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枳為橙 · 主播:吉米
來源:中學生聽書(ID:tingshu2018)
父母承擔好該承擔的責任,和孩子并肩前行,終會成就美好未來。
《駱駝祥子》中寫著這樣一句話:
“經驗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樣的經驗便變成什么樣的人,在沙漠里養不出牡丹來?!?/blockquote>有多少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用現實結果一次次驗證了這句話背后的深意。
01
教育最大的危險:
撒手不管的父母和放縱天性的孩子
最近,偶然看到一個真實故事,令人感慨萬千:
遼寧鞍山某個家庭,母親是一家企業的高管,父親做生意賺了不少錢。
自從女兒出生后,父親開心不已,在他看來,女孩就應該富養,他一定要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都給女兒。
只要是女兒想要的東西,只要能讓女兒快樂,不管花多少錢,他都會一一滿足。
但他通常只會關注女兒物質上的需求,對于孩子的成長卻時常是“不管不教不罰”的狀態。
不管女兒犯了小錯還是惹了大禍,他都不顧是非對錯,只想一味袒護。
優渥的生活條件,以及父親的常年縱容,讓正處于青春期的劉珈辰開始輟學、擺爛,生活揮霍無度,隔三差五惹事。
15歲那年,劉珈辰在談起三觀時說到:
“人活著啊,就三件事:花錢、吃飯、睡覺?!?/blockquote>
她是這么向往的,成年的關鍵幾年里,她也是如此安排自己的生活節奏的。
當別的孩子認真完成學習計劃時,她大多時間都沉浸在夜店的燈紅酒綠中,經常玩到后半夜才回家,有時睡到下午四點才起床。
若是難得起的早點,她就會花300塊錢,給自己點一大份早餐,擺滿半張茶幾,把餐盒挨個打開,吃幾口后又把剩下的倒掉。
對她而言,點這么多餐,不過只是為了看著心里舒坦。
除了吃喝玩樂,她最大的愛好,就是買鞋,家里堆放了各種各樣的鞋,有的甚至是限量款,而有的價格幾千或上萬的鞋子,她穿過兩三次后,就會扔掉。
上小學時,劉珈辰的學習成績一直還算不錯,可后來在父親的嬌慣下,她漸漸覺得:
讀書沒什么用,只要父親給自己錢,將來就沒必要工作,也不用為生活發愁。
上了初二后,她開始多次逃課,被老師發現批評,她就跟老師頂嘴,直接提出輟學的要求。
從那時起,她就開始躺在家里,每天的日常就是買東西,滿足自己的購物欲,或者出門泡在酒吧里。
當母親發現自己女兒一個月竟消費了十多萬的時候,憤怒至極,可劉珈辰卻不以為然。
從那時開始,只要母親出言責備,她都會直接反駁,有時候還會和母親動手廝打。
父母為了讓她能繼續接受教育,得知她喜歡射擊,就送她去接受專業的訓練,可沒多久,他們就接到了教練的通知:女兒在省隊和別人打架,還打傷了對方。
無奈之下,父母只好再次將她帶回家,看著任性跋扈的女兒,父親后悔莫及:
“都是自己的過分寵溺和縱容,把孩子養成了這般性情,這份親手種下的苦果,只能默默咽下去?!?/blockquote>日常生活中,見過太多這樣的父母:
在孩子年幼時撒手不管,只知道提供豐富的物質條件即時滿足孩子。
全然忽視了沒有規矩的約束,失去正確三觀的指引,這朵花最后會在欲望的吞噬下,長成什么樣。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正處于青春年華的孩子,欲望若是一次次被放大,天性不斷被釋放,心底的各種惡意也會隨之蔓延,時而傷及自己,時而傷及他人。
有位清華教授總結地很對:
“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些正在一步步扭曲很多孩子的成長?!?/blockquote>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如果父母長期“以愛之名”、“以寵為由”放縱孩子,在真正需要重視的教育問題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終會給孩子的成長之路埋下一個個深坑,造成一次次禍端。
好的家庭教育,始于疼愛,但不止于愛。
有管、有教、有罰,有規矩、有經歷、有磕碰,才是對孩子真正的盡心盡責。
02
一個家庭最高級的富養,
不是金錢,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富足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
“播下一種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blockquote>教育路上,你以什么樣的方式引導孩子,孩子就會形成什么樣的認知,養成什么樣的習慣。
人生路上,一個人以什么樣的三觀、認知、習慣推動自己向前,就會成長為什么樣的人,奔赴什么樣的未來。
“富家女”劉珈辰后來的極大改變,正好說明了這一觀點。
離開射擊隊后,劉珈辰每天躺在家里混日子的樣子,令父母對她的未來憂心不已。
就在此時,《變形記》去遼寧尋找適合這檔節目的孩子,了解劉珈辰的家庭情況后,便邀請她參加。
節目一開始,她看著新環境,忍不住感慨:
“他們就生活在這里?這么點錢怎么夠生活?飯菜沒有肉、沒有油星怎么吃......”當節目組要求她上交手機時,她當場大發雷霆,最后還將一串點燃的鞭炮扔給了工作人員。
到了學校,她繼續我行我素,當她逃課遭到老師阻攔時,直接拿著酒瓶抵著老師的頭威脅對方:
“你要是男老師,今天你的腦袋就開花!”
