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丁卯
編輯|鄭懷舟 黃繹達
封面來源|視覺中國
本周A股市場維持震蕩盤整,熱點快速輪轉,周五市場放量拉升,滬指重回3400點上方,短期交投情緒活躍,融資余額繼續回升,市場風險偏好逐步修復。
整體來看,周內大小盤指數均呈現反彈趨勢,主要寬基指數方面,上證綜指周內上漲2.33%,深成指數上漲1.69%,創業板指數上漲1.94%,中證1000指數上漲2.59%。行業方面,申萬31個一級行業悉數上漲,其中鋼鐵、煤炭、機械設備表現最好;概念板塊上,培育鉆石、超硬材料和工業母機漲幅居前。
A股重回3400點
本周,市場延續了11月底以來的反彈,雖然周中一度出現縮量盤整,但最終在周五的放量拉升下,滬指重新站穩3400點上方,市場活躍度進一步走強。
目前來看,內外部因素交織影響下A股波動明顯加大,但隨著重要會議窗口的臨近,預計市場的風險偏好有望持續修復,且短期共識有望達成,推動大盤指數迎來新一輪行情表現。
9月底以來開啟的本輪行情,背后關鍵的推動因素一是政策轉向,二是市場情緒修復。目前央行、證監會、財政部、政治局會議、住建部等先后均有積極的發聲,表現出了對維穩經濟的決心,同時也強調了呵護資本市場的重要性,這表明政策轉向邏輯較為清晰,政策底大概率已經出現。同時,隨著政策積極表態,市場也給與了正面回饋,行情前期市場估值快速拉升,成交量持續活躍。
但10月底以來,隨著市場情緒的降溫,行情進入消化調整期,投資者開始對未來增量政策預期進行博弈,同時特朗普的再度當選進一步加重了中美及全球貿易不確定性的風險,在這種背景下市場的分歧加大,觀望態度濃厚。
目前來看,市場存在的分歧主要是對明年財政政策的寬松力度,以及能否通過刺激內需來抵消外圍風險上升的負面影響。
而短期看,由于當前主導市場波動的仍然是活躍資金,這類資金對政策敏感度較高,變化較快,在12月中央經濟會議前,實際增量政策沒有落地,政策博弈預計會不斷放大,帶動A股波動加劇。但好的一點是,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臨近,政策空窗期即將結束,考慮到9月后的政策基調以及明年外圍風險的進一步加劇,預計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應該有較為積極的政策表述,同時疊加近期制造業PMI、地產、消費等多個領域經濟數據的企穩回暖, 整體有望有效提升市場信心。
跨年行情預期下,關注什么?
跨年行情是 A 股市場經典的“日歷效應”之一。
從原因來看,跨年行情的出現主要是由于11月到次年3月A股基本面數據披露較少,市場處在業績空窗期。而此時恰恰是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重大會議召開的時間窗口,市場對未來政策的預期博弈以及次年的盈利預期都會有較為充分的釋放,同時險資等資金“開門紅”布局以及在歲末排名壓力下機構博弈行為的增多,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升股市出現波動。
過往統計看,跨年行情通常呈現三個顯著特征:
第一,“跨年行情”出現的頻率較高,收益波動大。
根據華泰證券統計,2010年以來,過往14年中有9年都出現了跨年行情。行情平均持續37天,Wind全A平均上漲11.4%,但大部分行情高點維持在當年12月,僅有2012和2019年持續至次年。同時根據海通證券的數據統計,以滬深300指數為觀測指標,其在2005-2023這近20年的時間里,跨年行情漲幅大于30%的年份占26%,分別為2007、2009、2013、2015、2019;漲幅在10%-30%和10%以下的年份則各占37%。
第二,政策驅動下“跨年行情”交易可能搶跑,行情的持續性和強度取決于政策、流動性和基本面能否形成有效共振以及前期的市場環境。
根據海通證券的統計,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國內經濟出現疲弱,為了提振經濟,2009年11月國常會宣布推出刺激經濟的四萬億投資計劃,政策刺激下工業增加值快速從-2.9%快速回升至11.0%,同時疊加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在基本面、流動性、政策面共同推動下這一輪跨年行情最大漲幅達36.2%。
第三,12月指數行情呈現一定動量特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為“賺錢效應”較好窗口。
根據華泰證券統計,2010-2023年Wind全A 12月漲跌幅與1-11月漲跌幅正相關,僅2012-2013年呈現明顯的反轉特征;12月初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上漲概率43%,平均上漲0.7%;會議中上漲概率36%,平均下跌0.1%;會議后至12月底上漲概率29%,平均上漲0.2%。
從當下國內基本面、政策面和流動性綜合判斷,目前跨年行情已經具備了啟動的基礎。首先,政策面上,如前文所述,9月底以來積極的財政政策相繼落地,政策轉向明確,隨著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臨近,考慮到前期的政策基調以及為對沖特朗普上臺后的潛在風險,預計繼續加大財政政策力度將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要方向;其次,基本面上,四季度包括制造業PMI、社零、地產等多項數據均呈現回暖跡象,經濟基本面壓力減輕;最后,資金面上,增量資金仍可以期待。保險和ETF目前流入趨勢較強,未來類平準基金也有望增加,零售資金也十分活躍。
綜上所述,預計今年的跨年行情依然非常有想象空間,在這種背景下,究竟哪些領域更值得關注?
根據華泰證券統計,2010年以來的跨年行情中,從結構看,市值風格略偏大盤,受益于穩增長和產業政策的內需和成長板塊相對占優。通過考察平均漲跌幅和相對全A勝率,“跨年行情”中大盤表現更好、但小盤彈性更大。非銀/建材/地產/輕工等受益于穩增長政策的板塊,以及傳媒/軍工/電子等受益于產業政策的成長板塊占優。
此外,跨年行情還呈現會前博弈、會中平穩、會后分化的特點。12月初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大盤占優,食飲/家電/社服/地產/非銀等行業領漲,其中社服(節日消費)、家電(搶出口)具備季節性景氣邏輯;會議中波動較小;會議后至12月底紅利占優,穩增長年份資源和消費品領漲,其它年份成長板塊領漲。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看法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我們無意為交易各方提供承銷服務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資質或牌照方可從事的服務。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