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北京的很多美食,都是藏在胡同里的,需要慢慢尋找。就像我前兩天去的這家曲廊院,就藏在東四十一條的胡同里。
雖然胡同里沒有停車位,大部分客人都需要步行前往,仍然擋不住這家餐廳連續幾年登上米其林和黑珍珠的榜單,足以見得其特別之處。
這次來曲廊院,隔的時間有點長,進門發現空間和很多布置都發生了變化。
進門的位置增加了板前的座位。客人菜單上的幾道前菜,均在這里品嘗,然后再回到大廳進行正式用餐。落座之后面前是假山石頭與各種植物,板前做好的前菜就直接放在植物盆景里或者火山石假山上,整個過程有一種與大自然交融的感覺。
而原先隱藏的廚房,現在做成了半開放式。客人在包間或者大廳都能看到廚房里師傅們的制作過程。
還有一些細節的改動,也讓整個空間更加開闊,明亮。各種植物的處理,使得餐廳充滿自然氣息。餐具的選擇也以古樸,優雅為主,更加符合餐廳的整體氛圍。
這次用餐雖然依舊是秋季菜單,不過從食材的選擇和搭配上還是非常合理,且充滿驚喜。
【油封雞腿肉、金線蓮】
這是一道非常有意思的菜,融合了多國料理的元素在里面。細細品味的同時,還可以真切感受到各國料理的滋味在口中碰撞出火花。
油封鴨腿,是一道法國名菜。其實可以油封的不止是鴨腿,也可以是雞腿,風味各異。這道油封雞腿里還包裹了一整只蟹腿肉和一棵香芹,讓味道更加豐富。
吃的時候,建議分成上下兩部分來吃。上半部分是半透明的白色柚子醬啫喱,吃起來清新爽口;下半部分是咖喱與法式芥末醬混搭,復合的口感讓味道更加濃厚。
最后,從鮮金線蓮盆栽里剪下一片葉子,來泡茶,口感非常特別。
【閩東大黃魚】
這道菜讓我想起了紅樓夢中的一道名菜“茄鲞”。雖然黃魚只有那么一小塊,但是制作復雜程度,以及配菜之多,一定不輸于四品金陵織造家的私宴菜。
黃魚上面的泡沫是一層橘子做的啫喱,紅色的粉狀物是番茄皮做成的粉,整體吃起來有一點點淡淡的酸甜;魚身下是冬瓜打成的茸和切成小塊的焦糖蘋果;再下一層是焦糖洋蔥與蔥燒海參汁墊底。整道菜,味道富有層次,值得細細品味。
【甜燒河鰻魚,酸菜米飯】
又是一道多國料理混搭的菜。甜燒的河鰻魚汁濃肉厚,滋味甜膩,讓人想起了日本的鰻魚飯。
但是米飯就很特殊了,用了黑糯米和東北有機鴨稻米。兩種米的口感并不相同,吃起來里面還混雜著餐廳自制酸菜切成的小顆粒,一口下去,口感極其豐富,甜、酸、硬、糯交織,讓人很難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