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文網絡上出現了機體尾部刷有“6233”機號,其他機頭和機體被遮蓋著草綠色帆布,只露出主旋翼和尾槳的一架武裝直升機。
因為有著帆布的遮擋,看不到機身的具體細節,機身側面的凸起儀器艙,貌似有點像老美的AH-64E“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感覺,且機頭輪廓又有點神似大毛的Mi-28(米-28)“浩劫”武裝直升機。
機頭下方吊裝了1門23毫米鏈式機關炮,備彈約1000發,射程2-3公里。能有效打擊地面上越野車、步戰車、自行火炮等運動類目標,摧毀加固的土木和帶鋼筋水泥的防御工事等。
當然,也有部分網友堅持認為,這架直升機機頭下方位置裝的不是23毫米鏈式機關炮,而是臨時加裝的空速管。這根空速管應該不是原配的,僅僅是飛行測試所用的。
這架直升機的尾部結構,與直-20多用途直升機差別不大,可以說幾乎一模一樣。短翼帶有下反角,屬于向下傾斜式的設計。從外側掛點開始,又變成了平直式的設計。
短翼外側顯示紅色的部位,十之八九就是紅外定向干擾設備,旁邊的應該是干擾彈發射裝置,據此提升高烈度環境下的武直-21的生存能力。
短翼下方還掛著一只體積很大的物件,不會是一只電子戰吊艙,而是一只巨大的燃油箱。用來擴大武直-21的飛行距離、滯空時間和作戰半徑,增加中國陸軍航空兵長途奔襲的作戰能力。
相對于中國陸軍航空兵現役唯一的專職武裝直升機武直-10,許多自媒體作者和軍事愛好者將這架刷有“6233”機號的直升機,稱為中國陸軍航空兵新裝備的“武直-21”武裝直升機。
當然,武直-21,只是中國網友和國外相關軍事網站對這款新出現的武裝直升機的稱呼。中國的權威媒體和軍方,截止當下,并未對這款新型武裝直升機有正式的命名報道。
那么將其稱為“新一代武裝直升機”,就似乎更為妥當。據開源信息表明,這款重型武裝直升機,其實就是哈飛公司在直-20多用途直升機的基礎上改造提升而成,最大起飛重量超過了10噸。
相對于中國陸軍航空兵現役6-7噸級的武直-10中型武裝直升機,超過10噸級的新一代武裝直升機,稱得上是一款重型武裝直升機了。
具備后發優勢的武直-21,大量使用了新型航空復合材料,在機體空重大幅降低的前提下,裝備了輸出功率1790千瓦的國產渦軸-10發動機。
讓這款武裝直升機的最大輸出功率,超過了大名鼎鼎的AH64E“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上裝備的輸出功率1470千瓦的T700-GE-701D渦軸發動機。
這讓武直-21擁有了高原飛行性能,能攜帶大量導彈、炸彈、火箭彈等機載武器,在先進的機載毫米波雷達對目標的精確指引下,讓其擁有強大的空地打擊能力。
據著名的《簡氏防務周刊》報道稱,武直-21作為直-20通用直升機架構的武裝攻擊版本,尺寸甚至超過了最大起飛重量為12.1噸的米-28N,其最大起飛重量有望達到14-15噸左右。
之所以武直-21是在直-20基礎上研發而成,哈飛公司不是另起爐灶,重新開始研發一款重型武裝直升機,關鍵是中國陸軍航空兵缺裝10噸級以上的重型武裝直升機,現役是以6-7噸的中型武裝直升機武直-10挑大梁的。
武直-10,屬于全球先進的武裝直升機,但它與AH-64E“阿帕奇”和Mi-28“浩劫”這兩款著名的武裝直升機相比,在最大載彈量方面明顯吃虧了,影響了對地攻擊能力的充分發揮。
目前,人類處于百年不遇的變局中,亞洲、歐洲、中東地區等都處于局勢動蕩中,國際局勢的不穩定和錯綜復雜等因素,決定了武直-21就是要充分利用和整合中國航空現有的成熟的先進技術。
比如航空復合材料、大功率渦軸發動機、新一代航電架構、數字化電傳飛控系統、毫米波雷達、AKD10毫米波/圖像制導空地導彈、藍箭-21超音速遠程空地導彈、CM-502KG多用途空對地導彈、紅箭20/50空地導彈、霹靂-90空空導彈等先進機載武器系統等。盡快地整出一款高性能的重型武裝直升機,來滿足中國陸軍航空兵在新時期軍事斗爭的裝備需求。
總之,新重型武裝直升機武直-21,擁有4噸的強大外掛能力,其火力輸出相比中國陸軍航空兵現役武直-10,有了大幅的提升。在戰場上對敵方地面目標實施更為強大的火力打擊,能有效摧毀敵方裝甲部隊和堅固的野戰工事等。
采用動力澎湃的渦軸-10發動機以后,不僅能飛上缺氧的高原地帶作戰,而且讓其擁有了至少1000公里的航程,甚至有網友稱它武直-21的最大飛行距離有望達到驚人的1500公里。與輕型戰斗機的航程有得一拼了,極大提升了中國陸軍航空兵的遠程作戰能力。
武直-21的橫空出世,彌補了中國陸軍航空兵長期缺乏重型武裝直升機的短板。具備后發優勢的武直-21由于航電設備的先進和機載武器的出色,讓其綜合作戰性能不輸老美的AH-64E“阿帕奇”和大毛的Mi-28“浩劫”這兩款著名的重型武裝直升機甚至在它們之上。
一旦大量裝備武直-21,將促使中國陸軍航空兵的集群作戰、協同作戰、長途奔襲等能力大幅提升,同時有利于不斷拓展作戰理念和戰術運用,為中國陸軍的戰略轉型和戰斗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撐。
武直-21,對于軍事斗爭如火如荼的中國陸軍航空兵來說,可謂來得正是時候。這個10余噸級的空中機動作戰平臺,將提高中國陸軍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陸軍的突防能力和戰場生存能力,具備重大的裝備價值和戰略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