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8月27日晚,香港某知名商人結束應酬后回家,由于天色已晚,大街小巷的路燈都已經關閉,為了不打擾到已經入睡的妻子,商人靜悄悄的打開了屋門。
正當他摸黑脫下外套后,突然感覺后背被什么硬的東西頂住:“別動!敢動我就開槍!”另外兩名劫匪也從其他房間走了出來。
隨后,鍋碗瓢盆被打碎的聲音打破了夜晚的寧靜,鄰居被驚醒后立即報了警。大概五分鐘左右,荷槍實彈的警察趕到了現場。
經過一番激烈的槍戰后,其中一名劫匪被擊斃,另外兩名逃脫。這名商人也在亂戰中中彈,不幸身亡。
那時的香港遍地是古惑仔、街頭混混,但這里也是一個“盛產”富商的地方。外人看來,這只不過是一起普通的謀財害命惡性事件。
但是公眾對這件事的評價卻不盡相同,因為這名富商正是憑借常德保衛戰一戰成名的余程萬,當年他親率8000虎賁之師抗擊3萬日寇。這位在槍林彈雨中走出來的英雄,最后居然死于烏合之眾之手,這難免引人深思。
血戰常德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國加大了對華援助的力度,再加上日軍連續在幾次關鍵戰役中蒙受巨大損失,兵鋒早已不及當年。與此同時,八路軍在敵后戰場發起了“百團大戰”,打亂了日軍的南進計劃,此時的日軍急需一場大勝來重整士氣。
1943年11月,因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指揮不力,日軍大本營將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調往了東北,由老謀深算的橫山勇接替他的職務。
久經沙場的橫山勇敏銳的發現了整個戰場的關鍵節點——常德。相比于南京、武漢、鄭州等大型城市,常德這座城市的規模并不大。但由于其地理位置扼守湘贛到西南各省的重要通道,常德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如果能夠順利拿下常德,不僅重慶唾手可得,還能牽制前往緬甸的中國遠征軍南下。
自元朝開始,就有“湖廣熟,天下足”的這一說法,湖南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產地,日軍在中國作戰多年,后勤補給早已不堪重負,要想實現“以戰養戰”的目的,拿下常德是首要條件。
當時常德城內只有余程萬率領的第57師共計8500余人。日軍前期攻勢比較猛烈,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先后攻克石門、慈利、桃園等外圍據點。到了11月21日,日軍已經抵達常德城下。
日軍第116師團長巖永汪建議橫山勇乘勝追擊,并承諾:“一周之內力克常德。”但與其他狂妄自大的日軍將領相比,橫山勇在這一戰中的表現極為謹慎,他否決了巖永汪的建議。
余程萬所率的第57師隸屬于“抗日鐵軍”第74軍,這支部隊在抗戰初期的歷次大型會戰中給予了日軍沉重打擊,第57師更是有“虎賁師”之稱。
面對這樣一支部隊,橫山勇集結了四個師團,從三個方向包圍了常德城,300多門重炮晝夜不停的朝著城內轟擊。城墻上的中國士兵視死如歸,頑強抵抗日軍的進攻。
國民黨作戰廳深知常德的重要性,立即派張靈甫的第58師、方先覺的第10軍火速增援常德。但是,由于負責防守德山的第100軍第63師第188團防守不力,致使陣地丟失,常德與外界聯系的唯一通道被日軍封鎖。
見常德已經淪為了一座孤城,橫山勇加大了進攻力度,在炮火的掩護下,多次派敢死隊向城墻的缺口沖鋒,但均被第57師擊退。
戰斗進行了兩天兩夜,第57師損失慘重,彈藥量消耗巨大,由于已經無彈可用,炮兵團團長避免火炮資敵,下令將所有火炮炸毀。
幾名受傷的戰士盡管于心不忍,但依然堅決的執行了命令,當他們點燃炸藥包的導火索后,坐在陪伴自己許久的大炮旁邊,與其一同殉國。
