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東來作為一家普通超市,這一兩年逐漸成為當下的消費者關注熱點,今年更隨著業務擴張,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一盞“明燈”。
除了服務的原因之外,胖東來的聲譽主要來自它嚴苛的食品安全,最近網上更是流傳著胖東來的各種“科技與狠活”,當然,這些狠活是跟一般理解相反的,是為了更加安全。
其中比較出名的話題是胖東來賣的魚。“我們的鯉魚、草魚要比外面的貴2—3元。”一位胖東來前員工說道,原因是胖東來會把采購魚放在自家水產基地靜養15天。
他們自己養魚的水,當然是不包括孔雀石綠之類的真正“科技與狠活”。很多人都聽說過,中國市面上賣的淡水魚,有相當多都是孔雀石綠之類的化工品泡出來的,以刺激魚兒游動、活更久。
幾年前我在一家國內著名連鎖超市買魚,魚檔頭頂貼著標語:不包括孔雀石綠、XXXX……等一長串化工品的名字。我當時大開眼界,得謝謝他們給我重新上了一節化學課。
寫橫幅的人可能沒想到,他們無意中暴露了一個真相:說明那一長串化工品,都是淡水魚銷售鏈中會普遍投放的。
除了魚類,胖東來的食品安全還包括熟食、面食等等自營的加工食品。
比如面包,胖東來會專門注明面包中不含反式脂肪等等。在一些面食中常見的吊白塊這種“科技”,在胖東來肯定也是不用擔心會有的。
當胖東來成為網紅,被網友熱捧,其商業良心廣受贊譽的時候,我卻想說,胖東來的確很成功,但它卻是中國之“恥”。
為什么要打引號?因為當然并不是說胖東來真的是什么恥辱,而是反襯出了中國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
當食品安全需要一家企業自己來承擔、自己建立獨有的食品安全體系,那恰恰說明,公共的食品安全體系,已經差到了何等的程度。
另外,當公共責任從監管單位轉移到了企業自己,那也證明了監管部門的失職。對胖東來這是一種榮耀,但對于中國的食品安全,這是一記狠狠的耳光。
首先,胖東來是無奈的——如果公共食品安全真的有效,那么胖東來本不需要自己去承擔這么多責任。他們也為此額外付出了很多的成本,如果不是業務真的足夠好,也許胖東來就是被劣幣驅逐出去的那個良幣。
只能說,胖東來太幸運了。在我的家鄉,我見到過許多堅守食品安全的農產品企業,在廉價而劣質的垃圾食品“圍獵”之下,最終無以維持下去,只能關門。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在以前我生活的那座省會城市,我買不到能吃的雞翅和雞腿。
在市場里能買到的,全是來自東部某“農業產業化大省”所產的那種僵尸雞翅、僵尸雞腿,化凍以后明顯有一股化學原料的味道。這種雞翅和雞腿,恐怕只有在地攤上加以重料燒烤,才能壓得住其異味。
我也買到過注水雞翅,雞翅看著又肥又大,但化凍以后一下子縮水了。
為了放心,我還去買過本地一家著名大企業所產的雞腿,包裝精美,而且那家企業在當地聲名顯赫,你以為肯定沒問題。
結果,一袋五個雞腿,其中有三個形態很明顯和另外兩個不一樣,一看就是僵尸肉,好壞一起摻著賣的。
后來我終于發現有一家新的農業產業化企業,因為是新的,很注重品質和聲譽,價格比市面上的貴20%,但品質確實很不錯,跟盒馬賣的好雞翅差不多。
但過了半年我再去買的時候,那個肉店老板苦笑說,那家廠子已經倒閉了,雞翅太貴沒人買,現在只有以前那種劣質雞翅了。
胖東來所做的事情,就是在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環境下,自建一套食品安全體系、食品信用體系。它能在相對價格較高的情況下殺出重圍,其實有很多特殊、偶然的因素——比如當地政府的支持。
按照以往的情況,胖東來也很可能會像那些試圖做好品質的企業一樣,被劣質者淘汰掉。
然而,胖東來所做的事情,其實都是監管部門應該做的。
淡水魚的非法添加,難道不是監管部門應當去查處的嗎?如果有非法投放,難道不應該處以重刑?但我們很少聽說。
那些市面上零售的熟食、面條、米粉等,我們很難想象它們是如何在城鄉結合部的黑作坊里生產出來,在令人作嘔的環境中加工,還要投放各種科技狠活,然后通過供應鏈銷售到市場和各個零售店。
這些食物有的有簡陋的包裝,有的根本就是三無產品。
我以前做過一個實驗,將那種面條在夏天的常溫中放置了兩個星期,但它完全沒壞。后來我看到新聞曝光,這些面條里一般都會加入甲醛。
但這種面條的供應量極大,背后勢必有著極大的利益。那些作坊能將面條賣到整個城市的所有角落,這條不透明的供應鏈我們是不了解的。它們能始終做到不被查處,背后是否有利益輸送?
就更不要說那些病死動物做的肉制品,很多都作為肉餡進入了包子餃子店。還有什么毒牛肚、假鴨血……
食品安全的問題,原因除了相關部門的懶政不作為,其次就是腐敗。比如當一些大餐廳打點好了當地監管部門,他們拿鴨肉當假牛羊肉賣(這也是一種行業潛規則),還有誰會去查處?
前幾年我在一家主流媒體看到過報道,市面上的面條、豆制品等進行抽樣調查,發現加入了吊白塊的占比相當高。
吊白塊,化學名稱為次硫酸氫鈉甲醛或甲醛次硫酸氫鈉,是一種工業用漂白劑。
由于這種漂白劑是化學原料,使用后將在食品中殘留過高的有害物質,如二氧化硫和甲醛等,這些氣體可使人頭痛、乏力、食欲差,嚴重時甚至可導致鼻咽癌等,所以國家嚴禁將其作為添加劑在食品中使用。
難道中國人對于食品安全的渴望,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城市也開幾家胖東來?
所以,說胖東來是中國之“恥”,其實是中國食品安全之恥。
當年我買魚時看到的那些化學原料名單是一面鏡子,胖東來也是一面鏡子,它說它沒有放什么非法添加劑,那就說明市面上都會放什么非法添加,大家反著來看就行了。
在全網贊美胖東來的同時,人們更應當追問:當胖東來一枝獨秀,中國人的食品安全保障,整體上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我不敢想,你們敢想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