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澳珠之行花絮
(二)香港
文/王培惠(平民一夫)
(一)
次日,我們一行26人經嚴格的檢查,持港澳通行證從深圳踏入香港地界。
我們登上巴士,直奔金紫荊廣場。按行程還有西九文化藝術公園,香港歷史博物館,淺水灣,太平山,坐天星小輪暢游維多利亞海港。
只是天公不作美,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
香港在我的心中隱藏了許多故事,此次旅行,亦是尋一簾幽夢。在踏入香港的那一刻,我的心里驟然回想起1997年香港回歸時的那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清清的東江水,日夜向南流,流過深圳,流進港九,流上深港樓外樓。東江的水啊,東江的水。你是祖國引出的泉,你是同胞釀成的酒,一醉幾千秋!”這首歌依然在我心靈激蕩,歌聲似越過天際,跨過海洋,奔向那有中華兒女的地方。
香港總面積1092平方公里,約是960多萬平方公里的萬分之一。此地宜種植莞香,出產沉香,它馨縈寰宇,讓世界溢滿芬芳,因此而被冠以香港,并非浪得虛名。
進入金紫荊廣場,我頓感莊嚴和神圣,她是降落米字旗,升起五星紅旗和紫荊花旗的地方。雖面積不大,但意義非凡。時任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曾問本國的一位將軍,“我們能不能打敗中國?”將軍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能!”這就詮釋了一切…
在金紫荊廣場,我們在雨中漫步,在雨中拍照,別有一番風情和意味。這里是香港回歸的象征,是被強盜擄走的赤子認祖歸宗的地方,每每想到這些,熱血男兒和巾幗之英都會心潮澎湃。屈指相算已有150多年,赤子受了多少磨難與委屈。母親的淚哭盡痕已干。都言子貴母榮,可子難以貴,母何以能榮?只因母親貧弱,自己倍受欺壓,無暇顧及海外骨肉相連的赤子,但怎能忘記自己的赤子?
沒有忘記母子團聚的那一天。直到1997年7月1日,正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日子。母親強大了才敢面對蒼穹大地宣言:香港要回歸!這一天必定載入史冊。
髻年小嫚劉一諾第一個蹦跳著跑到金紫荊花下擺好姿勢,她的姥姥用手機搶拍了一個鏡頭。好一個漂亮尖啊!那柳葉眉下鑲嵌著一對亮晶晶的黑葡萄。她笑意盈盈,露出一排碎玉一對小酒窩兒…
我們團的耄耋老者肅然走到金紫荊下,如軍人般筆直站立,讓老伴拍照留念。在巴士上我倆交流得知老者有文化底蘊,熟知香港近代史。他眼中含有淚花,看似他有翻江倒海五味雜陳的思緒。
我們一一在此拍照留念,這也是解開一簾幽夢的開端。來看一看香港是我多年的夢想,早些年,從書籍報刊電視中知曉一些名詞,如巴士、的士、喇叭褲、電子表等。以前不敢有到香港一游的奢望,香港回歸后又忙于事業和生計,再說哪里有這閑錢和閑情逸致。這夢做得有些長,都幾十年了,可人生幾何?今日可圓了多年的夢。
(二)
紫荊花作為香港的象征,不僅在政治上有重要意義,而且在生態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它原產于中國,幾乎整體都可入藥,它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在香港庭院公園廣泛種植,深受大眾喜愛。
它的花朵相連,象征家業興旺,紫荊花開,是憶起遠方的手足。作為市花,是對英雄烈士的懷念。它象征家庭和美骨肉情深,還可美化環境讓人賞心悅目。從古至今亦有許多文人騷客贊美它,如宋代舒岳祥的《詠紫荊花》:“自古唯聞棠棣詠,后人多感紫荊回。”
小雨愈下愈密,紫荊廣場上的人群熱度不減,絲毫沒有撤退的跡象。大多是大陸游客,伴有不少外國人,和平鴿在人群中穿梭尋機擇食,有時站在人的手臂上,有時站在游客的肩上。
天似乎聞知中國歷史上的種種不幸和香港回歸的不易,在默默祈禱,黯然流淚…
就是在這廣場上,中英兩國舉行香港回歸儀式,向全世界宣示香港的回歸。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那天我在我的公司辦公室的電視上認真專注觀看了全過程…
在導游的再三催促下我們才戀戀不舍離開。
(三)
夜幕降臨,我們登上天星小輪就餐,享受了一下貴賓似的禮遇。在維多利亞港暢游,海面上光芒閃閃,習習的海風吹拂。岸上千家萬戶絢麗多彩,錯落有致,這里承載著香港百年的故事,也有眼前新時代的繁榮昌盛。
