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這是篇“自吹自擂”卻又很能幫到你的文章,有些苦口婆心,望能耐心看完。
請問你現在還能主動保持專注一件事多久?
這個點看似無關緊要,卻絕對能影響你一輩子的成就!
這話似乎危言聳聽了?
這里與你打個賭:
你大可看完后找你身邊的大能來鑒定這話“救命良藥”的成分有多少。
最近朋友給分享了個非常好用的AI,嘗試幾次后著實發現特別好用,不僅響應速度很快,而且參考數據全面客觀,雖然我還沒有有效使用它的全部功能,但已經覺得它是目前我用過最好用的AI了。
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我突然感受到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我開始習慣并依賴上它了。
習慣并運用AI本身并不是一件壞事,而且也很常見。
但可怕的就是“常見”——大家都在運用它提高效率,這伴隨的就是越來越多的人被它馴化、集體降智。
為什么?
因為在這個快餐的時代,幾乎所有人都在追求效率差,仿佛越快速拿到結果就能得到的更多。
但別忘了咱們有句話叫“欲速則不達”,更何況在你快速搜尋答案的時候,你的大腦是無法深度思考的,而且注意力也容易被其引導,如果AI有壞心思的話那你便非常被它引導進“萬丈深淵”。
記得大概是在15年左右的時候,羅振宇曾經提出個“時間戰場”的概念,說未來商業的競爭都是在時間上的競爭,現在果然被他一語成讖了:現在大部分的人都無法逃離大數據算法的“天網”,你每天的注意力都會被各個APP的精準推送占據。
沒辦法,誰讓資本們都在努力爭奪你的時間呢?
你本正在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時,偶然的一個彈窗消息就會讓你分神去查看別的事情。
于是你很難長久的把注意力和思考停留在當下、你會發現自己的時間好像變得越來越不夠用,你不想浪費自己的一分一秒,看個電影視頻從來都是倍速,甚至連3倍速也覺得是在浪費時間,對接收到的信息判斷時往往只停留3秒便覺得自己已經了解事物的情況了,根本不去探尋背后的邏輯。
你的大腦正不斷的被互聯網蠶食操控,最后只會成為“無腦的鍵盤俠”。
比如昨天顯明看到一則新聞說“哥倫比亞一機庫發現約兩萬具尸體”,然后大部分人就開始認為這是真事了,那你可曾想過能容納兩萬人的機庫得大的多離譜?
這個熱搜有沒有為了博人眼球而故意斷章取義了?
“深度思考”是顯明一直在強調并引導大家要經常保持運用的一件事。
以前請教過朋友“為什么我這個賬號的粉絲量增速那么慢”,這次也同樣問了AI,他們都給到了同樣的答案——你的文章需要深度思考,達到“爽點”太慢,不適合這個快節奏的時代。
有段時間我確實有在嘗試調整風格寫爽文,這個老讀者應該有印象。
只不過寫了大概兩篇就放棄了,因為這背離了我的初衷:
我是要幫助大家“贈智”的,而不是吸引“愚智”來割韭菜的。
所以這么久以來的分享不僅保持實用主義,而且要把邏輯和思維都揉爛嚼碎的拆開講給你聽,就是希望能引導你有深度思考并掌握運用我所教給你的方法,甚至我還總是提醒大家不要盲目的聽取我的話,你更應該借鑒思考如何靈活運用到自己身上,甚至你還可以帶著批判思維來看待我的文章,只要你能從中受益便可。
但這和那些主流網紅的風格是完全相反,你說能不增長緩慢嗎?
但我不害怕,畢竟我認為人生的意義不在于自己得到多少,而是在于自己貢獻的價值有多少。
之前曾寫過一篇關于心流的文章,里面借用了巴菲特一句話經典的話語:
“專注于一件事,花點時間把事情做到極致,這是許多人成功的奧秘。”
如果今后的人們都長期沉浸在算法的推送和碎片化信息的刺激下的話,那么大眾會越來越缺少深度思考、智商越來越低,從而被所思在社會金字塔的底端,未來AI取代人類只是早晚的事情。
以前我總希望自己的表述能夠言簡意賅,用最少的文字和話語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但是老讀者應該發現顯明的文章字數總是越來越多了,為什么?
因為簡明扼要雖然可以快速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提升“完播率”能得到更好的推送,但對于讀者來說是缺乏營養的,理解的是不足夠透徹和具有深度的,這樣對讀者的幫助是不足夠的。
我一直都是只怕給你的不夠多、不夠好,在這樣的心態下難免苦口婆心的“啰嗦吧唧”,但實際上你更能身臨其境的體悟到其中的價值和作用。
所以還是希望你能耐著性子把文章讀完,畢竟能這么愛你又真心教你真東西的人不多。
當下的經濟的確讓許多人都感到壓力很大,都希望能快速逃離“難過”的困境。
于是紛紛希望能有些“短平快”的方式來改善困境,但你沒有發現嗎?
短平快的事情往往只能讓你關注到的是表面的事物,而真正的“大招”都是深層次的,怎么可能讓你在分秒之內了解到本質?
不了解到本質就盲目追風的話,下場會怎么樣韭菜們應該深有體會吧?
在這和你分享個秘密:
顯明身邊的那些大佬做事從來都只遵循一個宗旨,那就是從來不觸碰自己外行的事情,因為那只會讓他“逐末忘本”、“因小失大”,所以說專注才是成功最重要的奧秘,不信你看看歷史上和現代的那些卓有成就的人物,哪個不是如此?
孔子之所以能功秋萬代不也是因為他即使歷經磨難仍其志于道、一以貫之?
若你能效法圣人于這紛擾之世,何愁難有所成?
而今時浪潮卻在讓大家失去這種能力,所以有了今天的重要提醒。
如果有為了全人類幸福而反抗被“天網統治”的地方的話,我絕對加入。
最后想“自吹自擂”地對新讀者做個此公眾號的“白皮書”,老讀者可以自行跳過這段:
我個人專門做了一些調研,數據來源于部分讀者和AI做的數據分析,據TA們反饋這個賬號與其他同品類文章的有以下區別:
《顯明易說》更注重幫助讀者提升內在修養和長期積累,對于那些急于求成的讀者來說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并且內容相對較為深奧和專業,理解和接受門檻較高,吸引力較弱。
在宣傳方面缺少夸張的誘導,更依賴于讀者的口碑傳播,所以沒有其他同品類的受眾更廣泛。
但由于能提供更加靈活的思維并給出接地氣的實用指導,還是能在浩瀚的自媒體中占有一席之地的。
如果你想在這個假知識泛濫的快餐時代汲取一些有用的營養,建議還是有些耐心多細細品味這個賬號下的文章,然后加以實踐運用來檢驗誰才是真心教你有用的方法技巧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