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輝煌到困境:百果園,為何在上市后深陷泥沼?》
難以想象!中國水果連鎖零售第一股:百果園在上市一年之后,股價居然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天圖資本幾乎清倉式出貨,百果園高管焦岳也減持公司股價,讓本已身陷困境的百果園雪上加霜。
要知道,一直以來,尤其是2023年1月16日百果園在港交所上市之后,百果園所代表的商業模式為各大媒體所追捧,百果園推出的“不好吃三無退貨”服務,平臺+合伙人的連鎖模式,成為專家們分析的經典,百果園自己也擠身為水果領域的農夫山泉,成為“高端水果搬運工”,我們不生產水果,我們只是水果的搬運工。而百果園的董事長余惠勇,也與農夫山泉的鐘睒睒,成為知名的企業家,如日中天,風光無兩。
然而,正如張瑞敏說過: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從某種意義來說,沒有成功的企業家,只有時代的企業家。
2001 年 12 月,余惠勇在深圳成立深圳市百果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當時的中國,幾乎遍地都是商機,是賣方市場,大眾的思維還停留在吃國家糧,端鐵飯碗基礎之上,余惠勇能夠開水果專場,推出貼近消費者心理的優惠服務,讓員工成為合伙人,這在當時,無疑是超前的,因此,他獲得巨大的成功,贏得了極大的聲譽。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經濟下滑,消費降級,電商崛起,線上零售占了社會總零售的一半,尤其是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的出現,三農數字經濟的開局,當年余惠勇超前的思維,如今已經變得不合時宜,甚至成為了沉重的負擔。
2023年,百果園累計開出了近6000家門店,所有分銷渠道的會員數超過了7300萬名,付費會員超過了94.6萬名,日均訂單超過了79.5萬單,全國有29個初加工配送中心,34%是冷鏈型,單一配送中心冷鏈覆蓋率達97%,水果幾乎是全果品自動化分揀與包裝,與全球數百個種植基地建立了合作關系。
這些數字,如果放在二十年前,一定是一份讓投資人眼前一亮的報表;而放在今天,卻成為了百果園這一水果巨獸的沉重的負擔,大型倉庫、配送中心,門店,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不光是租金成本,水電成本,還有人工成本。2023年百果園的存貨成本高達961.1億元,人工成本9630.1萬。
所以,我們毫不奇怪地看到,2024年上半年,百果園發布盈利預警:公司收入同比減少不超過15%,利潤減少不超過70%。要知道,百果園即使在最佳時期,純利潤大概在3%!
任何一家公司的利潤突然降低近70%,這家公司一定是出現了什么大問題了,百果園也不會例外,股價由發行時的5.60港元,降到了今天的1.28港元,降了快80%了。所以,難怪資本想清倉,高管也想清倉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到底是哪兒出現了問題?
因為時代變了,創始人的思維卻還停留在過去。
一是外部環境大變天了,幾乎所有的大廠高管都以為中國的消費一定是升級的,趨勢一定是向上的時候,消費卻降級了,能夠看到消費降級這一趨勢的企業家寥寥可數,比較知名的恐怕就黃錚算一個,這也是拼多多市值能夠超過阿里的原因。余惠勇顯然也認為是消費升級的,因此將百果園的定位改為“高端水果搬運工”,在這個觀念的指導下,門店難以盈利,怎么辦?這就是2023年315期間,百果園一些門店出現以次充好、腐爛水果制作高價果切與隔夜水果當新鮮水果售賣的原因,因為門店也要生存。
二是行業競爭加劇,百果園在成本方面,并不比傳統的水果攤、超市與農貿市場低,相反在價格上更高,尤其是生鮮電商與社區團購的崛起,更是讓百果園難以與之競爭,人家是產地直采、價格補貼與送貨上門。
三是百果園的經營策略沒有與時俱進,2024年,百果園昏招跌出,一是給6000家門店全面翻新,二是聘請楊冪為美好生活大使,付出了巨額的成本,卻并沒有有效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這些招術,放在二十年前,肯定是超前并有效的;在今天,不如拿這些去改善消費者最關心的水果品質,優化供應鏈,加強門店運營管理。因為,品控才是第一位,沒有品控,那么,百果園的三無退貨就是個笑話,只會帶來更大的負面效應。
一句話,百果園,觀念落后了。因為,三農經濟變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