TOPS的算力支持。因此,理想L7 Pro的128 TOPS算力,已能夠初步滿足這一要求。
然而,對于那些算力較低的車型,如小米SU7低配版、嵐圖FREE等,它們可能會因算力受限而失去后續升級城區智能駕駛功能的OTA潛力。這再次凸顯了算力在智能駕駛技術中的核心地位與關鍵作用。
綜上所述,智能駕駛技術的飛速發展,正在深刻重塑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而算力與芯片數量的提升,則直接關乎車輛的智能化程度與競爭力。因此,消費者在選擇智能駕駛汽車時,不僅要關注算力這一關鍵指標,還要綜合考慮廠商在算法優化、硬件集成等方面的綜合實力。只有這樣,才能選購到一款真正符合自身需求、具備卓越智能駕駛性能的優質汽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