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喂養奶粉的過程中,寶媽們會發現奶粉隨時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近期有不少寶媽咨詢《母嬰視界》,為什么奶粉有時候會呈現為乳黃色?而有時候又呈現為乳白色?還有的寶媽在沖調奶粉時會發現,奶粉中偶爾會有黑色的不明雜質,甚至會出現各種顏色的顆粒~~
現在《母嬰視界》就來科普一下,奶粉為什么有時候會呈現乳黃色、有時候會呈現乳白色?奶粉中的黑色不明雜質、小黑點、小紅點又是什么?
首先,《母嬰視界》要強調一點,隨著國家對奶粉的嚴格監管,只要是寶媽在正規母嬰實體店購買到的奶粉,大概率都不會出現質量問題!
那么,奶粉有時候呈現為乳黃色,而有時候又呈現為乳白色,這正常嗎?奶粉中偶爾會有黑色的不明雜質,甚至會出現各種顏色的顆粒,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就跟著《母嬰視界》一起來看個明白!
1.奶粉顏色分奶白色和奶黃色!
一般來講,奶粉呈現出奶白色、奶黃色及中間的過渡色都屬于正常奶粉的顏色。
奶粉本身不添加人工色素,奶粉的主要原料是鮮牛奶,而鮮牛奶是一種白色、乳白色或帶黃色的不透明液體,加上季節性牧草的關系,冬天牛主要吃干草,牛奶顏色比較淺,夏天牛吃的青草比較多,牛奶顏色就比較黃。所以奶粉的顏色有時比較白,有時比較黃,有時候會呈現乳黃色、有時候會呈現乳白色,這都是屬于正常的現象。
鮮奶的顏色在噴成粉后沒有什么改變,故奶粉有乳白色和淡黃色兩種顏色。奶粉顏色通常是由溶解在脂肪中的葉黃素和胡蘿卜素決定的。如果顏色過深,就有添加染色劑的嫌疑,并非好事。
2.奶粉中黑色顆粒
黑色顆粒是奶粉中最常見的異物,這些黑色的顆粒物大多數是焦糖顆粒。生產奶粉時,少量角落中的乳顆粒易因較長時間接觸噴霧干燥成粉的高溫,而發生乳蛋白與乳糖的羰氨反應(美拉德反應)。同時乳糖在高溫(約200℃)下也會變性失活,發生焦化反應。這兩類化學反應都會形成黑褐色焦糖物質,在奶粉中視覺較為明顯。國家明確規定配方奶粉中焦粒子含量要求:不得高于12mg/kg。但其對寶寶無害、不影響食用,且較難完全避免!
3.奶粉中黃色/橙色顆粒
可能是因為焦化,但更大可能是維生素A或葉黃素奶粉必需成分維生素A和特色強化配方葉黃素的顏色是黃色/橙色。《國家食品安全營養強化劑標準》顯示,奶粉中維生素A來源有醋酸維A、棕櫚酸維A、全反式視黃醇等呈黃色的營養素。葉黃素呈橘黃色至橘紅色,作為強化營養素,被加入奶粉中,有助于寶寶視覺神經發育。
4.奶粉中紅色顆粒
β-胡蘿卜素也作為常見的維生素A原,多被作為強化營養加入奶粉中,助力寶寶視覺健康的保護。國標規定,β-胡蘿卜素色澤應為紫紅色或深紅色。
乳鐵蛋白作為特色強化配方營養素,被加入到部分奶粉中,有助于寶寶免疫力的提高和對鐵的吸收。國標規定,乳鐵蛋白的顏色為粉紅色至紅褐色。
反之,奶粉中沒有出現紅色顆粒,并不代表未添加這兩種強化營養素,重點還是看奶粉加工工藝和程序。
一般在濕法工藝階段,與原料進行充分混合,干燥成粉后就不會有較大顏色區分。
5.奶粉中白色/透明色顆粒
乳糖,淀粉,變質的蛋白質,鈣、鉀等微量元素的晶體。脫水干燥后的奶粉吸收水分達到Aw>0.4時,乳糖便相互形成結晶體小顆粒,形成白色或透明色。部分奶粉為了增加寶寶的飽腹感,延緩消化時間,會在奶粉中添加淀粉,沖泡時淀粉也可能會形成白色或透明色的顆粒。同時,沖調水溫過高會讓蛋白質變性,呈現出白色或透明小顆粒,附著在奶瓶上。但掛壁、小白點一般不作為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另外,奶粉中添加的鈣、鉀、鎂等必需營養素,也基本呈白色或透明晶體狀。
以上分析的顏色顆粒是奶粉中比較常見的“異物”,屬于奶粉較常見現象,寶媽們無需過度擔心。
(來源:母嬰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