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熱愛中國茶,傾心傳世品。本文為原創(chuàng)作品,歡迎轉(zhuǎn)載分享。本文包含:原詩/本詩之謎/寫作背景/注釋及大意
原 詩
《大相寺》
蘇軾(宋)
金沙泉涌雪濤香,灑作醍醐大地涼。1
倒浸九天河影白,遙通百谷海聲長。2
僧來汲月歸靈石,人到尋源宿上方。3
更續(xù)茶經(jīng)校奇品,山瓢留待羽仙嘗。4
《蘇軾笠屐圖》 李公麟(北宋)
本詩之謎
本詩不見于宋代諸詩選本。其出處為《雍正鳳翔府志》及明末清初的大學者曹學儉的《名勝志》。并收錄在《全宋詩》,原名《虎跑泉》。
本詩又傳為元末明初臨濟宗著名詩僧和書法家釋來復所作,詩名為《和子瞻學士游祖塔院》二首之一。其與蘇軾版只在第七句略有不同。
青牛君傾向于本詩為蘇軾所作。蘇軾在鳳翔為官時,曾作《大老寺竹間閣子》、《維摩像唐楊惠之塑在天柱寺》、《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真興寺閣禱雨》、《普門寺-九月游僧閣懷子由》等多首詠寺詩歌。登臨蓮花山,一生酷愛飲茶、尊崇佛道的蘇軾怎會面對大相寺及其腳下的靈泉-金沙泉無動于衷呢!另外,《鳳翔府志》應歸為信史,而大學者曹學儉的《名勝志》也必有所本吧。
2020鳳來朝 榮獲“國際美味獎”最高評級3星
寫作背景
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在歐陽修的推薦下,蘇軾參加了名為“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的制科考試。蘇軾的對策被評為第三等(一、二等為虛設,第三等為實際上的第一等),之前宋朝只有吳育中過第三等,因此蘇軾中第三等被稱為“百年第一”。隨后蘇軾被朝廷授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今陜西省寶雞)判官。
本詩即作于其鳳翔任上。任期中,蘇軾留下了180多篇詩文和“蘇賢良”的聲名。后人建有“懷蘇亭”以示紀念。
詩題中的“大相寺”一稱“大像寺”,為鳳翔蓮花山上的一座寺廟。蓮花山雖然不高,卻視野開闊,山下有一泉稱為金沙泉,又稱虎跑泉,和杭州虎跑泉同名。也因此,本詩又作《虎跑泉》。
鳳來朝 裸餅實拍
注釋及大意
1、金沙泉涌雪濤香,灑作醍醐大地涼。
金沙泉:鳳翔大相寺蓮花山山腳下有一泉稱為金沙泉,又稱虎跑泉,與杭州虎跑泉同名。醍醐: 原意美酒或佛教用以比喻佛性。此處指金沙甘泉。涼:清涼。
本句大意:大相寺蓮花山下的金沙泉,白浪翻涌,清潤暗香;泉水飛濺,讓人頓感天地清涼。
2、倒浸九天河影白,遙通百谷海聲長。
本句大意:到了晚上,泉水中倒映著九天銀河,銀光閃爍;泉水流通到山中各處,發(fā)出有如海濤般的回響。
3、僧來汲月歸靈石,人到尋源宿上方。
汲月:在月下汲取泉水。靈石:佛教認為靈石吸收了日月精華、凝聚了天地靈氣,具有強大法力和辟邪功用。此處指僧人居住的內(nèi)室。上方:原意為住持僧居住的內(nèi)室。此處借指佛寺。
本句大意:山中寺僧趁著月光汲取石上漫流之清泉;而四方前來尋訪泉源的過客則會來到大相寺歇宿。
鳳來朝 茶湯實拍
4、更續(xù)茶經(jīng)校奇品,山瓢留待羽仙嘗。
茶經(jīng):指唐陸羽所著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對于泡茶用水有專述。羽仙:指被后人譽為“茶仙”的陸羽。
本句大意:舀一瓢金沙清泉留待茶仙陸羽品嘗吧,請他親自驗證這幽境靈泉泡茶的神奇之處,以期在他續(xù)寫《茶經(jīng)》時或許還會寫上一筆吧。
我是青牛君,傾心打造傳世茶品。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如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祝各位讀者生活精彩,有夢成真!
鳳來朝(300克/餅,5餅/提,20餅/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