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網 用文學點亮夢想
具有影響力的文學平臺
擁有二十多年圖書出版經驗
出版優秀文學作品 培育知名青年作家
青年作家網長期致力于圖書策劃、編輯、設計、出版、印制、發行和宣傳等工作,與國內五十多家大型出版社簽署戰略合作,攜手打造高品質的出版品牌!
安排新華書店、京東、當當、淘寶等線上線下多渠道上架發行,國內外三百余家省市級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收藏!
詩歌、小說、散文、童話、傳記、志書、社科等體裁不限,均可出版!
獨立書號、電子書號和叢書號出版,微信咨詢:2416378191
《文韻三清路》
作者:楊七芝
策劃單位:青年作家網
出版單位:陜西旅游出版社
ISBN:978-7-5418-4550-5
定價:68.00元
作者簡介:
楊七芝,出生上海書香門第,祖籍紹興。曾赴北大荒兵團,后插隊三清山北麓,曾是上海市總工會專職畫師,已退休。20世紀90年代創辦“三清山書畫院”,并擔任院長。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知青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青年作家網簽約作家、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有多篇文章在報刊上發表,并入選作品集出版;先后榮獲首屆“中國知青作家杯”征文大賽的“散文十佳”、第二屆“中國知青作家杯”征文大賽的紀實文一等獎、第四屆“中國青年作家杯”散文組一等獎;已出版專著《風雨三清路》《詩意三清路》。榮獲青年作家網“2023年度優秀作家”。
前 言
說不清的三清山
文/葉辛
去過江西的三清山多次 ,也曾為三清山寫過散文。這一次,看到楊七芝女士為三清山寫了一本書,我真是又驚又喜 。心中忖度:三清山真有那么多東西可寫嗎?
三清山,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它是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
楊七芝女士的《文韻三清路》是一部以三清山為主題的作品。這本書作為《風雨三清路 》《詩意三清路》《文韻三清路》三部曲之一,展示了她為三清山傾注終生的情感,也展現了她在文學、藝術方面的卓越才華。楊七芝和我是同時代人 ,她出生于上海的一個書香門第,祖籍在紹興“四知堂”門下,詩樂書畫多才多藝,繪畫成就同樣頗高。她的作品曾在海內外展出,多次接受中央、上海、江西省電視臺和報刊媒體的采訪,獲得過國內外大獎。然而,她并沒有滿足于個人的成就,而是將目光投向了三清山。這座她與先生劉鵬飛畢生久居的名山,在她的心目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和情感。
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應邀與國內外媒體組織的一些著名人士考察三清山。艱難地攀登過最高峰,身臨飄渺神奇的仙境,體驗云海的交響,松濤的綠洲,令人深深陶醉!那時,我根據切身體會,寫了一篇散文,后來我又多次受邀游覽了三清山各處盛景,只覺得一次和一次感受不同, 那山色景觀美不勝收。狹長彌高的“一線天” 高處不勝寒,只有勇敢者才能見到玉皇頂景區的壯美:“三龍出海 ”“母子峰”“獨秀峰”,遠眺端莊靈秀的“司春女神”,仰望“蓬萊三島”與“玉京、玉虛、玉華 ”三座主峰。沒想到20年以后,楊七芝女士創作了一幅水墨國畫,饋贈予我,珍藏身邊。這是三清山人對我的尊重,也讓我創作之余,可以展開她的作品重溫三清山的美景。
當年,楊七芝女士在北大荒兵團五大連池屯墾戍邊,我在貴州修文縣砂鍋寨務農。同樣的面朝黃土背朝天 ,汗水耕耘熱血拼搏。芳華之春為祖國的南北國防與農業建設,酸甜苦辣犁鏵開來,我們都有著相似的《蹉跎歲月》經歷和感慨。據她說是在20世紀90年代看電視劇《孽債》時知道我的,沒想到十年前我和楊七芝都在上海市知青歷史文化研究會相遇。在我講課和參加活動的照片中,時常可以見到她的身影 ,她從不嘩眾取寵而是靜靜地聽課,有一次默默地送我幾本她出版的書與畫冊,靦腆地說:“不好意思,敬請葉老師多多指教!”
