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大廠HR只盯著常春藤G5嗎?那可未必!全球雇主最青睞的畢業生就讀的院校,可能就藏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2025年度全球大學就業力排名(GEURS)本月發布。作為衡量畢業生職場適應力和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該榜單不僅對學生擇校有著重要參考價值,也為教育機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以及用人單位招募高潛力員工提供了指引。
排名規則
GEURS是完全基于雇主直接評估的大學就業能力排名。評估指標包括以下幾個關鍵焦點領域:
工作專業知識(Work Expertise): 與特定工作或行業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
畢業生技能(Graduate Skills): 基礎技能,如批判性思維、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技能通常在學術學習期間發展。
數字思維(Digital Mindset): 能夠使用和利用技術,從基礎工具到先進的數字解決方案,并適應工作場所的數字化轉型。
國際性(Internationality): 能夠在不同文化中工作,適應全球環境,并在全球化的工作隊伍中利用多樣化的觀點。
專業化(Specialization): 在特定領域或領域的深厚專業知識,通常通過高等教育、專業發展或行業經驗發展而來。
學術卓越(Academic Excellence): 高學術表現,反映個人在學術環境中應用知識和有效表現的能力。
(參與調查的雇主背景)
榜單亮點
1. 美國:就業力的王者之師
今年,美國高校在榜單中依舊表現強勢,共有52所大學進入全球前250名,其中麻省理工學院(MIT)連續兩年排名第一。前十名中,美國高校占據五席,展現了其在高端就業市場的絕對優勢。
前四名全被美國包攬: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
美國高校不僅學術實力強勁,更注重學生職場適應力的培養,通過與頂尖企業合作,讓畢業生在踏入職場前就具備豐富的實戰經驗。
2. 英國:以質量勝出的就業強國
英國有13所高校入選,其中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依然穩居全球前十。令人欣喜的是,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今年表現尤為亮眼,成功躋身前十。
其他上榜英國大學包括:LSE,倫敦商學院,KCL,曼大,UCL、圣安、愛丁堡、伯明翰、卡迪夫、杜倫。
英國大學就業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得益于其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例如研究型學習和實踐項目的融入。對留學生來說,這種教育模式既能打下扎實的學術基礎,也為未來的職場競爭加分。
3. 中國:持續崛起的教育新勢力
中國大陸高校繼續攀升,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分別位列全球第11和第19位。今年,北京工業大學和重慶大學也首次進入榜單,展現了中國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
在中國香港地區,四所高校上榜,其中香港科技大學排名第24,彰顯了其在技術領域的深厚實力。
4. 亞太其他地區:新加坡和印度表現亮眼
新加坡依然強勢,新加坡國立大學(第9位)和南洋理工大學(第33位)進入榜單前列。
印度則成為一匹“黑馬”,今年共有10所高校進入榜單前250名,技術領域的專業化發展備受全球雇主青睞。
澳大利亞今年共有9所高校上榜,其中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穩居全球前30。
雇主眼中的“完美畢業生”
GEURS排名完全基于雇主評估得出,根據今年的GEURS調查結果,工作經驗、適應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技能成為雇主最為看重的三項素質。
45.9%的雇主強調學習和適應新技術的能力。
45.1%的雇主重視溝通與團隊協作能力。
這表明,單靠一紙學歷已經無法滿足現代職場的需求。畢業生需要通過實習、社會實踐等方式,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留學小貼士: 在申請留學時,不僅要關注學校排名,還應考察學校能否提供實習機會和職業規劃支持。也可以關注第三方信息,獲取更豐富的實習資源。
留學:走適合自己的路
通過這份排名,我們可以發現,高就業力的大學往往在職業規劃、校企合作、實習安排方面表現出色。這也為未來的留學生提供了擇校方向:
關注校企合作機會:實習經歷和實際項目將顯著提升你的求職競爭力。
選擇適合自己職業目標的學校:不一定非要追求“名校光環”,而是選擇與職業目標契合的教育資源。
2025全球大學就業力排名不僅是一份榜單,更是一面鏡子,反映了全球教育和職場的變革趨勢。無論你是準備申請本科、碩士,還是考慮未來的就業方向,現在都不是迷茫的時候,而是行動的開始!
英國留學、安家和生活實用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