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參保更劃算
“共濟”范圍擴大
廣東醫保新規來了!
近日,廣東省醫療保障局發布《關于貫徹落實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通知》(下稱《通知》),對居民醫保連續參保人員、當年基金零報銷人員以及未連續參保人員提出新規定。
《通知》同時明確,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范圍擴大至近親屬,兄弟姐妹、孫子女均可納入共濟。
《通知》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
連續參保
可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
根據《通知》,自2025年起,對連續參加居民醫保滿4年的參保人員,之后每連續參保1年,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3800元;對當年基金零報銷的居民醫保參保人員,次年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3800元。
以上兩項激勵額度可累加。連續參保激勵和零報銷激勵累計提高總額不超過所在統籌地區大病保險原封頂線的20%。居民發生大病報銷并使用獎勵額度后,前期積累的零報銷激勵額度清零;斷保之后再次參保的,連續參保年數重新計算。
同時
《通知》也明確了
“斷保者”的待遇等待期制度
自2025年起,除新生兒等特殊群體外,對未在居民醫保集中參保期內參保或未連續參保的人員,設置參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個月;其中,未連續參保的,每多斷保1年,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礎上增加變動待遇等待期1個月。
參保人員可通過繳費修復變動待遇等待期,每多繳納1年可減少1個月變動待遇等待期,連續斷繳4年及以上的,修復后固定待遇等待期和變動待遇等待期之和原則上不少于6個月。
職工醫保“共濟”范圍
擴大至近親屬
《通知》明確了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可用于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及其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符合規定的費用。
2021年,國辦印發文件,將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使用范圍從職工本人,擴大到其參加基本醫保的“配偶、父母、子女”,即醫保個人賬戶可共濟給家人使用。
今年7月,國辦再次印發文件,進一步將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親屬的范圍由“配偶、父母、子女”,擴大至其參加基本醫保的“近親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
建立待遇等待期調整機制
自2025年起,除新生兒等特殊群體外,對未在居民醫保集中參保期內參保或未連續參保的人員,設置參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個月;
其中,未連續參保的,每多斷保1年,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礎上增加變動待遇等待期1個月,參保人員可通過繳費修復變動待遇等待期,每多繳納1年可減少1個月變動待遇等待期,連續斷繳4年及以上的,修復后固定待遇等待期和變動待遇等待期之和原則上不少于6個月。
修復等待期的繳費標準按照當年參保地的個人繳費標準。
(↓ 可上下滑動閱覽 ↓)
此外,近日
全國醫保個人賬戶
跨省共濟功能
正式上線
“醫保錢包”帶來更多方便
12月2日,國家醫保局在江蘇蘇州正式啟動全國醫保個人賬戶跨省共濟功能。
據介紹,在國家醫保局統籌推動下,目前,江蘇、河北等9個省(市)31個統籌區,已正式上線醫保個人賬戶的跨省共濟功能,打破個人賬戶原有地域限制,將其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
個人賬戶資金跨省家庭共濟是怎么回事?
此前醫保個人賬戶只實現了省內共濟,如果您和家人在不在同一個省份參保,是無法實現共濟的,醫保個人賬戶跨省共濟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當前您如果參加的是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上有富余資金,而您的家人身在外省,只要他/她在當地參加基本醫保,那么您就可以使用醫保錢包向家人轉賬,實現個人賬戶資金跨省共濟使用。
如何實現醫保個人賬戶跨省家庭共濟?
(一)確認使用醫保錢包
1.在手機應用商店中下載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
2.注冊登錄后,在首頁可點擊進入【醫保錢包】服務界面。
3.打開“醫保錢包”可查詢您和親人所在的城市是否開通該功能。全國其他城市區域也將陸續開通運行。
★使用“醫保錢包”,需要轉賬人和收款人的地區均開通了“醫保錢包”功能,才能進行轉賬哦!
4.點擊【確認使用錢包】。
5.選擇使用地,填寫綁定手機號,點擊【立即確認使用】。
(二)使用醫保錢包向家人轉賬
1.登錄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首頁點擊進入【醫保錢包】專區。點擊“醫保錢包轉賬申請”。
2.按照要求正確填寫收款人信息、轉賬金額等。
3.確認無誤后點擊“提交”,進行“人臉驗證”/“醫保碼密碼驗證”。
4.完成驗證后,即顯示轉賬成功。
其他省份和地區也將會陸續開通
敬請期待!
醫保新規將實施
轉發分享!
**如有侵權請與本公眾號聯系**
來源 | 南方日報、廣州日報、廣東省醫療保障局、國家醫保局、南方都市報
編輯 | 龍家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