在《文韻三清路》中,她以細膩柔媚的筆觸,描繪了三清山的自然景觀、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她的文字猶如一幅幅生動的畫卷,讓讀者仿佛能置身于三清山妙相莊嚴之中。感受到那清新的空氣,巍峨的山峰,淙淙潺潺流淌的泉水,繁花似錦的原始山野……同時,這部作品也是楊七芝對三清山文脈的一次深度挖掘和梳理。她通過對三清山自然歷史、道學文化、民俗風情等方面的研究,為讀者呈現了一個更加全面、立體的三清山面貌。在創作過程中,她不僅展現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也為三清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作出了貢獻。難能可貴的是,楊七芝在書中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考。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把三清山作為自己的藝術搖籃 ,讓玉山成為創作的源泉。她講述了自己的坎坷人生、鑄魂追夢以及對生命的樂觀豁達。這些感悟不僅賦予了作品更深的內涵,也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了啟發和思考。
《文韻三清路》是一部值得一讀再讀的作品。它不僅讓我們領略到三清山從洪荒開天地、鬼斧神工天造地設的奧秘 ,更讓我們探究:法本自然成道氣,宇宙及萬事萬物變化的規律。也讓我們感受到她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切熱愛和對華夏民族文化的崇尚與執著傳揚。“一片丹心傳真理,于百世千世萬世。”這段話是她與先生開發、宣傳、扎根三清山傳播真善美的座右銘 ,我們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她的專題首頁,更能體會到,在一對老知青漫長的歲月里,如何創辦三清山書畫院,給這座名山增添了文氣和書卷氣 。在玉山的鄉間小路上,時刻回響著她熱愛三清山與冰溪河的別樣情懷。哦!真是說不盡的三清山!都在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快節奏的時代,能夠讀到一本充滿溫馨和智慧的作品,無疑是一種享受。最后,我要感謝楊七芝為廣大讀者帶來了這樣一部優秀的作品。
“登殿步虛升太虛上之無上,入門求道悟真道玄之又玄”這是三清山古代文人賦予我們的求學之路。我相信,楊七芝女士今后定會百尺竿頭 ,寫出更出色,更雅俗共賞膾炙人口的作品來。我更相信,《文韻三清路》會成為三清山的一張文化名片,也會成為廣大讀者心中的一份美好記憶。愿這本書能夠像三清山的清風明月一樣,吹拂每一位讀者心靈的寧靜,溫暖每一位文學愛好者純潔的胸懷。
是為序。
葉辛
2024年1月22日
作者簡介:葉辛,出生于上海,為著名作家。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文聯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國筆會副主席,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第六屆、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創作了大量知青題材的文學作品,短篇小說《塌方》獲國際青年優秀作品一等獎,《家教》獲《十月》文學獎,《孽債》獲全國優秀長篇小說獎,《蹉跎歲月》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長篇小說三部曲《巨瀾》入選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百部紅旗譜”大型系列叢書。由葉辛擔任編劇的電視連續劇《蹉跎歲月》《孽債》《家教》獲全國優秀電視劇獎。
序 言
詩情畫意三清山
文/孟翔勇
楊七芝女士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作家和畫家,也是我們中華知青作家學會的骨干和驕傲。我非常高興能夠為她的《文韻三清路》散文集作序。
我與楊七芝素未謀面,曾相知于“中國知青作家杯”全國征文活動的文章中。她的作品以獨特的人格修養,呈現了那個特殊年代知青人終生難忘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三清山書畫院院長楊七芝不僅文采出眾,而且詩畫成就斐然。她是專業畫家,網上可以瀏覽到她的畫作,我尤其欣賞她的山水畫作品,其山,氣勢磅礴,其水,粼粼如碧,縷縷如云。
楊七芝的文學作品尤以寫山寫水為上,字字珠璣,如詩如畫。例如她在《中國知青作家杯散文十佳中》撰寫“冰溪河的春天”一段:“我一直想走下去——走到西下搖紅的夕陽里;醉倒在萬柳洲的叢林翠煙里;醉倒在碧波潺潺的冰溪河里;我像酣醉在干紅一般的酒河里……”那種熱愛鄉土人情的摯誠,讓人忍不住復讀N遍。散文絕不是報流水賬,而是寓情于景,像潮水一般鋪開再收攏,婉約間讓文韻輕松流暢。像這樣精粹而又唯美的句式在她的作品中比比皆是,閱讀楊七芝的作品你會真正體會到“詩情畫意”這四個字的內涵。
