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在貴州省發現“巨大寶藏”,預估價值超萬億,消息一經發出,頓時引起了國際的廣泛熱議,世界各國紛紛投來合作意向,一向默默無聞的貴州,更是備受矚目,那么,這一寶藏究竟位于哪里?為何會如此受世界各國關注?
貴州發現巨大寶藏
貴州地處我國西南內陸,北連四川重慶,南抵廣西,東接湖南,是粵港澳、長三角、川渝、以及云貴地區的重要交匯點。全省總面積17.617萬平方公里,人口3865萬人。
貴州位于云貴高原之上,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其中92.5%都屬于山地丘陵,平均海拔高達1100米,且山脈眾多,連綿縱橫,另外,貴州省丹霞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其中喀斯特出露區域面積高達12.8萬平方公里,占貴州省總面積的73%,復雜的地理環境,嚴重制約了貴州省的交通發展,導致該省經濟基礎也比較薄弱,產業結構單一,2023年GDP約為2.09萬億元,位居全國第22位。
不過,貴州省礦產資源極為豐富,該省已發現礦產種類多達137種,占全國已發現礦種的80%,其中,煤炭、磷、鋁、錳、金等49種儲量均位居全國前十位。
2017年,我國在貴州銅仁的江口縣發現一座巨型錳礦,預計總儲量高達1.9億噸,價值超萬億,且品位非常高,加上此前已探明儲量,總規模已經達到2.03億噸。
近年來,在銅仁市高度重視“富礦精開”工作背景下,該地區找礦工作接連取得新進展。截止到目前,貴州銅仁市探明松桃普覺、高地、道坨、桃子坪,億噸以上世界級隱伏超大型錳礦床,松桃全縣已探明錳儲量高達7.4億噸,并擁有全亞洲儲量最大的碳酸錳礦資源。
貴州省錳礦的接連發現,不僅使得貴州省錳礦儲量晉升全國第一,更是足以改變我國錳礦資源版圖。
我國的錳礦儲備情況
我國錳礦地質找礦工作始于1886年,并于1890年在湖北發現第一處錳礦,1949年之后,我國開始了大規模錳礦地質勘查工作。
截止到2017年,全世界錳礦查明儲量為18.46億噸,我國則成為繼南非、烏克蘭、巴西和澳大利亞之后的世界第五大錳礦儲量國。
由于錳礦主要應用于鋼鐵、化工、電池、船舶、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高端制造業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對錳礦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據數據顯示,早在2012年,我國錳礦消耗量便達到了4400萬噸。而近些年,隨著我國對環境和資源保護的要求日益嚴格,錳礦資源供需形勢比較嚴峻,自2010年開始,我國的錳礦石進口增長率超45%,進口量突破1000萬噸,截止到2023年,國內錳礦產量不足300萬噸,但進口量卻高達3135萬噸,進口依賴度超90%。
澳大利亞、南非、加蓬、緬甸等國家則都是我國錳礦石主要來源國,2014年之前,澳大利亞一直是我國第一大錳礦供應國,但2014年之后,南非躍居第一,澳大利亞位居第二。2023年,我國從南非進口的錳礦占進口總量的47%,澳大利亞占比17%,另外加蓬占比15%,加納占比11%。今年前十個月,累計進口2459.4萬噸,其中從南非進口的錳礦高達1727萬噸,其次是加蓬、加納,澳大利亞則由于受颶風Megan影響,導致格魯特島錳礦運輸受阻,我國進口澳洲錳礦也因此下降,前十個月供應量僅有127萬噸,并從我國第二大錳礦供應國退居第四。
雖然多年來,我國通過不斷擴充進口渠道,以確保國內錳礦需求,但高度依賴進口,仍導致我國礦業和工業發展面臨一定風險。因此,國內也在積極尋找更多錳礦資源,以減少對進口的依賴。
隨著貴州省錳礦資源被挖掘,該省逐漸在我國錳礦資源版圖中占有一席之地,2011年,貴州探明儲備量已經達到1100萬噸,占當時我國錳礦儲量 的四分之一,2017年貴州錳礦的又一次突破,更是使其成為我國重要的錳礦資源基地,截止到目前,我國的錳礦總儲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
但整體來看,我國錳礦分布不均,且品質差異性比較大,其中大部分都分布在南方,比如湖南、四川、貴州、廣西、云南一帶,在新一輪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湖南永州取得重大突破。
今年11月1日,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調查所發布消息稱,經長期勘探,湖南永州的祁零盆地累計探獲錳礦資源量高達8400萬噸,預計水埠頭礦區錳礦資源有望超1億噸,祁零盆地整體潛在儲量則可能在2億噸以上,與此同時,我國創新地質找礦理論獲得重大進展,對提升我國錳礦資源自給保障能力意義重大。
貴州錳礦引起世界關注
貴州在發現重大錳礦后,更是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注意。雖然從全世界范圍來看,錳礦儲量比較豐富,截止到2023年,已經達到了19億噸,但錳礦儲量分布卻極不均勻。目前,全球主要錳礦生產國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其中僅南非、巴西、烏克蘭、澳大利亞錳礦規模便占到了世界總儲量的四分之一,不過由于各地區錳礦品位也參差不齊,因此,能夠滿足發展需求的高質量錳礦更是彌足珍貴。比如原本曾是主要錳礦出口國的烏克蘭,就因錳礦品相不佳,市場競爭力不足,最終退出世界錳礦生產大國行列。
而澳大利亞錳礦品位能夠達到30%到50%之間,尤其是格魯特島礦區更是高達40%到50%,且澳大利亞錳礦具備易開采、產量大、運輸成本低、服務體系完善等特點,因此備受國際市場青睞。再比如南非,同樣以高品位錳礦著稱,且礦產規模占世界總量的32.1%。這一現狀也導致全球錳礦供需受南非、澳大利亞等主要生產國影響非常大。比如今年受澳洲颶風影響,就導致錳礦市場出現波動,預計2024年全球錳礦供應量將減少10%以上,供需關系的波動,也導致近期錳礦價格有所上漲,進而推動了我國硅錳和電解錳產品的價格。
雖然,我國貴州錳礦的發現,導致世界多國紛紛表達出積極的合作意向,但結合國內以及國際錳礦現狀來看,形勢依舊比較嚴峻,我國都無法滿足自給自足,更不用說出口了。
甚至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錳礦仍需要高度依賴進口,不過我國龐大的需求量,對全球錳礦市場、國際鋼鐵產業供需結構等方面同樣占據重要地位和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