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頭條/中國
沒有不被水流過的土地
沒有不被商業塑造的城
【“IT時報”近日報道稱,2024年堪稱“低空經濟元年”/來自截圖】
吾球商業地理:
空天是人類的未來。太空太遠,但低空也不近。如何抓住低空經濟,還需要時間。但在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盡早占領低空產業,卻是城市競爭的又一場官渡之戰。當年的曹操,正是在官渡之戰中以弱勝強,進而奠定了北方霸主地位。
采寫/朱亞棟;
主編/王千馬;
圖片/網絡(侵刪);
編制/大腰精+牛兒響叮當+喲嚯
先有:跨界注冊一家無人機運營公司,打算用無人機,把自家的小籠包從標準化工廠“空運”到各個門店,以提升顧客對食物新鮮度的認知和滿意度;
后有:山東平陰縣以9.24億拍賣30年的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
很多人因此高呼政府從“賣地”到開始“賣空氣”(賣天),只能說這么理解有點太過于武斷和片面。在山東平陰“賣空氣(賣天)”之前的11月18日,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航業務部、無人機工作委員會主任孫衛國在2024國際電動航空(昆山)論壇上透露,中央空管委即將在六個城市開展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試點。據悉,六個試點城市初步確定為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重慶,試點文件對航線和區域都有相關規劃,對600米以下空域授權部分地方政府,這才有了山東平陰縣9.24億拍賣30年低空經濟特許經營許可權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城市!
【在低空飛行和陸地行駛之間來回切換,一定帶來城市交通的變革/來自截圖】
民眾和社會輿論對于低空經濟有那么大的誤解,原因大概在于之前中國各級政府通過“賣地”式的地租經濟發展繁榮了二三十年,而這發展繁榮背后的代價是“掏空了底層的六個錢包”,毀了“90后截止以后年輕人的未來”和中國“工業化升級的時間”。而政府通過“賣地”式的地租經濟發展除過完善了基本的社會基礎設施外,很難見有更大的建樹,卻給全民留下了堪比“三十年房貸”的“政府債務”,而這些債務最終的買單人依舊是曾經的“掏空六個錢包的買房人”和“90后00后這些錯過和沒有享受到經濟發展紅利艱難求生的底層中產牛馬”,這是整個社會輿論對于“低空經濟”不認可的根本性原因。
這也導致了平陰在輿論場被質疑,也有可能被誤傷。但是,不管頂著怎樣的罵名,很多地方還是要聞風而動。一方面,這是新賽道,意味著新機遇。另一方面,可以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寧錯勿過。這大概也應該是平陰發展低空經濟的動機!
而要真正看“低空經濟”的發展潛力,也許去看今年的珠海航展和這次選定的eVTOL試點六大城,多少能得到一些答案。
01.
從無人機延伸的低空經濟
Low altitude economy
2024年度的珠海航展很硬核,尤其是“機器狼”和無人機編隊的組合和應用,讓中國全民乃至全世界看到中國在無人機械應用方面的能力,用馬斯克轉發中國無人機表演后的話說:“白癡還在生產有人的F35。 ”
說起無人機,也許大家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大疆。沒錯,這個起家于深圳的企業,如今已是全世界最大的最成熟的無人機制造商。所以,開展eVTOL試點的六大城市包含有深圳,也是理所當然。
不過,大疆一開始做無人機,主要是航拍。無人機最早的應用也是航拍!從航拍無人機開始,中國的無人機產業開始做延伸,從而形成今天的貨運和客運無人機,目前最知名和成熟的還是貨運無人機。最著名的故事還要是順豐為了讓送快遞卷出新高度,讓四川騰盾公司研制出一種無人機,因為性能卓越而被軍方入編成雙尾蝎無人轟炸機,從而被廣大網友調侃說:本來是要打京東,結果用來打東京,順豐哪有順手快?
【雙尾蝎無人轟炸機/來自網絡】
無人機的出現,也讓低空經濟逐漸有了眉目。今天我們所說的“低空經濟”,是指以低空空域為依托,航空器為主要載體,涵蓋載人、載貨等各種低空飛行活動的綜合經濟形態。低空經濟具有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成長性和帶動性強,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也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
從產品分類來看,低空經濟包括 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無人機(消費級、工業級)、直升機、傳統固定翼飛機等,而低空經濟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及部件,可分為航空部件、航空發動機、航空部件及航空航天系統;中游為低空經濟產品,包括無人機、直升機及eVTOL;下游應用領域包括低空物流、飛行駕照培訓、醫療救護、低空旅游、航空攝影、空中巡查等。
據統計,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達5059.5億元,增速達33.8%;今年上半年新注冊無人機近60.8萬架,持有現行有效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的無人機企業總數超1.4萬家!