為了鼓舞士氣,余程萬拿起步槍,親自來到了城墻上參與殺敵,在他的帶動下,城內的保安、警察也都投入了戰斗。
隨著越來越多的日軍涌入城內,余程萬不得不放棄城墻工事,與日軍展開了殘酷的巷戰。第57師的士兵依托城內的地道、房屋四面出擊,給入城的日軍帶來了巨大麻煩。
橫山勇的諸多部下都勸說他使用毒氣來清除城內隱蔽工事里的守軍,橫山勇最初有所顧慮,擔心使用毒氣會影響日軍在國際社會的形象。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日軍死于巷戰,橫山勇最終拋棄了所謂的底線,批準了這一計劃。
12月1日,余程萬向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發出了訣別電報:“彈盡人亡,城已破,刻大街小巷混戰一團,職率副師長、參謀長死守中央銀行,愿以死報國。職余程萬謹扣。”
12月3日,第57師只剩下了300多人,余程萬已經寫好了遺書,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準備,但參謀長柴意新以死相逼,希望余程萬能夠率殘部突圍。
在柴意新的軟磨硬泡之下,余程萬被迫妥協,由柴意新率領100余人墊后,自己率其余200人從西門突圍。最終,包括柴意新在內的100勇士全部陣亡,為余程萬爭取了足夠的時間。
四天之后,余程萬與剩余的83名士兵跟隨前來增援的新11師反共常德,又將這座城市奪了回來。
回顧整個常德保衛戰,余程萬率第57師拼到了只剩83人,按理說這等勇將應該得到鮮花和掌聲,但等待他的卻只有埋怨與猜忌。
不受待見的黃埔一期
收復常德之后,第74軍軍長王耀武、第58軍軍長魯道源、第58師師長張靈甫等人為余程萬舉辦了慶功會。
只有帶兵之人才了解以寡擊眾所面臨的壓力,在場眾人無一不向余程萬敬酒,對他的英勇表現十分肯定。余程萬全程目光呆滯,過去的一周內,朝夕相處的戰友接連犧牲,他完全沒有興致在慶功會上把酒言歡。
慶功會進行到一半,兩名陌生男子闖入了大廳,當中宣讀了一份蔣介石的“書信”,隨后將余程萬帶走,在場的人驚訝不已。
更加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余程萬被判處了死刑,經過多方斡旋,這才改成了兩年有期徒刑。在戰場上身先士卒,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抵抗數倍于己的敵軍半個月,非但沒有得到嘉獎,反而被牢獄之災纏身。
因為,當時蔣介石正在參加開羅會議,世界各大戰場的形勢都已經開始朝著反法西斯陣營傾斜,只有中國戰場的局勢尚不明朗。
蔣介石希望在開羅會議上向歐美國家爭取更多的援助,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必須讓羅斯福和丘吉爾看到中國軍人抵抗日寇的頑強精神。
所以開戰之初,蔣介石就給余程萬下達了死命令“與常德共存亡”,同時他還給薛岳下達了增援常德的命令。
但是,戰爭打響之后,薛岳與余程萬產生了分歧,薛岳認為日軍進攻常德只不過是佯攻,日軍真正的目標其實是長沙。所以薛岳在整個常德戰役中的表現比較猶豫,貽誤了戰機。
隨著形勢越來越對第57師不利,蔣介石也作好了常德失守的準備。然而,他并未對余程萬下達撤退的命令,他認為,如果余程萬在常德犧牲,媒體可以對此事進行宣傳,這也算是自己在開羅會議上的籌碼。
但余程萬的決定卻讓蔣介石顏面盡失,在外國記者眼里,余程萬屬于是棄城逃跑,這些記者只關注結果不關注過程,蔣介石失去了一個宣傳中國人抗日精神的契機,因此極為震怒。
許多人產生了疑問,國軍將領中“逃跑將軍”不在少數,湯恩伯、劉峙、唐生智等人都曾有過臨陣脫逃的機會,這些人在戰場上的表現未必有余程萬英勇,為什么他們沒有被關進大牢?
