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雷導的史詩巨著《角斗士2》上映。由于之前的《拿破侖》撲街,這部續作的表現令我非常忐忑。深怕興致勃勃去嘗鮮,最后卻吃一嘴排泄物。
果然,看完后的我輾轉反側,實在不吐不快!今天就和大家品鑒一番!
完全脫韁的歷史故事
雖然風格精致 但《角斗士2》的歷史背景相當抽象
雖然電影是一種藝術,不可能完全追求歷史真實,但錯到離譜依然很難讓人接受。尤其當你標榜自己的作品是歷史片,就應該把基礎背景、人物特性和事件發展都梳理清楚。實在覺得困難,也請改編的自然些。
奈何雷導對此并不在意。自從2004年的《天國王朝》票房不佳,這位善于拍攝大場面的導演就開始明顯變化,不斷削弱作品與歷史背景的契合度。譬如讓二戰風格的登陸艇,出現在羅賓漢生活的12世紀,以及讓中世紀風格的騎兵穿越回摩西時代。或許制作起來更方便,觀影門檻更下沉個,卻不利于人物塑造再與情節編排,只能創造一次次大跌眼鏡。
《角斗士2》開篇的跨海攻城戰 毫無鋪墊和交代
本片開場,雷導就來一段歷史背景的奇妙展現。既不按照歷史背景進行敘述,也不介紹電影宇宙里的平行世界。觀眾們只看到羅馬大軍突然殺到努米底亞,然后回見兩個突然出現的皇帝。
對熟悉羅馬歷史的觀眾來說,這樣的安排非常奇怪。歷史上的康茂德皇帝被殺,原有的皇室血脈已經斷絕,從而引起佩蒂納克斯、尤里安、尼格爾和阿爾拜努斯的爭相稱帝。最后是塞維魯擊敗所有對,開創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王朝,死后再傳位給兒子卡拉卡拉與蓋塔。
開創新王朝的塞維魯 全篇里一個字都沒提到
對不懂歷史的觀眾而言,因為是《角斗士1》的續作,很多人會提前補番,容易聯系到前作的老皇帝。結果是電影從未交代卡拉卡拉和蓋塔身世,留出太多空白干擾理解發展。
更為可悲的是,這種迷惑行為在人物塑造方面尤其突出。比如卡拉卡拉和蓋塔,歷史愛好者知道他倆的父親塞維魯皇帝在遠征不列顛時突然病倒,猶豫不決中才促成共治局面。而且共治時間很短,只有一年不到,兇狠強勢的卡拉卡拉就對相對耿直善良的蓋塔痛下殺手。隨即大肆清理同情或支持兄弟的人,由此招來元老們憎恨。故而后來在遠征帕提亞時,被馬克里努斯教唆衛兵殺死。
卡拉卡拉的雕像與色彩復原
不過,這段往事在《角斗士2》里被雷導完全推翻。卡拉卡拉直接化身弱智,而蓋塔又唐突強勢起來。后者的被殺,完全是馬克里努斯誘騙唆使結果。而前者銷戶則是因為主角大鬧競技場,給老謀深算的馬克里努斯提供刺殺機會。
若觀眾無任何歷史基礎,雷導給出的設定必會造成不少理解障礙:
兩個皇帝怎么實現統治?
馬克里努斯有為什么敢殺他們?
一個人沒有皇室血統,為什么能被接受上位?
通篇下來,作為絕對主角的倆兄弟根本沒立體性格,更沒有完整的行為邏輯,純粹淪為推進劇情的工具人。不僅令歷史愛好者嗤之以鼻,普通觀眾更是容易一臉懵逼。
《角斗士》2里的卡拉卡拉(左)和蓋塔(右)
此外,一些前作中的人物也出現在續作中。比如老皇帝奧勒留的女兒露西拉,導演還為安排名為夫阿卡修斯的新丈夫。不過,歷史上的露西拉根本沒活到塞維魯王朝,至于滿載榮耀的阿卡修斯根本就查無此人。
事實上,塞維魯王朝的確出過幾位狠人,非常適于直接拿來充當角色。比如地位很高的禁衛軍長官帕皮尼安努斯,完全可以替代原創的阿卡修斯。另有擔任執政官的佩蒂納克斯皇帝的之子。他們都身居高位,還因為反對卡拉卡拉殺蓋塔而被處決。
“紅毒蛇”阿卡修斯 又一次在肉搏勝利后被殺
然而,雷導就是要生造一個莫名其妙的阿卡修斯,至于為什么對兩兄弟反感卻毫無交代。更加搞笑的是,一個暗地里攛掇丈夫謀反的狠辣女人,竟然為兒子不惜讓阿卡修斯推遲叛亂。一個戰功赫赫、準備謀反的將軍,竟然真就同意愚蠢主意。這倆新人物的塑造,顯然是雞肋般工具人。
最后是馬克里努斯,在人物塑造方面透露著草率。他的歷史原型出身低微,最高也就攀升到騎士階級。幸得塞維魯賞識,提拔成皇帝的應訴官。在卡拉卡拉殺死塞維魯家族信任的禁衛軍長官帕皮尼安努斯后,又憑借著與皇室的關系被提拔接任。雖成功干掉舊主,卻不幸在內戰中失敗殞命。
一個羅馬禁衛軍統帥 在電影里就像個異域奴隸販子
以至于有朋友問我 他和前作那個真奴隸販子有什么關系
如此順暢的歷史事實,似乎難入導演法眼,又沒工夫細細打磨人物。哪怕他是第一反派,也不配獲得出場介紹。只靠一點阿諛奉承就換來皇帝信任,還莫名其妙的擁有禁衛軍支持,能替皇帝下令出城鎮壓叛軍。最后的落幕同樣搞笑,不試圖爭取禁衛軍幫助,硬要和主角來場單挑。
這類局促必然影響劇情編排。比如要推翻卡拉卡拉和蓋塔兩兄弟,但給出的理由卻相當牽強,竟然是皇帝不斷發動戰爭太殘忍。另有虛無縹緲的共和理想,并且把源頭歸到前作里的老皇帝。但看過《角斗士1》的朋友很清楚,康茂德從未打算還政于元老院,只打算指定馬克西姆斯將軍為繼承人。可見續作的設定水準,儼然是連前作都要打臉!