那么,有個問題,為什么此次eVTOL試點沒有選擇北上廣,而是選擇蘇州、杭州、深圳、合肥、成都、重慶這六城呢?
02.
為何北上廣落選試點?
Low altitude economy
按理說北上廣對低空經濟也是有想法的。北京出臺了《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力爭三年產業規模達到千億元,延慶區、豐臺區等也率先行動,出臺了《促進中關村延慶園無人機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 年)》《關于促進豐臺區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2024—2026年)》。
上海是峰飛、時的、沃蘭特、御風未來等多家eVTOL頭部企業的總部所在地,早在2022年就在全國率先出臺了《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提出突破傾轉旋翼、復合翼、智能飛行等技術,研制載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即載人eVTOL),探索空中交通新模式。今年,上海又出臺了《上海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聚力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天空之城。此外,上海還出臺了《上海市信息通信業加快建設低空智聯網 助力我市低空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了千億規模的母基金,楊浦區也出臺了《楊浦區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金山區也發布了金山區推進低空經濟產業綜合承載區行動方案。
廣州是大灣區除了深圳外發力低空經濟力度最大的城市,有全球收款取TC、PC、AC三證的億航智能(旗下億航通航也即將取OC了),以及飛行汽車代表小鵬匯天——這個成立于2020年的小鵬汽車的生態企業,以城市空中出行UAM(Urban Air Mobility)為目標,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安全的智能電動飛行汽車,誓言用汽車體系和思維,讓飛行走進家庭。天眼查知識產權信息顯示,近日,小鵬匯天關聯公司廣東匯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申請注冊“空中堡壘”“天啟”商標,國際分類均為運輸工具,當前商標狀態均為等待實質審查。此外,廣州還出臺了《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以及《廣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前者明確到2027年全市低空經濟整體規模發展目標要達到1500億元。后者則發布了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條例征求意見稿。在廣東省政府印發的《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行動方案》中,更是明確廣州、深圳、珠海、中山4市重點發展低空經濟。廣州還發布了規模百億的廣州市低空經濟產業基金!
【廣汽集團打造的飛行汽車/來自網絡】
之所以首批eVTOL依舊沒有選擇北上廣試點而選擇其它六城作為試點,那不是因為它們不優秀,而是因為在低空經濟發展方面,這六城走出了先發優勢以及它們在工業化升級過程中所爆發出來的潛力,更讓人心悅誠服。
根據資料,截至10月31日,六城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總和超過3000家,深圳數量最多,超過千家,重慶、蘇州相關企業數量超過500家。從科研機構數量來看,深圳、杭州、成都低空經濟有省級及以上研究機構超過10家。
深圳低空經濟企業目前有1079家,省級及以上研究機構20家。深圳低空經濟的發展方向是載人飛行、物流運輸、社區配送和城市治理這四個方面;
重慶低空經濟企業目前在587家,省級及以上研究機構在8家。重慶低空經濟發展方向是空中交通管理、智能空機一體化系統、無人機地面控制系統、北斗地面定位系統以及地面支持和保障設備發展;
蘇州低空經濟企業目前在575家,省級及以上研究機構在9家。蘇州低空經濟發展方向是物流配送、載人飛行、旅游消費、應急救援、城市管理等方面;
杭州低空經濟企業目前在330家,省級及以上研究機構在12家。杭州低空經濟發展方向是“低空+物流、低空+治理、低空+文體旅、低空+客運”的新業態;
成都低空經濟企業目前在325家,省級及以上研究機構在19家。成都低空經濟發展方向是打造西部低空經濟中心,激活通用航空、工業無人機等優勢產業;
合肥低空經濟企業目前在156家,省級及以上研究機構在3家。合肥低空經濟發展方向是實現載人eVTOL、貨運物流、公共治理等;
【作為最成功的風投城市,合肥也在悄然布局低空經濟/來自網絡】
除過這六城在低空經濟產業的優先布局外,它們近些年在工業化產業鏈升級和發展方面也跑在全國前列。比如,在2023年中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城市排行榜中深圳排名第一、蘇州排名第二、杭州排名第五、成都排名第九、合肥排名第十三;而在2023年全國城市工業二十強排行榜中深圳排名第一、重慶排名第二、蘇州排名第四、成都排名第十三、杭州排名第十七……
某種意義上,這六城之所以被試點,和自身在低空經濟發展方向和產業上的先發優勢外,更重要的是它們目前能代表中國工業制造能力和未來方向!北上廣這三座中國頭部城市很龐大,但很早就走上以金融、互聯網、房地產和服務業等高回報、周期短的第三產業上去了,工業化早已經不再是城市發展的主流。雖然特斯拉、小米等汽車產業近些年來在京、滬二城發展,但這更多的是以政府為主要推手的政府行為,不同于華為、小鵬、理想、蔚來、比亞迪、吉利等先進汽車制造企業是自己根據市場變幻殺出來的選擇!