在學校大鬧一場后,新家庭的楊爸楊媽急忙趕回家,及時攔住了準備逃走的劉珈辰,帶著她上了車。
可劉珈辰卻大喊:“不停車,我就跳下去?!?/p>
楊媽聽到她的無理取鬧,不僅沒有責備,反而柔聲告訴她:“你跳的話,那咱們一起跳。”
然后輕輕拍著她的背,耐心安撫她的情緒,讓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柔和家人的溫暖。
在此之后的那段時間里,楊爸楊媽貼心地陪在她身邊,在衣食住行上盡最大能力,給她足夠的關懷。
得知她年紀輕輕就放棄了學業,楊爸認真且嚴肅地告知她讀書的重要性,一點點教她明白賺錢的不易和上學的意義。
那些日子,楊家爸媽用真心、耐心、細心以及真誠的陪伴融化了劉珈辰的冰,也挖掘出了這個叛逆孩子好的一面。
在劉珈辰的記憶里,母親脾氣暴躁,母女倆很少平靜的溝通問題,大多時候都只是在爭吵中發泄情緒。
從小到大,父母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賺錢上,很少有人真正關注她的內心世界。
而那段云南之行,盡管帶她遠離了之前奢華的生活條件,體驗了生活的艱難,但她卻收獲了精神上長長久久的富足。
節目結束后,回到家中的她懂得了體諒父母,也戒掉了泡吧的習慣,花錢也越來越節省,開始珍惜擁有的一切。
沒過多久,她就重返學校,樹立了新的目標,改變了原來的人生道路。
曾經那個在旁人眼里可以稱作是“巨嬰”的女孩,終于活出了青春年華里最美好的樣子。
如今的她,努力工作,用心生活,經歷坎坷也不會輕易放棄,每年還會帶父母出去旅游,看不同的風景,給予家人最好的陪伴。
心理專家武志紅曾提出一個觀點:
“所謂性格,其實講的就是內在的關系模式。 孩子童年時怎么和父母相處,內化到內心深處,最后就會形成所謂的個性,導致相應的命運?!?/blockquote>對于每個孩子而言,父母就是最好的貴人,也是最初的領路人。
父母若能幫助孩子豐富內在,構建一個認知層次高且充實的精神世界,孩子也會因此成為一個勇敢向前的人。
父母若能給孩子提供高質量的陪伴,孩子也會從陪伴中汲取積極向上的養分,給自己的未來注入無限可能。
一個家庭,給孩子最高級的富養,不是給多少錢,也不是為其提供多么奢華的生活環境、物質基礎。
而是用足夠的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不斷引領孩子更好地為人處世,學會規劃生活,明確前行方向。
養育孩子,養的不只是身心健康,精神上的富足同等重要。
年少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父母若任由白紙上沾染污點,那這個污點遲早會放大,成為生命中的邪念。
教育過程中,唯有父母認真勾勒線條,填補色彩,才能把孩子的未來描繪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畫作。
03
真正負責的家庭教育:
高質量陪伴,言傳且身教,養心也賦能
如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怎樣處理好親子之間的關系?
白巖松曾在訪談中談起了自己的經驗:
首先,發自內心地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人。 其次,盡量少對孩子說“我都是為你好”,作為父母,應該多傾聽孩子的內心聲音。 最后,不要在孩子面前去扮演父母,而是自然松弛的相處。一個家庭中,父母跟孩子最好的相處模式,就是孩子愿意跟你說話,愿意回家。
在他看來,為人父母,本就是一個終身需要學習的行當。
說到底,教育就是先讓孩子完成獨立的成長,尊重他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存在。
切忌大包大攬,不要一味袒護,也無需試圖通過毆打等方式“馴服”孩子。
通過正確的溝通方式,在陪伴的過程中,找到孩子內心世界真正匱乏的那部分。
經常觀察身邊的家庭就會發現,那些叛逆的孩子,和父母硬碰硬的孩子,對學習和生活自暴自棄的孩子,人生開始擺爛的孩子,多數都是家庭教育出了偏差。
很多時候,唯有糾正教育的方法,才能改變孩子的命運。
好的父母,會用合適的教育理念,一路指引孩子,往后的路越走越順。
有遠見的家長,早已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做好了以下三件事。
(1)給予高質量陪伴,提供豐富的情緒價值:
為人父母,不要總想用富足的物質條件代替一切。
閑暇時間里,適當放下手機,安排好專門陪孩子的時間,一起看記錄片,一起鍛煉身體,一起閱讀書籍,一起完成手工,一起見世界的不同面。
父母提供有效的建議,幫助孩子解決難題,提供情緒價值,才能更好地與孩子建立情感上的聯結,給予孩子有價值的托舉。
(2)懂得言傳又身教,該立規矩的時候不松懈:
做父母的是什么樣,孩子就是什么樣。
父母暴躁易怒,情緒容易失控,親子之間難溝通,孩子遇到事情便容易情緒化處理問題。
父母得過且過,凡事消極對待,沒有樹立好榜樣,孩子在人生諸事上,也容易自我放棄。
在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父母趁早立好家庭的規矩,以身作則,孩子的未來自然不會走偏。
(3)學會養心也賦能,幫孩子塑造強大的內核:
正確引導孩子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特長,肯定孩子的進步和成績。
舍得讓孩子適當吃苦:“吃讀書的苦,吃承受挫折的苦,吃培養習慣的苦”。
適度的挑戰,才能讓一個人的內核越來越穩,心態越來越平和,凡事越來越有耐心和毅力。
教育的難,在方法;教育的根,在父母。
父母承擔好該承擔的責任,和孩子并肩前行,終會成就美好未來。
點個“在看”,與所有父母共勉。
作者:枳為橙。本文首發中學生聽書(ID:tingshu2018),中小學免費有聲平臺,聽海量必讀名著、必背古詩詞。百萬父母的教育寶典,更多教育干貨文章,歡迎關注我們。
最好的贊賞,就是“在看”和分享,讓生活更有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