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想看時間,于是掏出手機,點亮屏幕,熟練地解鎖,然后逛逛空間,回復一下動態,刷刷段子和朋友圈,再和別人聊上幾句,順便再看看新聞……
十分鐘之后,鎖屏,把手機放進口袋,一氣呵成,然后突然想起:我擦,剛才幾點來著?于是又掏出手機……
雖然這是網上的一個段子,但是比喻的很形象,我也會經常干這樣的事情
不知道網友們掏手機的頻率有多高?反正我掏手機的頻率就很離譜,平均每天200次以上!
根據多項研究數據顯示,正常人每天掏手機的頻率會因個體差異和工作而異,但普通人每天查看手機的次數通常一般在100次以上,總體來說,大多數人每天會頻繁地查看手機。?
也有數據顯示普通人每天檢查手機的次數超過110次,那就是每小時平均查看手機12次以上?,還有另一項研究指出,人們平均每6.5分鐘就會看一次手機,一天大約要看150次?。
這些數據就表明,現在普遍人都存在手機使用過度的問題,頻繁查看手機不僅會占用大量時間,還會導致人們無法集中注意力、缺乏社交互動、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也許你平時熱衷于社交活動,每當看到朋友圈里同學們曬出的聚會照片或旅游視頻,會感到一陣焦慮,生怕自己被排除在外,為了不錯過任何社交活動,你幾乎每隔幾分鐘就要查看一次手機,即使在沒有消息通知的情況下,你也會反復刷新朋友圈,確認自己沒有錯過任何信息。
或許在你的工作中會需要經常加班,而每當在加班時看到同事們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下班后的娛樂活動,你就會頻繁掏手機查看。
或許你是一名自由職業者,平時喜歡通過社交媒體了解娛樂新聞和流行趨勢,為了不錯過任何娛樂活動,你會頻繁查看手機。
手機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們已經是越來越離不開它了,通過手機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與朋友、家人保持聯系,工作中的溝通。
還需要關注社交圈中發生的新鮮事,擔心自己因此而被孤立或失去歸屬感,會驅使你不斷關注社交媒體、新聞動態和朋友圈,生怕錯過任何重要的信息或活動,使我們無法抵抗頻繁查看手機的沖動。
然而,你有沒有發現?現在我們總是有意無意的頻繁掏手機,無法控制自己掏手機的沖動,感覺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即使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也在沒必要的情況下會不斷查看手機,總是不自覺下意識的把手機淘出來看看,確保自己不會錯過任何重要內容。
這種行為背后,通常隱藏著一種被稱為“錯失恐懼癥”的心理現象,也稱為“手機依賴癥”或“手機焦慮癥”。
錯失恐懼癥(簡稱FOMO)是一種因擔心錯過某些重要信息、社交活動或有趣經歷而產生的焦慮心理狀態,具體表現為頻繁查看手機消息,即使并不清楚具體想看到什么,認真瀏覽所有信息,無論是否重要或與自己有關,手機電量不足或斷網時感到恐慌,以及不斷刷新各大資訊平臺,擔心自己與周圍人存在“信息差”。
那么如何應對錯失恐懼癥呢?
“錯失恐懼癥”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不必過度擔心,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歸屬感,不必去與他人進行比較,不要去過度關注他人的動態,學會獨立思考和決策,不要去盲目跟風或從眾,專注于自己的生活和目標,減少自己的焦慮,你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