這些城市中還有很多值得關注:像深圳、杭州、合肥三座城市的科技創新能力;蘇州的工業制造能力;成渝二城的工業后發優勢和城市發展潛力……它們在科創、制造和應用方面構成此次低空經濟發展三位一體的工業化技術應用能力,也將幫助這六城市在搶占未來城市經濟發展制高點上,打贏一場“官渡”之戰!
03.
六城吃肉,它城喝湯
Low altitude economy
當然除過這些城市外,據悉空軍和民航部門支持四川、海南、湖南、安徽、江西5省低空改革和深圳無人機城市飛行試點,深化低空改革“放管服”,建立軍地民協同運行機制,分類劃設管理空域,簡化審批流程;江蘇蘇州出臺低空空中交通規則(試行),廣東深圳實施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海南發布無人駕駛航空器適飛空域圖……
根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近20多個省份政府頒布相關政策,并將低空經濟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包括北京、廣東、福建、河南、湖南、山東、安徽、上海、浙江、四川、重慶、黑龍江、新疆、海南、江蘇、江西、遼寧、山西、陜西、云南、內蒙古等地區推出了針對低空經濟發展的具體執行政策及細則,明確了各自的發展目標和詳細規劃。
它們無疑并不只停留在省級層面,還有一些三四線的小城也在聞風而動。如果六城吃肉,它們也不放棄喝湯的機會。我在2018年采訪萬豐奧特董事長陳愛蓮女士時就知道,像浙江的新昌,因為萬豐奧特的存在,很早就有一個“志在藍天”的航空小鎮。“這片占地3.1平方公里的土地,融合了詩畫江南的無窮韻味,見證了萬豐奧特控股集團推動通航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不懈努力及取得的突出成就。”今年6月份,《人民日報》對此就有過報道,“作為該航空小鎮的建設方,萬豐集團在國家有關部門和當地政府等大力支持下,矢志不渝投身通航產業,經過10年奮力拼搏,不僅成長為中國通航產業和低空經濟領域的佼佼者,而且成為國際知名的通航企業。”記者還走訪了小鎮,“我們一下車,就看到寬闊的停機坪上停放著各式通航小飛機,如同列隊的士兵,整齊劃一,只需指揮塔臺上一聲令下,即可飛上藍天,帶著乘客盡情領略謫仙人李太白‘一夜飛度鏡湖月’的夢中勝境。”這篇文章標題就叫《變革出行方式 追逐飛行夢想》。
換句話說,那時的萬豐奧特未必有“低空經濟”這樣的理念,但是源于人類向空中去的夢想,還是讓他們把握了低空經濟的脈搏!而且,由于走得很早,也很堅定,新昌不止是喝湯,甚至早就在盛宴上舉起了刀叉。
除了新昌,還有建德。我在桐城中學的校友才哥曾給我看過他所做的調研報告《新經濟 新賽道 新引擎——建德市如何加快推動低空經濟率先成形成勢》,里面提及,該城不僅擁有浙江省首家取得A類民用機場許可證的通航機場——建德千島湖通用機場,而且擁有高度1200-2700米以下廣達5700平方公里、華東地區最大的飛行空域,也是華東飛行最自由、服務最完善、配套最齊全的通航機場之一。業務涵蓋農林作業、應急救援、森林消防、警航訓練、低空旅游、高空跳傘、飛行培訓等各種通航業務,同時為保障飛行配套的航油供應、飛機維修、飛行服務站等設施一應俱全。此外,在基礎設施上也走在了前列,比如先后建設了產業孵化大樓、航空產業園(一二三期)、通航數據中心產業園、移民航空產業園、航空小鎮夢想酒店、航空研學營地、飛行社區、無人系統試驗測試認證基地(位于大同鎮原勞村中學,在建中)等配套工程,滿足產業落地各類硬件設施。
【條件優越的建德通用機場/來自才哥】
更重要的是,它還打造了低空二大板塊,一是通過引進了包括峰飛航空的eVTOL電動垂直起降器制造項目、華奕航空科技的無人直升機飛控平臺及整機研發制造項目,中航工業通飛的AG60輕型運動飛機制造項目、北航長鷹航空的M3C蜜蜂飛機制造項目、翔龍航空的消防無人機項目、安飛航空的電動飛機研制項目,還有富凌科技、新聲傳感等軍民融合企業,打造了低空經濟制造板塊,產業鏈涵蓋了無人機、整機生產,航空新材料、零部件制造等領域。二是將“航空”和“旅游”兩大產業有機結合,打造了低空經濟文旅板塊。此外還通過舉辦建德航空飛行大會、航空航天模型競賽、青少年航空技能比賽,熱氣球音樂節等大型賽事,進一步提升建德低空經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024年12月3日,我在參加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于成都召開的產業發展投資環境說明會上,了解到它們除了將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作為自身發展的三大主導產業,還將氫能源,和低空經濟作為自己的兩大未來產業。