祝賀楊七芝的紀實文章《雪域霜花》在2023年第二屆“中國知青作家杯”全國征文大賽中又獲得了一等獎,并入選文集。知青人才難得,德藝雙馨更難得 。楊七芝謙虛地拜我為導師,也因此成為我們互相切磋,微信交流的師生友誼。重溫知青揮灑熱血報效祖國的青春歲月。
在《文韻三清路》中,楊七芝以上海、北大荒、三清山和冰溪河為背景,講述了自己“艱難方顯勇毅,磨礪使得玉成 ”的不斷成長過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能理解她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敬畏人生,敬畏大自然的易經哲理。她的文字簡潔明快,情感真摯深沉,讓人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她的勇敢堅韌和自強不息。
同時,她與先生劉鵬飛的浪漫愛情故事也為這部作品增添了不少色彩。20世紀80年代楊七芝與劉鵬飛先生相識于三清山,兩人因共同的愛好和追求而相互吸引。在三清山的見證下,他們的愛情如同“出水芙蓉”純凈而美好。20世紀50年代,劉鵬飛毅然離開了自己的故鄉,作為老知青投身于江西老區的建設事業中。他是最早扎根于三清山的開發者,用汗水和心血澆灌了這片神奇壯美的紅土地。20世紀70年代劉鵬飛的一組三清山照片和專著聲名遠揚譽滿全球,但他并沒自滿,而在三清山刻好了墓碑,立志將自己的后半生奉獻給三清山,用鏡頭、文字與書畫記錄下了這座山的四季晨昏,風云變幻。
楊七芝作為一位來自上海的知青,曾在北大荒度過了艱苦的歲月。生活的坎坷和愛情的受挫讓她心灰意冷,然而,命運卻在這個關鍵時刻為她帶來了轉機。山為媒,畫作緣,倆人相知膜拜志同道合成為神仙眷侶。他們在玉臺彈琴作畫、吟詩詠賦,在響波橋山莊共同度過了浪漫而美好的時光,他們的愛情故事始終成為媒體傳播大眾喜愛的一段佳話。楊七芝從江西返回上海后,又一次扎根山區?如果不是熱愛三清山與文化藝術,她怎會放棄大都市的優越與高薪長居鄉間呢?每當人們提起他們名字,都會想起他們在三清山幾十年奉獻的點點滴滴。他們的愛情故事與業績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廣泛傳誦載入史冊。
劉鵬飛先生畢業于南昌教育學院中文系本科,是院校拔尖人才,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楊七芝在文學和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精彩。她的作品生機勃勃淋漓盡致,家國情懷風格獨特,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本散文集的封面圖就是她原創國畫,能讓我們在欣賞她文學魅力的同時也能領略到她山水藝術的魅力。
作者的畫風文采得益于大自然的熏陶,因為天資聰穎,她16歲就考入上海美校,1968年知青上山下鄉,她到北大荒養馬,騎在馬上的少年畫家其視覺是我們常人無法理解和想象的,無垠的大草原鑲嵌在藍天白云中,那一刻她心中靈感在涌動,萬般豪情讓她銘志把一生獻給文學獻給藝術。于是,在1983年,當她第一次登上三清山的時候,她就人在山中,畫在心中了。在這座大山里她找到了藝術創作的源泉,找到了愛情的家園,找到了生命和藝術的歸宿。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相信,楊七芝在文學的追求中,一定會不斷創新、碩果累累,一定會讓更多的親朋益友和讀者喜歡。
最后,借楊七芝女士的一段話贈送給各位讀者:“人間的相逢是一首有胸懷有柔情的歌。人生,就是在一場又一場地相逢中度過。有時相逢只一瞬,卻需要付出各自的努力——山一程,水一程,風一程,雨一程。冰雪無痕,掛滿淚痕,咫尺天涯皆有緣……”千年等一回,讓我們大家珍惜相逢相知的情緣,將躬耕傳揚中華民族文化底蘊,為祖國和民族復興賦能奉獻。
孟翔勇
2024年1月22日
作者簡介:孟翔勇,本名孟祥勇,遼寧沈陽人。199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任遼寧作家協會《文學少年》編輯部主任、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少年作家班主任、北京大學青年作家班主任,現任(香港)中國青年作家學會董事會主席、(香港)中華知青作家學會董事長。海南海島作家村文學創作中心法人。從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中篇小說集《遙遠的茅草屋》、短篇小說集《藍辣椒》、長篇小說《空中花園》《地主的女兒》《大女孩》《紅地毯》等多部。主編《中國少年作家優秀作品選》、《新概念寫作與訓練》《中國青年作家綠蔭叢書》《永遠的知青》等百余部。
※本文由青年作家網編輯部發布
★近期已出版圖書★
作家會員申請表
投稿出版
掃碼填寫
多重福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