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2歲的Minreet Kaur 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
他們生活在倫敦西部的一套兩居室的聯排別墅里。
Kaur一出生就住在這里,至今已經有四十多年了。
每天早上,她都會和73歲的母親一起泡茶,然后去散步或者游泳。
Kaur說道:
我的房間里,所有的東西都是小時候爸爸選的,幾乎沒有什么改變。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最大好處是,不會感到孤獨。如果自己住,肯定會覺得孤單。
他們支持我做想做的事情,因為他們明白我一直在照顧他們。
唯一的缺點就是,約會很麻煩。我的生活安排讓男性朋友們望而卻步。
今年27歲的Conor Lindsay已經到了子女該離開家的年紀。
他曾在澳大利亞生活了一段時間,回到英國后,他只有少量積蓄,還沒有工作,暫時搬回了父母家。
Conor每個月支付250英鎊的房租和賬單,經營著一家食品店:
我一直和父母相處得很好,因為他們很隨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覺得我們之間的關系更像是朋友。媽媽有點潔癖,搞衛生讓我頭疼。
我的朋友們都在籌劃買房,但是我認為,優先考慮的應該是旅游,而不是買房。當然,我希望有一天能買一套自己的房子,但這需要花一段時間來存錢。
在英國,選擇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節節攀升的房價是這一現象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Z世代(泛指1997年至2012年出生的人)需要支付的貸款金額1,739 英鎊,是千禧一代平均水平 863 英鎊的兩倍。幾乎是嬰兒潮一代祖父母支付的約 775 英鎊的三倍。
IFS的數據顯示:
在過去的20年里,年輕人的住房擁有率“暴跌”,目前比2000年的水平低了近20個百分點。
2023年,只有 20.1% 的 25 至 34 歲人群和 28.4% 的 35 至 44 歲人群擁有住房。
與此同時,對于年齡較大的工作年齡成年人(45歲至59歲)來說,2022年的住房擁有率為69%,自2010年以來下降了7個百分點,比本世紀初74.2%的峰值低11個百分點。
從 2000 年到 2015 年,年輕人的房屋所有權持續下降,在經濟大衰退期間和之后下降最為顯著。這種下降主要集中在中等收入人群身上。
盡管自 2015 年以來出現了一些積極的消息,但很明顯,復蘇充其量只是部分的。而且,早年房屋自有率較低,導致臨近退休的老年時擁有房屋的人數減少。
房產圈的結尾提示:
年輕人買不起房,要么選擇跟父母一起住,但因為工作和生活原因等等,大多數年輕人只能選擇租房。
即便英國的印花稅不斷上漲,對房東來說是一種打壓。但,租房需求的旺盛和出租房房源的減少,會導致供不應求,推動租金上漲。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的成本都會轉嫁到租客的頭上,房主并不會吃虧。
ref:
https://www.ftadviser.com/property/2024/05/30/ifs-young-adult-homeownership-has-collapsed-over-past-20-years/
https://ifs.org.uk/articles/homeownership-young-adults-has-recovered-its-2010-level
https://metro.co.uk/2024/11/19/still-live-home-parents-43-best-friends-21934507/?ico=more_text_link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