卡拉卡拉在母親面前刺殺弟弟蓋塔
電影里的反叛劇情也是草率敷衍。塞維魯時代的羅馬城的防衛力量,包括日耳曼衛隊、禁衛軍、武裝消防隊和城市步兵大隊,總計不少于20000人。周圍還有第二帕提卡軍團駐扎,以及駐扎在奧斯提亞港的一個城市步兵大隊。
面對如此龐大的兵力,阿卡修斯叛變竟只準備5000軍團士兵,根本不夠塞牙縫。哪怕你為增加突然性而不能使用大規模部隊,這點人數也難以成事!對此,導演只能搞出一套設定,那就是城禁衛軍只略多于叛軍。
奧斯提亞就在羅馬城附近 在克勞狄皇帝前是羅馬城最重要的港口城市
即便是電影所在時代 也不是可以忽視的地方
主角的騷操作同樣讓人大跌眼鏡:
怎么讓一位萍水相逢的醫生,甘愿冒險幫自己送信物?
這個醫生居然還真就忠臣執行?
忠誠于阿卡修斯的軍團又為什么要聽落寞皇室成員?
主角殺死馬克里努斯后,發表慷慨激昂的共和民主理想。然后只字未提!這一切的一切全透露著草率兒戲!這種參考歷史又不好好利用的做法,只能用擰巴來形容。最后塞到觀眾嘴里的不是美味麻花,而是一塊餿臭破麻繩!
這么大的場面還以為要打起來 結果只是對峙著主角個人秀
歷史顧問的掙扎
《角斗士2》里的道具水平很高
雷導不尊重歷史,不認真編新劇情,唯獨對道具比較上心。電影里的士兵們裝備大多沒問題的,甚至貼心到準備多款頭盔、盔胸。
比如常見的意大利式頭盔、蒙式頭盔和科林斯式頭盔,以及肌肉胸甲、古典鎖子甲、環片甲和古典鱗甲。甚至連影視劇里不常見的weiler式頭盔、Niederbieber式頭盔、希臘4型胸甲,浮雕金屬肌肉甲與浮雕脛甲都有體現。
《角斗士2》的道具甚至比前作更符合歷史
哪怕最被詬病的努米底亞軍隊,都佩戴著600年前流行的弗吉利亞盔。根據浮雕和考古實物,我們知道這種頭盔在公元后還在使用,甚至持續到4世紀都沒有淘汰。公元后的士兵浮雕,同樣有混合使用柯林斯頭盔+環片甲的詭異組合。
唯有禁衛軍看上去非常奇怪,添加鱗甲裙子和一身黑色。前者毫無歷史證據支持,后者更是沒可能發生。因為黑色被羅馬人視為喪服顏色,禁衛軍不可能穿的如此不吉利!
公元后的弗吉利亞頭盔實物
與之類似,電影里出現的騎兵裝備沒問題,步兵旗幟也沒有問題。但在一些場景中,騎兵莫名其妙使用橫向長條形旗幟。這在那個時代幾乎沒出現過,他們主要使用豎立的方旗或龍旗。
公元2世紀以來 羅馬騎兵常用的龍旗
同樣的問題還有機械裝備。在開場激烈的攻城戰中,我們可以看到雙方有各種大小的扭力雙臂弩和扭力單臂拋石機。而且樣式基本準確,顯然是對古典時代的投射機械做過研究。另一方面,羅馬的戰艦樣式包括船上塔樓都符合歷史形制。甚至戰艦上搭載塔樓攻城、弓箭手躲在步兵盾陣后等等細節,都是有歷史依據的表現。
可惜,這么專業的道具復原,偏偏給守軍搞出一個配重投石機。要知道在古典時代根本沒有這種機械,必須等到公元12世紀后才能遇見。這幾乎是任何一個熟悉古戰的觀眾都要感覺違和。
這個片段乍一看還以為是《天國王朝》
其他方面的擰巴細節也比比皆是。比如能看到一些胸像是上了色,這確實符合歷史,希臘羅馬人是會給雕像上色的。但是雷導的畫面里,胸像只有衣服上色,皮膚、頭發全都沒有上色,仿佛道具做了一半沒錢了。
古典雕像的上色復原
最后,主角在一面墻上看到老爹留下的盔甲武器,下面刻著《角斗士1》主角馬西姆斯的拉丁文名字。其中u按照古典拉丁文的方法寫成了V,非常符合歷史。但盔甲上方的格言卻用英文拼寫,一個大大的how令人忍俊不禁。雷導你要是怕觀眾看不懂拉丁文,咱那個u也別寫v了成么?!
預告片上的Maimus銘文
從以上種種不難看出,《角斗士2》的歷史顧問應該是下了功夫。可惜雷導極為不尊重這些,導致出現復原了又沒完全復原的窘狀。明明一些細節透露出對歷史的了解,卻在另一個細節上犯低級錯誤。幸運的是,雷導精力有限,沒法在道具等細節方面全部原創,才讓這部電影不至于一點看不下去。
綜上所述,《角斗士2》作為爆米花電影都不合格,更不能比肩20多年前的《角斗士1》。對歷史愛好者來說,簡直可以用災難來形容!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