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老師想請教一個事兒,我的孩子上高一,住校,語文早自習的時候,老師讓默寫古詩文,她自己說那個古詩文已經默寫好多遍了都會了。然后沒有默寫,在寫數學作業,被語文老師發現了。語文老師讓她把課件給抄十遍,抄不完就不能進教室上語文課。然后我女兒就拿著課本出去了。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都是在教室外面上語文課的,我說要不要干預一下,找一下老師調解一下。她不同意,現在都是期中復習,也不想聽老師講課,想自己在教室外復習。我感覺她是有情緒的,不想找老師認錯。昨天我打電話,說還是站在教室外面,自己也不想找老師和解。我問抄幾遍了,說抄三遍,想請教一下這個事情,是我自己私下找老師調解一下,還是等孩子自己抄完了再來找老師呢?也有點擔心小孩有抵抗情緒,會對學習有影響,想聽聽您的意見,謝謝
【答】其實你提出這個問題背后恰恰反映的是當下我們思維教育缺失尤其是許多人邏輯思維欠缺的問題,當下,不僅學生、家長缺失思維教育就連教師也缺乏基本邏輯思維能力,這恰恰反映了當下教育的缺陷。我想從以下三個角度給予你解答,供你參考。
1、你提出問題是在昨天,不知道這個事情眼下的進展情況如何。我是在想,假設這個問題解決了,會不會你和你的孩子再不會對這個事情進行思考和總結了。從你的問題表述來看,是想解決這個問題的。說白了,就是找標準答案的。其實你提出這個問題的表述來看,你的重點并沒有從如何思考這個問題入手,而是想從問題的標準答案是什么入手。這反映了當下大多數家長的普遍的認知,這一認知和學生的認知層次一樣的,就是想找到解決問題標準答案,之后,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就萬事大吉了。這就是應試教育不僅把學生教的僵化了,也把家長教得僵化了,同樣也把老師的思維教僵化了。然而,這一解決問題的“找答案”思路本身就可以看出我們思維的層次,我們未能就事件本身能夠提升自己和孩子的認知水平、提升思維能力水平去著眼和入手。因此,我們就可以深刻感悟這句話的重要性: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
假設,作為家長你不是把這個問題停留在僅僅把這個事情的解決的層面上,而是去思考:這個問題反映了我的孩子在思維方式上有哪些需要提升的空間?我的孩子將來也將走入社會,她也將勢必會遇到與大學老師、輔導員、工作單位的領導的矛盾,如果這一思維方式沒有提升,會不會影響她將來的發展?我是否能夠以此事為契機不僅提高我的認知同時幫助孩子提升思維水平?等等。如果你將這個問題的層面放在提升孩子和你的思維水平和認知,甚至思維升級的高維度層面上。那么,你的孩子和老師當下發生的矛盾不僅不是壞事反而成為了你和孩子成長的良機和機遇。總之,當你或者孩子遇到難題或者矛盾時,你是在用成長思維方式去思考從而幫助自己和孩子實現思維升級,還是簡單用應試教育那種找答案的不需要深度思考的方式去解決,這本身就決定了不同的教育水準和孩子未來的發展前景。
2、你提出的問題基本轉述的是孩子表述的事實。請注意這是你的孩子向你表述的事實,這個問題很關鍵。要知道,要解決矛盾,不僅僅是這個問題,要有一個正確的思維方式那就是求實思維。也就是說,要把問題解決好,基本前提就是必須搞清楚事實本身。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說得就是這個意思。要知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和行動權。遺憾的是,你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尚不具備求實思維,在沒有了解這個事情的真實全貌的情況下,僅僅聽了孩子的一面之辭,就想知道解決師生矛盾的答案。這無疑于緣木求魚。因此,要解決好這一矛盾,作為家長不能僅聽孩子的說辭,在這里并不是對孩子不信任,而是要知道,孩子在描述事件的過程中,本身囿于表達能力有限、觀察能力有限可能沒有能力將事件的全貌較完整的呈現出來。況且,人性往往有一個這樣的弱點,就是在描述事實的時候,偏向于陳述對自己有利的事實。正是因為此,我建議是既然孩子不愿意你給老師打電話,那么你可以通過其它孩子的同學了解這件事的原委。
請注意,搞清楚事實本身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前提,是繞不開的。
3、假設你了解了情況,并且了解的情況正如你孩子所說,尤其是事件的關鍵情節,誠如孩子向你描述的一樣。那么,我們下面的探討才有意義。我再強調下,以下的推理是基于假設孩子向你描述的情況為真的條件下才可以成立的。
下面,我們就對當事人的思維方式進行分析,看一看導致這次師生矛盾思維方式的原因所在。首先,你的孩子的思維邏輯是:一是我的學習我做主,我要對我的學習負責。因此,我的古詩文已經默寫好多遍了都會了,老師讓我繼續默寫,我覺得沒有必要。二是你的孩子的思維具備學習效能觀念。既然默寫無助于提高古詩文的學習效果,那么,何不將默寫省下來的時間做數學作業。這樣做,無疑提高自己的學習效能。況且,我是班上學習又沒有調皮搗蛋,我何錯之有?
