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確診之前,有一個“糖尿病前期”階段,是指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一種中間過渡狀態。如果不及時干預,這些糖尿病的后備軍將來極有可能加入到糖尿病隊伍中。
空腹血糖在 6.1~7.0 mmol/L 和/或餐后 2 小時血糖在 7.8~11.1 mmol/L,就屬于糖尿病前期。
一般說來,年齡在 45 歲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合并代謝綜合征(肥胖、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等)、有妊娠糖尿病或巨大兒分娩史者,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這些人每年都應做糖尿病篩查。
當發現血糖高于正常值,如何干預?
按糖尿病飲食原則吃飯
按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要求吃飯,有助于空腹血糖達標。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包括以下4點,對照看一下你能做到嗎?
1.平衡飲食:食物多樣、主食定量、蔬果奶豆豐富、少油、少鹽、少糖。
2.主食定量:優選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
3.清淡飲食,限制飲酒:每天烹調油使用量在25克以內,食鹽每天不宜超過5克,同時限制醬油、雞精、味精、咸菜、咸肉、醬菜等含鹽量較高的調味品和食物。足量飲用白水,適量飲用淡茶或咖啡,不喝含糖飲料。
4.規律進餐,合理加餐:一日三餐和加餐的時間相對固定,定時定量用餐,不暴飲暴食,不隨意進食零食和飲料,不過多聚餐,減少餐次。
堅持規律有氧運動
研究顯示,長期規律有氧運動能夠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
為了遠離糖尿病,一定要讓自己動起來,每天至少抽出半小時時間去健健身,做做有氧運動,最簡單規律有氧運動舉例: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6000步的步行,每分鐘60-90步,最好能達到每分鐘100步。既可以消耗掉身體多余的脂肪和能量,還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通過飲食和運動干預,減輕體重,縮減腰圍,有助于實現空腹血糖達標。
保證充足睡眠
保證7-9小時充足的睡眠,對控制空腹血糖有幫助。
因為睡眠不好,負面情緒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引起腎上腺素分泌增加,這是一種升高血糖的激素,會導致空腹血糖升高。
學會自我減壓
現代社會充滿競爭和壓力,而長期的精神緊張會刺激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從而導致血糖升高,這也是當今社會糖尿病高發以及日趨年輕化的原因之一。
因此,要學會勞逸結合、張弛有度、自我減壓,放松心情。
從某種意義上講,糖尿病前期是留給患者自我救贖的最后一線機會。只要能夠持之以恒的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全有望阻斷其向糖尿病發展,甚至使病情實現逆轉,健康就在你自己的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