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檢傳言大起底
近日,網絡被車檢新政的傳聞攪得沸沸揚揚。
多個自媒體平臺宣稱“車檢年限變化”“年檢愈發嚴格”“燃油車年檢新增 OBD 檢測”“十年以上老車或強制報廢”,甚至高呼“燃油車天塌了”,相關視頻獲海量點贊熱議。
然而,經潮新聞記者深度探訪杭州市車管所、杭州第一檢測站、4S 店等權威部門,發現部分傳言不實,部分早已施行。
先說車檢年限,自媒體稱“9 座及以下非營運載客車 10 年內檢測減為 2 次是今年新政”,實則 2022 年 10 月 1 日起就已執行,即此類車 10 年內僅第 6 年與第 10 年需上線檢驗,超 10 年則每年一檢。
年檢標準亦無收緊。
車管所人員證實,今年與以往一致。
車輛 OBD 檢測也非新舉,自 2019 年 11 月 1 日落地,針對 2011 年 7 月 1 日后生產輕型汽油車,借數據采集儀讀車內 OBD 信息,查車輛功能。
檢測多年來罕有車輛因此卡殼,即便未過,多數維修可解。
所謂“OBD 三次不過強制報廢”系謠言,按規小、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無使用年限限制,達 60 萬公里國家引導報廢。
展望未來,2025 年 3 月 1 日《新能源汽車運行安全性能檢驗規程》將實施,為新能源車首部安檢標準,聚焦三電系統檢測,燃油車則暫無年檢新規。
車主與大眾可安心,勿被不實傳言誤導,依規檢車、安心駕車。
此輪車檢謠言風波,僅是網絡虛假信息泛濫的冰山一角。
在當下網絡環境中,亂象叢生,諸多自媒體為求流量不擇手段,肆意炮制虛假消息。
他們慣于夸大其詞、危言聳聽,以博眼球、賺熱度為首要目標,全然不顧信息真實性與社會影響。
或捕風捉影、憑空捏造,或歪曲事實、誤導公眾,將網絡空間攪得烏煙瘴氣。
一些官媒在 “流量至上” 風氣侵蝕下,亦迷失方向,不經嚴謹求證便盲目跟風傳播,致使虛假信息呈病毒式擴散。
這種不負責任的傳播行為,不僅攪亂公眾認知、引發無端恐慌與焦慮,更侵蝕網絡生態根基、削弱媒體公信力、加劇社會信任危機。
長此以往,民眾于信息洪流中茫然無措,難辨真假,社會共識構建亦受嚴重阻礙。
整治網絡虛假信息傳播迫在眉睫。
自媒體應強化自律意識,堅守道德底線,于信息發布前審慎核實,確保真實可靠、客觀公正,以優質內容贏取關注與認可。
平臺方當肩負起監管職責,構建嚴格審核機制,運用智能技術與人工團隊協同篩查過濾虛假內容,對違規賬號嚴懲不貸,提高造謠傳謠成本。
官媒更應以身作則,秉持專業精神與社會責任擔當,精準發聲、權威引領,以深度報道與精準解讀驅散謠言迷霧、匡正輿論導向、重塑公信力。
同時,公眾亦需提升媒介素養,增強信息甄別能力,對可疑消息保持警惕,做到不輕易相信、不盲目傳播,從根源上遏制虛假信息傳播。
唯有各方攜手共進、形成合力,方能滌蕩網絡虛假陰霾、還網絡空間清朗、護社會穩定和諧、促信息傳播良性發展。
在辟謠內容中添加車檢年限調整的具體時間
生成一篇圍繞車檢傳言展開的社交媒體文案
車檢傳言可能帶來哪些負面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