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劉備自立為王,然后立12歲左右的劉禪當了繼承人。
此時劉禪的未來地位,幾乎是不可撼動,因為立他為繼承人的劉備還春秋鼎盛,他的干大哥劉封,也在軍中掌權,他母親家一族就更了不得了。
他的親大舅糜竺,在常委中的排名還在諸葛亮之前,二舅糜芳也是深得劉備信任,大舅家的大表哥麋威,當時也在軍中任職,從后面麋威能當虎賁中郎將(禁軍大哥大)來看,麋威當時應該已經在禁軍序列。
此外此時蜀漢的權力流派,主要有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以關羽為首的元從老人,以及益州本地派,有這三方勢力互相牽制,劉禪未來登基之后,即使資歷和能力差點,也基本能控的住場。
但是隨著二爺因糜芳背刺而西去之后,這種對劉禪大好的形勢就發生了改變。
首先,糜芳作為第一責任人,畏罪潛逃到了東吳,劉禪的舅舅減一;
其次,糜竺這個劉禪第二大的依靠,因為自家兄弟的嚴重政治問題,受到了牽連,雖然劉備極力想為他開解,但是糜竺后來還是郁郁而終了,至此劉禪的舅舅清零;
第三,劉封在二爺的問題上,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諸葛亮以劉封未來會是劉禪的威脅為由,力勸劉備殺了劉封,劉禪的依靠再次減一,而隨著二爺的去世,以及糜家兄弟的落幕,劉備集團的元從勢力已經在實際上被削弱,此時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勢力,實際上已經開始打破之前的平衡;
公元221年,劉備御駕親征東吳,此時劉備除了親率大軍之外,還帶了一個一般人可能想不到的人,這個人叫劉永,是劉備的二兒子打,當時劉永還不到10歲。
劉備為是什么打仗要帶小劉永呢,據有心人考證,這應該是劉禪的表現,越來越讓劉備失望,劉禪這是在做備份,如果時間允許,劉備可能就要換接班人了。
但是劉備征討東吳不太順利,最后實在撐不住了,只好安排托孤,而當時劉永年紀還太小,所以劉禪還是成了劉備指定的繼承人。
劉備心里明白,如果自掛了以后,單憑劉禪這個智商,再加上荊州派的強勢崛起,劉禪怕是搞不定,于是他在托孤之時,除了不得不立為托孤重臣的諸葛亮之外,還給劉禪留下了一個益州派的李嚴。
按照劉備的預想,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就是再強,但是只有印把子(內政),而把刀把子(軍權)交給益州派,再有劉禪的表哥掌握禁軍,以及趙云等元從老人在,劉禪應該能控制的住局面。
但是劉備卻低估了諸葛亮的手腕,劉備前腳一死,諸葛亮就給自己加了一副擔子——益州牧,這個官職看似沒有諸葛亮丞相這個官職大,但它卻有一個隱藏的權力,那就是能染指軍事。
后來諸葛亮能親自帶兵南征,就是因為他從加擔子以后,有了一定的軍事控制權,而本不需要他親自去的南征,他親自跑了一趟之后,也讓他徹底控制住了一部分的軍事力量。
諸葛亮的印把子和刀把子都有了之后,劉禪能依靠的,就只剩了兩點,一個點是掌控禁軍的大表哥,另一個點是和荊州派不對付,以李嚴為頭馬的益州派。
但是諸葛亮以北伐為由,進一步掌控了刀把子,并把禁軍的大哥大,從劉禪的大表哥,換成了自己人董允,而劉禪最后的依仗李嚴,也因為在諸葛亮北伐時拖了后腿,而被諸葛亮給打落塵埃。
至此,劉禪除了擁有一個皇帝的名號之外,基本就沒有還能依仗的了,劉禪的傀儡生涯,直到諸葛亮的“隔代”繼承人費祎意外去世,導致權力交接出了問題之后,才慢慢有所好轉。
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一步步架空劉禪的過程,是一個典型的員工架空領導的案例,從這個案例中,我們能清晰的看出,如果員工想要架空自己的領導,只需要兩個條件:
第一,想辦法把領導能用的上的,且不是自己人的人擠走;
第二,自己憑本事,把需要那些人干的活,全部攬到自己的頭上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