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某三甲醫院部分醫生自曝月薪僅兩千左右,工作一兩年仍處于低薪狀態。
校招碩士的月薪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河南南陽市一所三甲醫院在鄭州大學校招碩士研究生學歷的臨床醫師,月薪只有 1400 - 1999 元。這樣的薪資水平引發了爭議,畢竟碩士研究生經過多年的學習和培養,卻在就業初期面臨如此低的薪資待遇。
從一些實際案例來看,南陽一三甲醫院入職兩年一個月才兩千的情況并非個例。不少人認為進了大醫院都是高薪,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剛開始工作的一兩年里,由于學歷和職稱未上去,新入職醫生的薪資較低。有觀點認為這可能是輪崗沒績效的原因,普通護士一般靠績效獲得收入,否則正常情況下五六千元問題不大。
此外,還有醫務人員投訴三甲醫院壓榨新人,月薪僅 1700。南陽市中醫院獨山院區就被投訴新人員工工資低,每月只有一千七左右的工資,獎金也只有三四百塊錢,而院領導的每月工資卻有幾萬塊。這種現象已經持續了一兩年,新員工的生活困難領導看不到,申請上漲工資獎金也被隨便找個借口打壓下去。醫院發工資獎金從來不向普通員工公開透明,引起了員工的不滿。從官方回復來看,新員工扣除社保后每月到手確實只有 1700,并且新員工為勞務派遣人員。醫院工資符合人社局統一標準,薪資高低需綜合學歷、職稱發放,勞務派遣人員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 2100 元 / 月(扣除社保個人繳納部分后約為 1700 元),根據工作業績均可發放獎勵性績效。
在鄭州大學校園招聘宣講會上,河南南陽一家三甲醫院在招聘臨床碩士的時候,開出了 1400 - 1999 的月薪待遇,驚呆了很多人。這樣的待遇可能比很多醫院招規培生的待遇還要低很多,讓很多人質疑是否會有人愿意去。
10 月編制崗招人時,河南南陽一所三甲醫院招碩士,月薪也只有 1400 - 1999 元,讓很多大學畢業生感慨,當年考醫學院時候錄取分數最高,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個個都是學霸,讀完 5 年本科,又讀 3 年研究生,整整 8 年,就業才給這么低的工資,情何以堪。但也有一名臨床醫學畢業的碩士生在父母的支持下愿意去這所三甲醫院,因為父母認為只要是給編制,錢多少都要去,先占領 “陣地”,然后再鞏固發展。
薪資差異對比
與其他醫院對比鮮明。
河南省胸科醫院等為博士研究生開出高薪,年薪 30 - 100 萬元,待遇極為優厚,不僅有高額年薪,還提供科研經費、住房補貼、安家費等福利,并且能解決編制問題和配偶工作等。這種巨大的薪資差距十分明顯。
不同崗位薪資差異。
如南陽主治醫師工資待遇因學歷、經驗不同有所差異。從職友集的數據來看,大專學歷工資相對較高,1 - 3 年經驗的大專學歷主治醫師工資可達 10.8K。而初中、高中、本科學歷的工資則各有不同。對比來看,不同學歷和經驗在南陽三甲醫院的薪資差異較為明顯。
績效停發問題
多地醫院過 “緊日子”,南陽三甲醫院也不例外。從各種新聞報道及網友反饋來看,當前全國范圍內的醫院 “緊日子” 政策逐漸落地,南陽的三甲醫院也未能幸免。以南陽一位急診科醫生為例,基本工資 4500 元,夜班費 50 元一次,但卻面臨著半年沒發績效的情況,年終獎最高也只有 2000 元。這種現象并非個例,在全國范圍內超過 50% 的醫生收入下降,其中降薪幅度達到 10%-30% 的占比最多。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河南南陽的三甲醫院也陷入了困境。一方面,由于醫保控費、藥品集采等政策的實施,醫院營收大幅縮水,許多公立醫院已經難以維持正常開支。另一方面,醫生薪酬改革進展緩慢,新的分配制度難以在短時間內補齊歷史欠賬。就像 “三明醫改” 提出的工分制,看似科學,但讓醫生的收入全靠工作量和各種考核指標計算,反而加重了醫生的工作壓力。
對醫務人員的影響。績效停發對醫務人員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醫生們面臨工資縮水的困境,原本就不高的薪資水平進一步降低。以南陽的一些醫院為例,新入職醫生工作一兩年月薪也僅兩千左右,校招碩士研究生月薪只有 1400 - 1999 元。這樣的薪資水平讓醫務人員的生活面臨很大壓力。
其次,崗位不保的風險也讓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受到打擊。貴州一家三甲醫院的醫生面臨裁員威脅,河南桐柏縣人民醫院也在 12 月 4 號突然辭退了很多醫護人員,主要原因就是工資一直沒發。在這樣的情況下,醫務人員不僅要擔心自己的收入問題,還要擔心自己的工作是否穩定。