這底氣大概跟六安市金安通用機場于2022年7月4日開建有關。這個身為六安“十四五”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之一的機場,為A1類通用機場,跑道長度為800×23米(后期計劃延長至1200米),場址標高為58米,占地約465畝,規劃設置停機坪數量共計22個,其中11個為固定翼機坪,11個為直升機機坪。由安徽應流集團全資子公司安徽應流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興建。距機場1公里外,就是應流航空產業園。該園占地面積1368畝,主要從事中小型航空發動機、重載無人直升機和地面特種裝備產品的研發與生產……
【六安也對低空經濟感興趣/攝自王千馬】
不得不說,隨著各大城市的蜂擁而至,到今年以來,低空經濟領域融資事件已經超過60起,其中億元級以上融資共有12起,共有9家企業,包括峰飛航空、小鵬匯天、沃飛長空、沃蘭特航空、星邏智能、鴻鵬航空、特金智能、時的科技、卓翼智能,主要集中在eVTOL企業及其上游核心零部件企業。
盡管在才哥的調研中,指出低空經濟制造需要提質增效,比如說集群規模不夠,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受國內空域管控政策以及消費習慣影響,通航飛機的市場并未真正打開,項目產出的績效差;還有就是低空經濟服務有待加強,其中包括機場和空域的利用率不足、服務設施效益有待提升,以及機場保障能力有待提升……但我們依舊不能無視低空經濟的作用,相反,需要進一步培育壯大低空經濟產業,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那么,在低空經濟相關領域具有較強實力和影響力并被外界看好的企業又包括哪些?
宗申動力:市值386億,涉及低空經濟領域。
光啟技術:市值916億,在低空經濟、無人機等方面有業務布局。
航發動力:市值1140億,業務涵蓋航發、大飛機等,對低空經濟發展有重要支撐作用。
中航電測:市值458億,涉及智能交通、成飛概念等,與低空經濟相關。
萬豐奧威:市值439億,在低空經濟、飛行汽車領域有所涉足。
中直股份:市值344億,涉及低空經濟、大飛機等業務。
中航高科:市值340億,業務包括大飛機、商業航天等,與低空經濟存在關聯。
中國衛星:市值314億,在衛星導航、商業航天等方面有一定實力,對低空經濟發展有貢獻。
洪都航空:市值276億,涉及低空經濟、高端裝備等領域。
中信海直:市值205億,是全國性的甲類通用航空企業,在民航低空飛行應用端具有優勢,在低空經濟領域較為活躍。
華測導航:市值201億,涉及衛星導航、無人機等領域,與低空經濟相關。
中科星圖:市值225億,在低空經濟、衛星導航等方面有業務開展。
川大智勝:市值55億,有空管航空相關業務,在低空經濟領域有一定參與。
四川九州:市值147億,涉及低空經濟、智能終端等。
根據民航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超過5000億元,2030年有望超過2萬億元。盡管低空經濟以平陰吃“螃蟹”的方式,在今年年底引起人們的關注,但正如“吾球商業地理”在前文所說,我們不能因為看不懂,就不關注。這就和比特幣、電動汽車新能源剛出來時一樣一樣的。
就讓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子彈再“飛一會”!
附件
《城市戰爭:
國運、時代及世界三重奏下的中國區域沉浮》
入選:
“新華薦書”2023年度十大好書
中國出版集團2023年度優秀主題出版物
及2024年度全民閱讀書單
第五屆“全民閱讀·書店之選”人文社科類
十佳圖書候選作品
人民日報圖書館2023年6月“金臺好書榜”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23第一季度影響力圖書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中國式現代化”主題重點推薦書單
當當、京東、文軒網,以及線下各大書店均有售。
- THE END -
吾球商業地理
見城市生長和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