如果我們分析孩子的思維邏輯,這個思維邏輯是從學習這個角度來說是正確的,前者是教育要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要求,后者是學習要發揮學生主動性,力求效率的要求。
因此,你的孩子的思維邏輯本身沒有錯誤。這也是孩子不認為自己錯誤且不愿意與老師和解的根本認知原因。
但是,你會發現孩子之后的舉動與其認知:即認為自己沒有錯。有著不同一性之處。那就是孩子又主動被罰抄了三遍課件。既然孩子自己認為自己沒錯,為什么又主動抄了三遍課件呢?請你思考。我想說的是,孩子的思維的波動性表明,孩子在被罰的這個階段,在如何解決與老師的矛盾問題上她是有所遲疑的,并非她所說的那么態度十分堅定。也就是孩子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她現在仍然還沒有想好,她還是有些猶豫的,但當下仍然傾向于不與老師和解,更不可能向老師道歉和認罰十遍的態度。
其次,我們再分析下老師的思維。我想說的是老師的思維邏輯的核心是圍繞“權威”“面子”這兩個核心概念展開的。要知道,老師當下正在組織學習準備應對期中考試,壓力和焦慮心理的促成下,他們更傾向于關注學生整體的成績結果,加之,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絕大多數老師并未形成真正的上述所說的學生主體觀,學生學習能動性的正確的教育觀念。在他們的認知中,如何通過各種手段尤其是強制性的手段將學生們的成績提高上去,因此,樹立自己的權威,維護自己的面子至關重要。因此,在他們的認知中,對學生說的話是持有懷疑態度,對學生發揮能動性是持有懷疑的。正是由于老師的這一種靠權威和命令提高成績的認知和你孩子的發揮主體性和能動性的教育認知發生了根本沖突。
在老師看來,他一定是這樣想:一是你孩子說自己古詩文已經默寫好多遍了都會了,我作為老師是存疑,難道你這個學生說會了就真會了嗎?二是如果這個學生說自己默寫了多遍都會了,我就可以允許他可以不默寫,可以寫數學作業,那么其他學生會不會效仿?更何況這是語文早自習?我說的話一個學生不聽,就會有第二個學生不聽,如果這樣發展下去,今后我將如何組織語文教學,我的權威和面子何在?
正是因為此,老師需要對你的孩子一點顏色看以儆效尤。三是我通過讓他在教室外罰站,并且抄寫課件進行懲罰,逼其妥協,樹立我的權威,從而為將來的教學活動展開掃清障礙。(如果從邏輯這個角度來看,這個老師的懲罰邏輯就是自相矛盾,既然要通過剝奪學生的聽課權以示懲罰,卻與此同時又讓孩子抄寫課件增加學習量以示懲罰。這本身就表明語文老師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不強的)
總之,從老師的思維邏輯來看,他的邏輯并非是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應有的邏輯,而是軍隊中長官對士兵管理的邏輯即軍令如山,無條件服從命令,確保整齊劃一,軍令暢通。
通過對師生兩人的思維分析,這位家長你就可以知道這一持續一周的僵局原因所在。你的孩子的邏輯是符合教育規律的,符合人格獨立、思想之解放的,卻是理想化的、個性化的邏輯,語文老師的邏輯是不符合教育規律的,卻是符合現實的、集體性的、普遍性的當下學校教育的存在。他們兩個人的矛盾并非僅僅是兩人性格和溝通方式的矛盾,而是反映了當下僵化的教育體制和追求自我教育個性化和追求人格獨立、實現自我價值學子的內在矛盾,因此,這一矛盾已經絕非簡單的誰是誰非的問題。
通過以上分析,就可以知道這一次僵局破解并不容易。因為處于強勢地位的老師自然不會輕易妥協,如果他向全班宣布你的孩子如果不抄十遍課件就不能返回教室的情況下,他更會礙于面子不會做出輕易妥協。除非,這個老師有一定的智慧,自己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下。比如說,看在你孩子抄寫了三遍認罰的態度轉變以及在教室外已經被罰一周多的處罰的結果下,他給自己以臺階下。
而你的孩子自認為自己沒有錯,不愿意接受這樣的懲罰,結合她的青春期特點,她也不太容易做出完全妥協。即抄完十遍課件,灰溜溜返回教室,這樣的話,她如何在同學面前抬起頭?她的臉面如何放?
正是因為此,我想對你說的是下一個思考的維度就是利害的權衡,這一點需要務必告訴孩子,因為她將來走向社會,需要學會利害的權衡分析,而不僅僅停留在理想化的堅持層面,雖然她是有道理的。
第一,因為這件事情把事情鬧大,對你的孩子是不利的,而且沒有必要。要知道你的孩子今年高二了,也是比較關鍵時期,這個不利因素我不必詳說。第二,解決的方案原則是既要照顧老師的面子又要考慮到孩子的自尊,要找到一個能在全班學生面前顧全兩人面子的辦法。由于我不了解具體的實際,我想你應當出面與孩子先溝通,把自己的想法和我對老師的分析說出來,聽聽孩子的意見。之后,我建議最好與老師溝通下,你作為橋梁和緩沖器,協調好兩者的意見,商量一個讓雙方都能夠下臺階的具體辦法。
以上是我通過思維方式的分析給你的建議,由于我不在現場,有很多的信息迷霧一定遮蔽我的判斷,我僅僅是通過你的孩子的敘述和一般的邏輯規律性給你提供一些參考性意見,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