我立于船頭,環顧四周,思緒萬千。香港曾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但現在有些落后,年利潤及工業總產值已被內地如深圳等地超越。舊日的輝煌有些遜色。很多大樓有些陳舊不堪,墻皮脫落,斑駁掉色…
香港是中國一分子,依然是祖國的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但不能娶了媳婦忘了娘,好了傷疤忘了疼。“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都是母親對兒子的信任和希望,但有些別有用心的人的搗亂騷動足不可取,只會自取滅亡。
游輪上,一群少數民族婦女,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載歌載舞,她們在歌唱今天的幸福生活。在言談中得知她們是國內黎族人,是搭伙到香港一游。
一對外國老夫婦拿起長頸相機一頓狂拍,口中OK!OK!然后拉起黎族婦女的手跳起舞蹈…
雨停了,天星小輪準時到達彼岸,我們也結束了今天的旅行。晚上入住香港大酒店。
(四)
三天中午,旅行社在聞名遐邇的康得思酒店,安排了數桌豐盛的午餐。在美國麥德龍音響里傳出輕音樂曲:《夢中的婚禮》,這是法國作曲家理查德萊德曼的經典曲目。曲中蘊藏著美好與憂傷的情感,傳輸了愛情的希望,承諾著淡淡的哀愁,音樂悅耳動聽,蕩人心弦…
我攜老伴王素芹落座,也來了次難得的浪漫,邀朋友劉春芳,張玉鳳,顏曉云,劉洪生,王春華,商金萍同桌,大家一一就座。
香港特色美味閃電般奉上,品種之多,花樣之繁,味道之美,令人咋舌。
如雞蛋籽,香從那金黃酥脆的外皮中散發出來,一口咬下去,外酥里嫩的口感簡直絕了。傳統的雞蛋籽是用特制的蛋漿在模具上烤制而成,熟后充滿著蛋香味。
那魚蛋粉,一碗熱騰騰的魚蛋粉是用鮮嫩的魚蛋用上等魚肉手工制作,上面搭配米粉,配上特制的咖喱湯汁,那是一個絕妙!
還有云吞面,車籽面,燒鵝,菠蘿包,蛋撻等。難以數清償盡,只能取之一二。
香港名不虛傳,不愧是國際大都市,的確有范兒。既有中華民族的傳統風格,又兼有世界各國之精華。在此彰顯得淋漓盡致,貨真價實,正宗可靠,無懈可擊。吃在香港,可讓世人享受人間美味佳肴和神仙般的禮遇,可謂吃的世界王國。
服務生那貼切溫馨的招待,笑意盈盈的面孔彬彬有禮的問候令人舒心!
牛毛細雨被微風吹拂,仿佛是霧在天空漂浮,我們似在仙游。
然后,我們一行進入近在咫尺的免稅店。
那琳瑯滿目的商品,絡繹不絕的人群,看出買賣非常興隆昌盛。我想到人們常說的那句話:“到了京城感到官小,到了香港覺得錢少。”我看到貨架上的商品價格瞠目結舌,一盒糖上百元,一盒餅干幾十元,一副撲克近百元,手表有幾十萬一塊的…
都說香港是購物的天堂,我覺得價格貴得離譜,但絕對沒有假之說,香港的法律法規很嚴,發現造假賣假,會讓其傾家蕩產。在買與否猶豫不決時,我的街坊郭玉琴、晉國強夫婦做了介紹,郭玉琴,一個看似平凡但是一個不平凡的女人,竟然講起產品頭頭是道胸有成竹。她說:“這黑巧克力質量好,價格不貴…”。
從言談中得知她夫婦是做生意的,是見過世面的人,絕不茍同小商小販。有品位有格局,怪不得人們常說,人上半身一樣,區別在有上半身,說到底就是頭腦有別,基因不同。咱這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哪能發大財啊?據說她倆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至于發了多大的財,這可是人家的秘密。
我審視了郭玉琴一下,身材高挑,行走瀟灑,眼露睿智…她的丈夫忠厚誠實,體格健美,亦是有勇有謀之人…
我和老伴買了一些糖果餅干等,回家送給親朋好友。好歹是舶來品。人們大包小包滿載而歸,都覺得物有所值。不同內地有些商品,買不放心,用著放不下心…
不知猴年馬月大陸也如香港一樣童叟無欺貨真價實。香港這彈丸之地竟如此輝煌,值得人們深思。
天陰沉下來,夜幕降臨,巴士來接我們去酒店入住。
第二集完
2024年12月5日
(本文系水緣文學(ID:sywxwk)原創首發,作者:王培惠)
王培惠,男,山東齊河人,中共黨員,大專;網名:平民一夫;德州市作協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寓言文學網;華夏精短學會、中國當代作家聯盟協會、小樓夜聽、蒙東小說、浩然文學、水緣文學等會員、簽約作家,在《精短小說》《齊魯文學》《德州日報》《齊河文藝》《齊河報》《作家報》《水緣文學》《翰墨飄香》《中國最美游記》《當代散文》《齊魯晚報》《惠風和暢》《官場微小說》等書刊平臺發表作品多篇,作品見于《百度》《今日頭條》和西瓜、頭條,抖音等視頻。有文被北京大學、國家圖書館珍藏書刊收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