其實余程萬是黃埔一期學員,但相比于黃維、杜聿明、陳賡等人,余程萬自打入學起就不怎么受校長待見,這與他低調的性格有一定的關系。
比如,蔣介石曾在日記中評價余程萬:“以余之為人,素知其膽怯無能,且狀貌短小,不言而知其為非可托大事者......”
再加上余程萬在黃埔軍校主修的是政工類學科,畢業之后也一直從事政工工作。國民黨與我黨有所不同,政工干部屬于是文職,在軍中的地位比較低,所以余程萬的升遷速度比較慢,因此更不能受到蔣介石的關注。
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后,國軍干部損失嚴重,余程萬才棄文從武,轉入了作戰部隊。因為沒有帶兵經驗,常年屈尊于副職,后來竟然成為了黃埔三期的王耀武的直屬下級。
所以,在蔣介石眼里,余程萬可有可無,讓他成為鼓舞全國士氣的犧牲品也在所不惜。
好在王耀武上下打點,余程萬只被關押了幾個月便被釋放,之后雖說在軍中任職,但一直沒有實權。
1945年春,著名作家張恨水以余程萬的事跡為主體,撰寫了一部名為《虎賁萬歲》的小說,著重描寫了第57師守衛常德的英勇故事。余程萬讀完小說后,主動要請張恨水吃飯,并決定給他一筆豐厚的稿費。
但這位愛國作家婉拒了余程萬的好意,并表示:“如果可以的話,送我一把從日軍繳獲的指揮刀作為稿費吧。”
余程萬在蔣介石的眼中不受待見,但卻成為了民眾心中的英雄,這真是莫大的諷刺。
遇刺謎團
解放戰爭后期,蔣介石逐漸無人可用,于是再次想到了余程萬,但也僅僅是將他派到了偏遠的云南,擔任第26軍軍長。
1949年12月,盧漢在云南宣布起義,蔣介石命令余程萬率部進攻昆明,但余程萬深明大義,不愿看到同胞自相殘殺,并沒有執行蔣介石的命令。
與盧漢簽署了起義電文之后,余程萬交出了軍權,由于他早已看透了蔣介石的為人,為了余生陪伴在家人身邊,他拒絕前往臺灣,而是與妻女一同前往了香港經商。
抵達香港之初,余程萬先后經營過米鋪和雜貨鋪,后來又與朋友合伙開辦了一所農場,逐漸積累起了財富,他的身份也從余將軍轉變成了余老板。
然而,1955年的那場槍擊案卻讓這個幸福的家庭支離破碎。關于余程萬遇害一事,至今依然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這是國民黨特工所為,由于余程萬在云南起義之后拒絕執行蔣介石的命令,因此保密局懷疑其通共,于是對其進行了報復。
香港警察的舉動也顯得有些匪夷所思,逃跑的兩名劫匪在一周的時間內被抓獲,但警方并未公布過多消息,只是以“圖財害命”匆匆將這件事蓋棺定論。
余程萬的一些老部下前往香港參加遺體告別儀式時,發現老首長身上的槍傷是用沖鋒槍打的,而根據警察公布的消息,當時三名劫匪全部用的是手槍,警察在執法過程中也沒有使用沖鋒槍。
也有人認為,余程萬是被商業上的競爭對手雇傭槍手殺害,這一點也并非沒有可能。舊香港的治安十分混亂,是犯罪活動的溫床,余程萬家境殷實,難免會招致競爭對手的嫉妒。
這部分人認為,國民黨派特工實施暗殺的概率并不大,因為當時余程萬已經徹底退出了軍界,早已斷絕了和國共兩黨的聯系,因此對于國民黨來說,刺殺價值并不高。
結語
無論如何,一名抗日英雄落得如此下場,著實是令人唏噓。縱觀余程萬的人生,其實更像是個悲劇故事。
早年抱有一腔熱血報考黃埔軍校,為的就是報效國家。即便沒有得到上層的賞識,他也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在常德保衛戰中打出了中國軍人應有的氣節,無奈卻淪為了蔣介石的棋子。
蔣介石用人格局很低,像余程萬這類有能力,但卻不被重用的將領有很多,這也為國軍最后的慘敗埋下了伏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