此外,績效停發還影響了醫務人員的職業發展。一些新員工由于工資低,已經有兩名離職了。像南陽市中醫院獨山院區的新員工,每月只有一千七左右的工資,獎金也只有三四百塊錢,生活困難領導看不到,申請上漲工資獎金也被隨便找個借口打壓下去。醫院發工資獎金從來不向普通員工公開透明,讓員工感到不公平。這種低薪狀態持續了一兩年,連醫院的保安、保潔、食堂打飯阿姨的收入可能都高于此數,作為同行,看到這樣的工資,實在令人感到心酸。
編制是否管用
有編制也面臨低薪。在南陽三甲醫院,部分有編制的員工工資也不高。例如,一些有編制的醫生在工作一段時間后,薪資水平并未達到預期。這引發了人們對編制作用的質疑,原本以為有編制就意味著穩定的收入和良好的待遇,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
不同觀點討論。對于編制的作用,人們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先占 “陣地”,有編制錢少也去。就像一些臨床醫學畢業的碩士生,在父母的支持下愿意去南陽三甲醫院,因為他們認為只要有編制,未來就有發展的機會。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待遇不如預期,編制作用有限。他們覺得在低薪的情況下,編制并不能帶來實質性的改變,反而可能會限制個人的發展。畢竟,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生活成本不斷上升,低薪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壓力。而且,如果編制不能帶來相應的待遇和發展機會,那么它的吸引力就會大打折扣。
未來何去何從
醫院面臨的挑戰與改革方向。
當前,南陽三甲醫院面臨著諸多經濟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探索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管理方式成為當務之急。隨著醫保控費、藥品集采等政策的實施,醫院營收大幅縮水,難以維持正常開支,而醫生薪酬改革進展緩慢,新的分配制度難以在短時間內補齊歷史欠賬。醫院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改革,首先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體系,參考同行業薪酬水平和市場情況,根據醫生和護士的不同職稱、工作年限、專業技能等因素,合理設定薪酬水平。同時,要加強績效考核,將個人績效與薪酬掛鉤,激發醫護人員的工作動力和創造力。此外,還可以引入激勵機制,如獎金、福利等,增加員工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提供培訓和發展機會,幫助員工提升技能和專業水平,從而提高薪酬水平。
醫務人員的期望與訴求。
醫務人員希望提高薪資待遇,保障自身權益,同時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他們期望醫院能夠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確保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得到尊重和保護。這包括合理的薪酬體系、公平的晉升機制、以及必要的職業安全保障措施。同時,醫院還應加強對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關懷,提供心理咨詢和輔導服務,幫助他們緩解工作壓力,保持良好的職業狀態。
醫院應積極營造尊醫重衛的社會氛圍,通過宣傳和教育活動提升公眾對醫務人員的理解和尊重,減少醫患沖突的發生。醫務人員也希望醫院能夠提高績效發放水平,廣泛吸納人才,更好保障醫院健康運行,滿足社會對高質量醫療服務的需求。他們希望醫院的薪酬與工作強度、工作質量掛鉤,付出與回報成正比,有激勵才會有動力。提升醫護人員職業的榮譽感和獲得感。
此外,醫務人員還希望職稱晉升辦法更加完善,制定評價標準時適當向基層傾斜,降低評審條件要求,合理設置基層專業技術人才評價指標,拓寬醫務人員職業發展空間。他們希望患者給予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起健康的信任關系。同時,他們也希望能夠有合理的休息時間,保證基本的睡眠時間,保證充足的精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