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自己的興趣,培養自己的興趣,發展自己的興趣。”
這句話出自于華人歷史上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從他這句話可以看出,只有發現、培養、發展自己的興趣,才可以讓自己的人生找到合適的道路,楊振寧能獲得諾貝爾獎很大原因,就是找到了自己興趣所在,然后再將自己的興趣擴大化,從而讓自己成為了這個領域上的佼佼者。
從這里可以看出,每一位能獲得諾貝爾獎的人,都是從興趣開始,然后再經過不斷的磨煉和學習才能成為萬眾矚目的諾貝爾獎得主,可以說想要成為諾貝爾獎得主,必須要歷經枯燥乏味學習過程,這個過程中所養成的一些人,很多時候都會和外界格格不入,十分不容易接近。
相較于其他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沒有文人那種枯燥乏味,反而顯得風趣幽默,讓不少人回憶起他的一些往事,至今都還津津樂道,那么楊振寧究竟有一段什么樣的經歷,會讓人津津樂道,今天來聊下這個事情。
楊振寧有一位了不起的岳父,他就是國軍悍將杜聿明,當年楊振寧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和杜聿明的妻子杜致禮相遇,很快兩人便激起了愛情的火花,第二年的時候便在美國結婚。
兩人結婚后并沒有回國,而是一直在美國待著,之所以會在美國待著,主要兩人結婚后,恰逢內戰時期,這時候國民黨在國內戰場接連潰敗,大批國軍名將被俘虜,這當中就包括國民黨中央委員、徐州“剿總”中將副總司令杜聿明,他在淮海戰役中被俘,不久后被送到北京功德林改造,這導致楊振寧和岳父杜聿明見面一事,一拖就是差不多二十年。
杜聿明被俘后,杜聿明一家在國內的生活十分艱難,杜致禮和弟弟在美國生活十分不容易,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杜致禮只能轉到免費的蒙特圣文森學院繼續學習。
在這里求學期間,杜致禮碰到了生命中最為重要的那個人楊振寧,隨后兩人步入婚姻殿堂,結婚后杜致禮先后為楊振寧產下長子楊光諾、次子楊光宇、女兒楊又禮。
結婚后的杜致禮全心全意照顧兒女,成為了楊振寧背后的女人,照顧兒女的衣食住行,枯燥的家庭主婦生活并沒有讓她氣餒,她在生活之余將文藝細胞融入家庭當中,讓家庭中沒有那樣的乏味。
婚后不久,楊振寧本來想返回國內,可由于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禁止所有獲得華裔的博士不能返回國內,這讓楊振寧只能留在美國生活發展,娶妻生子,并開展自己的事業,在這期間,他開始和李政道合作,由于兩人在學術上都有深刻的認識,所以在合作不久后便發布了幾篇精品文章,這幾篇文章迅速在學術界引起了巨大轟動,看到自己的文章引起轟動后,兩人趁著這股東風繼續努力創作更加精品的相對論文章,隨后他們的文章引起了愛因斯坦的注意,為兩人奪取華人歷史上第一次諾貝爾獎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定律,于1957年成為首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國人,兩人這次獲獎,引起了全球華人的注意,因為他們這次獲獎,因為他們的成就不僅對世界物理學發展有巨大幫助,同時還帶動了中國物理學的發展。
由于在世界物理學上做出了卓越成效,這讓楊振寧迅速在美國站穩腳步,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加入美國國籍,成為美國公民,不久后楊振寧應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校長約翰·托爾邀請成為了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愛因斯坦講座教授、物理研究所所長。
雖然楊振寧在美國發展物理事業,也加入美國國籍,可他一直沒忘記他是中國人,所以一心想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回到國內發展,然而這時候中美之間關系不佳,這讓他返回國內的行程只能一拖再拖。
在這期間,新中國舉行了第一次特赦,原國軍悍將杜聿明成為了首批特赦人員,并在不久后成為了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文史專員,負責撰寫相關文史資料,同時也時常受到邀請參加一些重要慶典及會議,杜聿明雖然是戰犯,可他在新中國收到了妥善照顧,這讓杜聿明對此很滿意。
1970以后,中美之間關系得緩和,美國方面在這時候解除了相關旅行禁令,這讓楊振寧看到了回國機會,于是他給正在上海復旦大學擔任教授的父親楊武之學信,希望能回國探親。
楊武之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將這個訴求上報給國務院,中央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進行了積極運作,很快楊振寧帶著妻女回到祖國。
抵達北京后,他先是和自己多年好友鄧稼先和周培源等人相聚,隨后他還要和自己有名的岳父杜聿明見面,1971年7月28日,周總理親自會見了回國的楊振寧一家人,兩人之間的交談十分融洽。
隨后,楊振寧首次見到了自己岳父杜聿明和岳母曹秀清,宴會中楊振寧叫曹秀清媽媽,杜聿明卻是“杜先生”,一旁的總理見狀立即糾正:“你應該叫岳父”,一旁幾人,見狀紛紛哈哈大笑起來。
這次回國之行,讓他看到了祖國的蒸蒸日上,這讓他深受鼓舞,隨后他結束探親之旅回到美國,回到美國后,他在美國極力宣傳中國的好,一些美國人開始對中國產生興趣,改變了過去的態度,隨后一些美籍華人選擇回到國內,為祖國的發展獻策,可以說楊振寧回國,帶來了一系列良好的連環效應。
之后,楊振寧四次回到國內,拜會毛主席,并進行了友好的會談,會見結束后,毛主席說:“謝你這位自然科學家,你對世界是有貢獻的。我也很希望能夠給世界有一些貢獻,不過沒能做到這一點”。楊振寧感動地說,我也要祝毛主席萬壽無疆。他開玩笑地說:你不要講,這句話不對,不科學”
這期間,他除了訪問中國國內,同時也多次來到香港訪問和講學,在這期間相繼聘請楊振寧擔任香港大學“博文講座教授”,此后,他每年都要在香港居住三個月左右,為香港中文大學舉辦學術講座,1993年起,楊振寧先后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香港中文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
1999年楊振寧退休,4年后返回北京定居,退休后楊振寧依舊馳騁在教育事業上,這時候他先后兼任海南大學和廣州理工大學教授,為中國事業的發展繼續做貢獻
2015年4月1日,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成功回歸中國國籍,隨后他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